奉和圣制早發三鄉山行
羽衛森森西向秦,山川歷歷在清晨。
晴云稍卷寒巖樹,遺賢一一皆羈致,猶欲高深訪隱淪。
羽衛森森西向秦,山川歷歷在清晨。
晴云稍卷寒巖樹,遺賢一一皆羈致,猶欲高深訪隱淪。
皇帝的儀仗護衛森嚴整齊地向西前往秦地,清晨的山川景色清晰可見。晴朗的云朵漸漸卷去,露出寒冷山巖上的樹木。前朝遺留的賢才都已被網羅招致,可皇帝還想要到幽深高遠之處尋訪隱居的賢士。
羽衛:皇帝的儀仗衛隊。
森森:嚴整的樣子。
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
稍卷:漸漸卷去。
遺賢:前朝遺留下來的賢才。
羈致:網羅招致。
隱淪:隱居的賢士。
此詩是詩人奉皇帝之命而作。皇帝早發三鄉山行,詩人隨行,有感于皇帝出行的儀仗和求賢的舉措,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求賢的行為。其特點是寫景敘事結合,展現皇家威嚴與求賢誠意。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應制詩對皇帝的歌頌風格。
不肯肩隨諂子,
幸留面見嚴君。
晚駕笨車還里,
歲將麥飯澆墳。
昌黎先生入山里,大顛牢把數珠子。
松下經函著凈瓶,照管習之翻卻水。
丞郎滿檐江西禪,行行勘辯撩天鼻。
偃溪爛嚼雪窗紙,換卻舌頭別參起。
晉地素瘠埆,所憂冬氣差。明神享其誠,瑞霰飄為花。
輕絲瞥已沒,散漫撲水涯。大片殊易積,彷佛填丘窊。
饑鷹健欲擊,伏虎凍不拿。北響少鳴雁,南飛絕驚鴉。
肅然天地中,靡聞一聲嘩。樓觀動曉色,江湖壓晴沙。
度曲宜鼓琴,卷葉難吹笳。顧此勤斂俗,趨時務耕畬。
三冬茍失望,二麥將不芽。造化善從欲,沾滋罔遺遐。
須為盈尺喜,勿興祁寒嗟。清威儼開府,和氣方當衙。
馀潤匝千里,歡聲同一家。天人報應間,其速如馳車。
我公心在民,致禱誠乃加。康衢有歌詠,繼者慚馀哇。
震川有遺家,零落鹿城隅。
一望荒原迥,數行老樹枯。
瓣香文字在,盂麥子孫孤。
無限沈吟意,殘碑孰遣扶。
北客如蝸乾壁,
南榮望雁無書。
怊悵恒饑稚子,
還弄短檠墻隅。
花梢豆蔻含春色。風狂雨驟相狼藉。
懊惱錦屏空。胭脂滿地紅。
諸姨偷覷著。調笑多輕薄。
一曲后庭花。前身張麗華。
山翁何處是便宜,
若個便宜合屬誰。
千古英雄誇好手,
到頭都沒個人知。
大雄山下老狐精,
千古叢林惱殺人。
若遇金毛師子子,
看伊無處著渾身。
兀坐幽窗俗慮無,
炎天過雨鶴聲孤。
開簾云水鼉峰度,
徙倚閒情問釣徒。
禁苑晴波化日舒,南薰披拂飐荷蕖。游歌不替寅恭念,茂對聊乘宵旰馀。圣孝拳拳思色笑,道機潑潑契鳶魚。敬陳天保無疆頌,永荷皇仁萬國娛。
澄湖萬頃練平舒,紫荇青蘋錯錦蕖。上苑祥光聯日下,南山佳氣靄晴馀。欣聞鳳吹沖林鳥,驚睹龍顏躍渚魚。大孝允惟懷罔極,小臣何以佐宸娛。
素不能詩復戒吟,
辱君笙鶴墮清音。
何須風月三千首,
已洗塵埃一寸心。
逆莽乘權竊神器,龍蛇戰野天日蔽。雄也作頌歆也臣,讀書萬卷綱常昧。
是時伏波伏草莽,懷才欲試空無計。子陽隗囂俱僣竊,紛紛割據皆稱帝。
公時遨游蜀隴間,足履其庭心竊議。世亂時危漢鼎移,回翔審顧難為地。
白水真人起南陽,蒼生有托神明契。英雄一見決先幾,從此委身心不二。
始知帝王自有真,區區邊幅徒滋偽。聚米陳籌指掌中,中興戡亂歸睥睨。
風云遭際亦偶然,獨具巨眼乘時會。赤符應讖大創平,炎炎火德中天繼。
徵側披猖又寇邊,一麾再掃交州沴。至今銅柱標南服,當日明珠讒苡薏。
只此已足表旂常,胡為雄心猶奮勵。七十霜髯再據鞍,五溪南觸蠻荒厲。
馬革豈真求夙愿,久要竟墮斯言淚。清浪灘頭金碧輝,靈旗風卷彤云翳。
鷓鴣不呼神鴉翔,洪濤洶洶余戰氣。舟師估舶盡解帆,巴童作舞楚巫祭。
試問云臺何處問遺蹤,公之英靈猶利濟。
酸風惡。寒梅不管丹楓落。丹楓落。當年也似,梅含朱萼。
侵窗云暗晴珠奪。壓肌衣重腰弓弱。腰弓弱。曾聞衰老,而今方覺。
江都不似開皇好,牛羊橫臥雷塘草。
伍員但吹簫,霜痕斷板橋。
田家無幸舍,踟躇秋捧下。
服食學淮南,水精何用鹽。
海濱鄒魯久難聞,振起頹風賴使君。大道難行今復見,天教斯地與斯文。
斯文斯地異前時,學化端由治化施。文甲脩成人益奮,爭誇良吏是賢師。
良吏賢師盡識名,相逢但識我先生。群才雀躍忻華誕,同日霓裳一曲賡。
霓裳一曲慶玉徽,三多五福頌聲歸。天心應監人心祝,南極星偕北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