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十六首 其三十六
問我家風,識你家風。
將謂耳背,元來耳聾。
指南為北,問西答東。
阿呵呵,趙州恰恰似天童。
問我家風,識你家風。
將謂耳背,元來耳聾。
指南為北,問西答東。
阿呵呵,趙州恰恰似天童。
問我家族門風,我也知曉你的家族門風。還以為是耳朵背,原來根本就是耳聾。把南方說成北方,問西邊卻回答東邊。哎呀呵,趙州和尚恰恰就像天童和尚。
家風:這里指宗門或家族的傳統、風格、特色。
元來:即原來。
趙州:指趙州從諗禪師,唐代著名禪僧。
天童:指天童正覺禪師,宋代曹洞宗僧。
此詩屬于禪宗頌古之作。禪宗頌古是用詩句來闡釋古代禪師的言行、公案等。這首詩可能是作者在參究趙州和尚和天童和尚相關禪法公案時所創作,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其中禪意的理解。
這首詩主旨是借對答中的錯位,表達禪法不依常規、超越言語文字的特點。其以幽默的語言和獨特的表現手法,生動展現禪意,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特色。
遲遲日月在壺中,佳氣東南自郁蔥。誰向香山誇白傅?還如洛社有溫公。九重夢卜虛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風。閑卷絲綸到溪畔,兒童爭識釣璜翁。
國步艱難倚老臣,翩翩鶴發待蒲輪。由來仁壽關元氣,不藉仙方養谷神。齒德同推天下父,安危長系洞中身。欲傳衣缽還能否,曾是門前立雪人。
白頭四海客,青眼幾何人。況復平生舊,端殊數面親。文聲雖益振,仕簿亦何屯。好在章江水,聊堪濯世塵。
前歲長安雪,從公飲屢過。放談成絕嘆,狂態亦悲歌。我仕魚緣竹,公行漩繞渦。相逢雖足慰,相別奈愁何。
敬作沙隨問,歸來安穩不。一官成棄卻,微恙想今瘳。詩篋猶堪倒,錢囊不用謀。更思從二老,何日具扁舟。
腰石碓坊舂,
不識一丁字。
無樹亦無臺,
猶傳缽袋子。
漢口清秋夜,云霞寒亦稀。
新潮隨月滿,落葉帶螢飛。
白首難孤往,青山欲早歸。
憑誰報慈母,游子有寒衣。
素面朝天愿未違。依然富貴瑩冰肌。
華清浴罷香凝露,金屋妝成雨洗脂。
憐欲墜,恨來遲。留仙裙褶漾情絲。
風前展開驚鴻舞,惱亂陳王不自持。
到岸停征棹,漁村正晚晴。
一舟橫野色,百聽廢灘聲。
暝覺空江易,愁緣獨客生。
臘殘游道路,飄泊恥身輕。
摐金伐鼓放舟行,萬里長空一葉輕。
三楚云山遙指顧,五溪花鳥欲將迎。
江流潕水天方闊,路出龍標山漸平。
此日莫愁無地主,美人洲上有香蘅。
黃花隨折復隨開,選事庭中日數回。
吹面好風斜日下,廚煙拂草過墻來。
尋詩竟日只無題,書卷都拋旋旋迷。
如此長天翻不讀,可知不及漢征西。
蜀產班行幾,分符又去之。
氣完吞落日,心定發涼飔。
蠅虎攫何壯,蝸牛升更癡。
見幾能許早,別思渺江蘺。
紅薇紫燕團成隊。正是困人天氣。拋卻繡床閑戲。須趁鸚哥睡。
臉霞雙襯輕紅膩。早被東風吹醉。池上鴛鴦作對。忙過秋千背。
當年賜第有輝光,
開國中山異姓王。
莫問萬春圓舊事,
朱門草沒大功坊。
截玉誇私斗,烹泉測嫩湯。
稍堪膚寸舌,一洗莧藜腸。
千枕消魔障,春芽敵劍铓。
年年較新品,身老玉甌嘗。
為梁星渚自何年,
毛羽摧傷不怨天。
知我齋馀常施食,
翩然飛下北窗前。
花入畫屏秋,花外夕陽僝僽。
高柳病蟬嘶起,卻晚晴時候。
酒邊知是笑啼難,風味記新舊。
獨掩盈盈畫扇,忍伴人消瘦。
西北紅云望帝鄉,新開日月照垂裳。清朝振羽多鹓鷺,才子揮毫近鳳凰。贈綺交情同縞帶,開函奇字染天香。瀛洲遠隔南溟水,還念遍舟有夕郎。
持竿晚坐粵江湄,雙鯉迢迢入釣絲。書札遠煩天上使,炎涼寧似世間兒。悲歌燕市誰同調,往事吳門憶故知。報道還山人未老,年來頻夢采華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