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其二 寄壽施愚山少參六十
林花初放,捧霞觴、遙望敬亭山色。繞地珠繩箕宿轉,光滿謝公樓側。
闕里遺賢,石渠繼世,曾講諸儒易。廿年節度,一身高寄如客。
督學齊魯之間,湖西作鎮,到處稱申伯。天下山川游覽遍,無數文章堆積。
前遇吳關,今過甌海,千里長相憶。才過甲子,為君重數疇昔。
林花初放,捧霞觴、遙望敬亭山色。繞地珠繩箕宿轉,光滿謝公樓側。
闕里遺賢,石渠繼世,曾講諸儒易。廿年節度,一身高寄如客。
督學齊魯之間,湖西作鎮,到處稱申伯。天下山川游覽遍,無數文章堆積。
前遇吳關,今過甌海,千里長相憶。才過甲子,為君重數疇昔。
林間花朵剛剛綻放,我捧著美酒,遙望敬亭山的秀麗景色。珠繩圍繞大地,箕宿轉動,謝公樓旁光芒滿溢。您是孔子故鄉的賢才,繼承石渠閣的傳統,曾為眾儒講解《易經》。二十年來擔任節度之職,您卻如寄身世間的過客。您曾在齊魯地區督學,又在湖西鎮守,所到之處都被人們稱贊為賢能的申伯。您游遍天下山川,寫下無數文章。以前在吳關相遇,如今您到了甌海,雖相隔千里卻常常彼此思念。您剛過六十,讓我為您重溫往昔歲月。
霞觴:美酒。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珠繩:古代觀測天象的工具。
箕宿:星宿名。
謝公樓:在宣州,南齊謝朓曾為宣城太守,建此樓。
闕里:孔子故里,代指賢才輩出之地。
石渠:石渠閣,漢代宮中藏書之處,這里指學術傳承。
廿年:二十年。
節度:官職名。
申伯:西周宣王之舅,賢能之人,這里用來稱贊施愚山。
甲子:指六十歲。
施愚山即施閏章,是清初著名詩人。此詞是作者在施愚山六十歲壽辰時所作。當時施愚山在各地任職,有豐富的為官經歷和學術成就,作者與他可能有一定交往,在其壽辰之際,寫下此詞表達祝賀與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為施愚山祝壽,高度贊揚了他的賢才、政績和文學成就。其特點在于將寫景、用典與抒情巧妙結合,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與情感表達。
白云封斷仙巖路,重重洞門深窈。翠竹籠煙,蒼崖濺瀑,古木陰森回抱。壇空不老。鎖一片莓苔、幾叢莎草。試把桃源,較量風景是誰好。 乘鸞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鶴飛猿嘯。樹擁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塵氛可笑。久志慕丹臺,夢思蓬島。愿把英游,細參梨與棗。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老能勸學照馀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茍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輕財重義見英奇,圣主賢臣是所依。 公瑾窘饑求子敬,一言才起數船歸。
秦法煩苛霸業隳,一夫攘臂萬夫隨。 王侯無種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 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紫壇云霧切三臺,玉趾將臨畫鼓催。 列炬照天馳道遠,佩聲遙自半空來。
鴛鴦瓦上瞥然聲,晝寢宮娥夢里驚。 元是我王金彈子,海棠花下打流鶯。
樓據湖山背。倚高寒、塵飛不到,越山相對。老月騰輝群動息,獨坐清分沆瀣。更滿聽、潮聲澎湃。醉里詩成神鬼泣,景蒼涼、又在新詩外。渾忘卻、功名債。憑誰妙筆能圖繪。羨中郎、前身摩詰,宛然心會。拈出清宵無限意;半幅溪藤光怪。方信有、人間仙界。云淡天低奇絕處,笑僧殊、未識丹青在。留此軸,夸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