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詠窩絲糖
搗盡筁頭泥。春蠶已蛻衣。片餳里作彈丸兒。不破彌羅三寸繭,誰解道,一窩絲。
粔妝漢宮遺。餦餭久未施。開元宮女尚能為。今日尚書花餤會,銀碗合,使人思。
搗盡筁頭泥。春蠶已蛻衣。片餳里作彈丸兒。不破彌羅三寸繭,誰解道,一窩絲。
粔妝漢宮遺。餦餭久未施。開元宮女尚能為。今日尚書花餤會,銀碗合,使人思。
把筁頭泥搗盡,春蠶已脫去蠶衣。在片狀糖里做出彈丸般的糖球。若不打破這直徑三寸的糖繭,誰能知道里面藏著一窩絲般的糖絲。這糖如同漢宮遺留的粔妝樣式,餦餭之法許久未用。開元年間的宮女還能制作。如今尚書舉辦花餤會,用銀碗盛放著這糖,讓人不禁思緒萬千。
筁頭泥:未明確,可能是制作糖的某種原料或工具相關的東西。
餳:糖稀。
彌羅:這里指糖球的形狀,像繭一樣。
粔妝:古代一種食品樣式。
餦餭:古代的一種糖。
花餤:有花紋的糕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窩絲糖是傳統美食,作者可能在參加尚書舉辦的花餤會,看到用銀碗盛放的窩絲糖,聯想到其制作工藝和歷史傳承,從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以詠窩絲糖為主題,通過描寫糖的制作和歷史,展現了傳統美食的魅力。詞中融入歷史典故,使作品富有文化內涵,在詠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傳統美食的重視和喜愛。
??鳴雁鳴達旦,舉翼相連拂云漢。平原漠漠生野煙,雁飛只向江南天。江南十月多禾黍,一半輪官半供汝。明年二月歸養雛,雛成又望江南去。
雙花相向復相輝,白帝西游擁一妃。羽蓋風清朝并載,珠宮月冷夜同歸。翠房已作鴛鴦結,紅粉那成蛺蝶飛。亭上酒醒杏不斷,滿汀暮雨濕仙衣。
草暗頹垣似斷峰,孤村遙帶夕陽舂。無邊煙樹重重合,多少人家紫翠中。
新月低空照素秋,將軍乘暇共登樓。談兵醉后誰能事,舞劍燈前此壯游。孤角風從燕塞起,千山云傍薊城流。應知北伐收功日,復見當年博陸侯。
三館才名天下聞,亂來俗議漫紛紜。兩朝文筆誰爭長,一代詩人獨數君。南浦春深愁送別,西山晚翠約平分。何時并坐龍潭上,野水添杯看白云。
南山處士老尤貧,頗恨故交無一人。若使知心得良友,更因多病轉相親。
棚花別主自成芳,似待詩狂與酒狂。未許懸車消息近,邊陲烽火日來忙。
手抄禪林僧寶傳,暗誦石門文字禪。揀得湘西好三角,春風歸去弄云泉。
孤山深處水晶宮,畫舸歸來信晚風。欸乃歌殘天似水,一痕新月上湖東。
紫筍先期火未鉆,綠芹猶及薦春盤。江湖別后渾忘味,忍把南烹累長官。
魯男子事無人記,此地琵琶更結亭。獨倚闌干成一笑,晚風低雁著寒汀。
笠澤高風寒凜凜,苕溪凝雪白皚皚。扁舟我獨乘歸興,自是不因安道來。
我嘗游惠山,泉味勝牛乳。夢想寒月泉,攜茶就泉煮。
喜逢門外白衣人,欲膾湖中赤玉鱗。游舫已妝吳榜穩,舞衫初試越羅新。欲將漁釣追黃帽,未要靴刀抹絳巾。芳意十分強半在,為君先踏水邊春。
輕陰劣鏖春,懷舊約、東風易爽。芳信暗怯,如塵歲月,驚飆疲蝶,小樓深巷。花幡急清明,鶯囀罷、金雞盼放。皂帽竟入江南,怕濡尾、羞比龍頭,故人無狀。廄中棄講。任丑詆先生強項。盛時寬網。終不礙高掌。期話升平,韶光好、轉足山車曠朗。長望。況短歌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