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二十四首 其九
甘隸西征領右軍,
幾憑青鳥致殷勤。
舌人不惜為毛遂,
半為宗都半為君。
甘隸西征領右軍,
幾憑青鳥致殷勤。
舌人不惜為毛遂,
半為宗都半為君。
甘愿隸屬于西征的隊伍并率領右軍,多次憑借使者傳達深情厚意。翻譯官不惜像毛遂那樣自薦出力,一半是為了宗都,一半是為了你。
甘隸:甘愿隸屬于。
西征:指向西方征戰。
領右軍:率領右軍,古代軍隊有左、中、右等編制。
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的神鳥,后指代使者。
殷勤:深厚的情意。
舌人:翻譯官。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自薦隨平原君前往楚國,促成楚、趙合縱。
宗都:具體所指需結合創作背景,可能是某個宗族、地方或人物。
《紀事二十四首》是梁啟超所作。這組詩多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和時事。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需結合當時的歷史事件來推斷,可能與當時的軍事行動、外交活動等相關,詩人可能目睹了有人為不同利益而參與事務的情景,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記錄了特定的事件,通過對人物行為和動機的描寫,反映出當時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利益關系。在文學史上,它是梁啟超反映時事的詩作之一,為研究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思想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四海車書已混同,萬年歷數帝王功。山川草木知多少,總在風云雨露中。
坐秋雨思秋風,仰視白日云中。彼美一人誰容,秉心郁其忡忡。
紅樹離離映夕暉,水天空闊雁高飛。扁舟一個輕如葉,常載先生半醉歸。
翠袖詞人瘦似花,琴書蕩盡并無家。長空舊雁聲聲慢,多少鄉愁到水涯。
西抹東涂衒一鄉,阿婆羞憶少年妝。如今閉戶無人識,旋學仙翁卻老方。西山爽氣入吾詩,拄頰含毫有所思。欲把求田語玄德,莫因學圃笑樊遲。
阿母蟠桃花又紅,七香車下五云中。群仙奏罷霓裳曲,春滿瑤臺第一宮。萬戶千門錦繡堆,沉香亭北看花開。真妃睡足初扶起,更待君王玉輦來。
沈大夫,遺我以凜冽玉壺之冰,報汝以離離朱瑟之繩。繩以發凌云絕響之妙曲,冰以滌卓犖硊礧之清膺。此曲可以崛地懿、揚天經、宣融風、召遐齡。奏之敬姜室,允宜軻母庭。沈大夫,奉詔且還家。松江鱸魚白躍玉,土居斫筍如斫麻。烹羊擊鼓會親戚,太守長吏爭趨車。猗乎嘉哉,男兒生不顯親,譬如錦衣夜行,雖貴何足誇。
性癖耽杯酒,家貧廢臼科。江山聊作助,崔蔡不須多。早歲撐吳榜,春風試越羅。只今中夜夢,突怒見潮波。
山法雄深水意奇,秋林霜皎月明時。令公多是張防禦,每得江南草木知。
先生大事久未襄,造次千人不啟齒。先生老窮旋渦佛,滅頂驚心羅漢水。麥舟遇我蓋非難,兇歲探囊誠未易。佳城許讓白牛岡,借助希微非我意,為我寄聲謝韓子。紛紛薄俗古今然,所幸男兒窮有志。后山之后豈無人,百丈中流看砥柱。
七事疑生何晏,三爻夢感虞翻。獨養靈龜不昧,有人高臥頤軒。啼鵑底用流血,渴水猶貪飲河。勿謂山雷象淺,人生口禍常多。奇峰一疊兩疊,亂澗清流濁流。那識高人勝處,闃然心地能幽。道醇泮宮識面,德潤梓里知名。相從固應未晚,畏君難弟難兄。
片帆隨鳥翼,離恨滿江鄉。風細云衣薄,日斜波影光。牧童寒哨笛,漁艇靜鳴榔。景物正清絕,桑榆還夕陽。
十年漂泊故人稀,歲晏逢君又遠違。候館莫鴻驚別夢,粵河殘雪照行衣。潮生楚岸風帆夕,樹繞淮山驛路微。此度橋門應早達,莫忘書札問林扉。
高人杜門不入市,只在西郊結草堂。清事惱懷眠不得,看花看畫勝公忙。
雙峰徑轉石林蒼,攜客捫蘿宿上方。澗飲斷虹明積翠,湖飛片雨亂斜陽。東來島嶼吞江郭,西去云山指故鄉。夜久禪心同寂歷,松風諸嶺一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