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四十三
白云巖上月,
太平松下影。
深夜秋風生,
都成一片境。
白云巖上月,
太平松下影。
深夜秋風生,
都成一片境。
白云巖上高懸著明月,太平松下有月影相隨。深夜里秋風颯颯而起,一切都融合成了一幅統一的畫面。
偈(jì)頌:佛經中的唱詞,此處指類似偈語的詩。
白云巖:可能是一座特定的山巖名。
太平松:或許是一棵有名的松樹,也可能是生長在名為太平之地的松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意境推測,作者可能處于遠離塵世喧囂之地,在一個秋夜被眼前的自然之景所觸動而創作此詩,心境寧靜淡泊,追求一種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自然的和諧統一之美,突出特點是意境空靈、語言質樸。它以簡單的景物組合營造出深遠的禪意,在同類偈頌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對自然與精神世界融合的追求。
欲向松間去,梅西竹塢穿。莫言吟興在,風雪灞橋邊。
列星晝殞隊,華燈耀疏堂。雜布奪文錦,欲語回中腸。鴟梟豈終古,驚散雙鴛鴦。美人懷遠思,中夜起彷徨。
眉樣橫波皆入時。新妝那復斗腰肢。明星玉女供灑掃,拜下樓心總為誰。
我今日夜憂,諸弟各異方。不知死與生,何況道路長。避寇一分散,饑寒永相望。豈無柴門歸,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鳥亦有行。
陰洞親尋遍,燈驚蝙蝠飛。堅明敲紫玉,一似采時肥。
蜜山多丹木,其下有丹水。中產白玉膏,食之長不死。哀哀世上人,果腹任鞭棰。棲遲塵網中,局蹐待銷毀。
所惜絕吟聲,不悲君不榮。李端終薄宦,賈島得高名。旅葬新墳小,遺孤遠俗輕。猶疑隨計晚,昨夜草蟲鳴。
初因橋種柳,卻用柳名橋。桂隱從茲入,春風莫浪招。
情盡橋臨雁水濱。枯槎殘蘗閱千春。多生厭入離人手,約水顰青也賺人。
聞君將發扶桑渡,已識相逢又一秋。寶劍莫彈知己淚,諸天終古美人愁。東航觸我追前夢,南國依然困楚囚。近別元離同一散,我心惻惻沒來由。
自聞東蜀病,唯我獨關情。若近長江死,想君勝在生。瘴蒸丹旐濕,燈隔素帷清。冢樹僧栽后,新蟬一兩聲。
化國舒長日,林隈分外知。年年庭蔭匝,數遍鵲尋兒。
蠆發鬈焦裊更垂。綰春叆叇蹙金絲。丁香縱有同心結,寄恨酬歡兩未知。
嫩秧被地如茵綠,落日銜天似火紅。閑依柴門貪晚眺,不覺辛苦亂離中。
喚作大圓鏡,波文從此生。何妨云影雜,榜樣自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