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賦榴花
早成陰,遲結子,芳意滿淮楚。五月江城,照眼紅如雨。
生來不識東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
艷才吐。新裁百褶羅裙,凌波憶仙侶。
為問朱顏,底事嬌好如許。費他多少天工,胭脂點點,應染遍、夕陽無數。
早成陰,遲結子,芳意滿淮楚。五月江城,照眼紅如雨。
生來不識東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
艷才吐。新裁百褶羅裙,凌波憶仙侶。
為問朱顏,底事嬌好如許。費他多少天工,胭脂點點,應染遍、夕陽無數。
石榴樹早早地枝葉成蔭,果實晚些時候才結出,它的芬芳之意彌漫在淮楚大地。五月的江城,石榴花紅得像雨一樣耀眼。它生來就不認識司春之神,在小庭院的初夏時節,正好和人們過端午節的時間相同。艷麗的花朵剛剛綻放。就像新裁剪出的百褶羅裙,讓人回憶起如凌波仙子般的佳人。想問這艷麗的容顏,為何如此嬌美。它耗費了多少天工,那點點胭脂紅,應該染遍了無數的夕陽。
東皇:司春之神。
重午:即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百褶羅裙:形容石榴花像層層疊疊的羅裙。
底事:何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描繪的石榴花以及提及的“重午”推測,可能創作于初夏端午節前后,詞人看到石榴花盛開有感而發。
這首詞以石榴花為主題,通過對石榴花生長、形態的描寫,展現其嬌美艷麗。在文學上,以細膩筆觸描繪自然景物,體現了詞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銳捕捉。
舉頭云蒼莽,何以喻吾懷。白眼世無偶,青天路可階。湘蘭終戀楚,吳橘不踰淮。龍臥未雷雨,池塘空沸蛙。
春色江南空自好。落英風掃。催送春歸早。記當日巡檐,索共梅花笑。同倚綠萼橫枝,婀娜釵鬟小??丛滦眳?。別恨無窮相會少。鬢華先老。云斷巫山杳。待密密真珠,寫向殷勤道。幾夕楊葉樓中,乳燕雙飛到。夢一池春草。
棲遲破屋下,書史自徜徉。道不嫌清苦,人皆笑獨狂。晚花虧雨露,老樹慣風霜。莫望闔門北,愁云天外長。
詩書鯁胸中,何地堪一吐。使子居諫官,奸佞必敗露。忽聞試第一,彼族乃兇懼。邪正不兩立,事急復奚顧。居然置勿用,遮日手可怖。于君究何損,微哂就歸路。端人遂裹足,所系豈細故。吾儕各垂老,畺桂性愈辣。固知不可口,安得變甘滑。無言人已憎,何苦更強聒。此行君勿悔,惜玉寧避刖。茍求心所安,得失等毫末。暫游塵土中,益覺江海豁。天寒病初起,養氣幸勿忽。
春在粉墻西,墻里不知春色。惟有桃花一樹,似故園曾識。晚來攜客上南樓,山外又山隔。準擬清明何處,問東風知得。
景光遲暮。日日霏寒雨。記得玉郎臨別去。帶結同心雙縷。南浦又綠春波。君不歸來柰何。手種芭蕉寸葉,如今漸展成窠。
一說乾坤事,無愁鬢亦斑。心飛空闊外,身墮亂離間。日落經何國,歸云識故山。憑誰扣冥漠,天道幾時還。
白妃卷絮逐風顛。透朱簾。向空漫。剪出冰花,偏愛臘前看。能費化工多少力,千萬里,盡同天。歌樓清賞記當年。玉人占。繡衾寒。老去孤高,世慮肯咨煎。爭似小窗梅影下,聊一笑,付無言。
杏飄紅雨。煙柳垂金縷。燕子飛來雙雙語。覓遍舊巢無處。將書寄與輕鴻。莫教淚眼迷濛。學得銀箏一曲,年年自有春風。
風從北來寒,吹此一街月。道人默倚樓,手理沖冠發。天王乃見幽,畢世意不展。疑獄卒難明,孤臣涕空泫。
樓壓層城,斜陽斂、帆收南浦。最好是、長江澄練,遠山新雨?!酢趿暨B邀皓月,一堂高敞祛隆暑。問從來、佳賞有誰同,應難數。舟橫渡,車闐路。催酒進,麾燈去。放姮娥照座,不煩簾阻。已見天清無屏翳,更須潮上喧闐鼓。看波光、撩亂上檣竿,龍蛇舞。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西園舊跡今應在,衰老無因奉勝游。
排遣新寒有酒,追尋舊隱無人。四山朔吹又冬鳴。吹送午鐘馀韻。過眼霜高木落,寄心月駛云行。歸歟閉戶飽藜羹。世事華胥一枕。
徉狂全性命,守死混樵漁。道否懷才老,心高涉世疏。掌中籌地理,燈下論兵書。愧我非諸葛,何人顧草廬。
春服裁成,楊柳依依,我歸自東。喜雞鳴相接,荒村數武,鵲巢堪并,隙地三弓。壯不如人,老猶遁世,郁郁長懷澗底松。憑闌處,但花枝左右,明月當中。鄰家削玉千重。似飽看匡廬側西峰。任蓬蒿遮徑,回旋勢窄,詩書塞座,吟嘯天容。細檢人生,劉伶堪學,莫學醒狂蓋次公。還知否,契南華一語,笑指鴻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