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令三首 其二 偶相逢
彩山涌起翠樓空。簫鼓沸春風。
桂娥喚回清晝,夾路寶芙蓉。
長步障,小紗籠。偶相逢。
艷妝宜笑,隱語傳情,半醉醒中。
彩山涌起翠樓空。簫鼓沸春風。
桂娥喚回清晝,夾路寶芙蓉。
長步障,小紗籠。偶相逢。
艷妝宜笑,隱語傳情,半醉醒中。
彩色的山巒涌起,翠樓卻空蕩無人。簫鼓聲在春風中喧鬧沸騰。月中嫦娥仿佛把白晝喚回,道路兩旁擺滿了如寶的芙蓉花。長長的步障,小小的紗籠。偶然間與佳人相逢。她艷麗的妝容適宜微笑,用隱語傳遞著情意,我在半醉半醒之中。
彩山:彩色的山巒,可能是節日裝飾的假山之類。
桂娥:指月中嫦娥,這里借指月亮。
寶芙蓉:珍貴的芙蓉花,可能是花燈之類形似芙蓉。
步障: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線的屏幕。
紗籠:紗制的燈籠。
隱語:不直接表達意思,用暗示等方式傳達的話語。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描繪的熱鬧節日場景來看,可能創作于某個盛大節日,詞人在節日游玩時偶然遇到佳人有感而發。
這首詞主旨是寫節日偶遇佳人的情景。其特點是節日場景描繪生動,人物情感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節日風貌和男女邂逅的微妙情感。
輶軒使者安南來,紫泥封詔行風雷。濕云翻空海波立,鐵網山裂狂蛟摧。神京煌煌鎮無極,火鼠燭龍窮發北。彈丸之地何足論,蚯蚓為城霧為域。瘴江如墨黃茅昏,群蠻渡江江水渾。千年白雪不到地,十月青梅猶滿村。赤腳搖唇矜捷斗,竹箭藏蛇雜猿狖。崛強曾誇井底蛙,低徊自比泥中獸。龍飛天子元年春,萬邦執璧修臣鄰。朱干玉戚廣庭舞,笑問銅柱今何人?君不聞重譯之人越裳氏,有道周王輸白雉。又不聞防風之骨能專車,神禹震怒行天誅。李侯桓桓水蒼佩,舌本懸河四方對。后車并載朝未央,稽顙九拜乞取金印歸炎荒。
聽風聽雨,數載同林鳥。判牘役形神,試相看、何人不老。岱云淮月,踏寸寸征塵,鸕鶿笑。鴟鸮叫。失卻當年少。臨池日課,早契坡公妙。幸健筆如椽,雨香亭、堪容舒嘯。書生結習,已自誤功名,過嶺轎。游山纛。一任時賢好。
大江瀉奔流,浩蕩去不息。青岑列兩岸,倒影搖空碧。樓高野陰闊,錦樹覆沙驛。帆落天際云,人歸渡頭夕。緬懷滄洲趣,萬里見秋色。長嘯倚西風,因之豁胸臆。
兌高山水目清暉,雨勒孤云放縱飛。多謝炎涼摧溽暑,更闌靜極忽僧歸。
平生用世守遺經,老去真為國典刑。班馬文章高漢代,夷夔禮樂重虞廷。身輕似得長生術,名就猶當未暮齡。人物斗南稱第一,他年汗簡有馀青。
冥冥濛濛方寸天,不知所以然而然。無根老槎濕風煙,霾云懜懂棲蒼玄。晴窗開卷作三叫,看得米家神氣小。濃蘭涂墨幻東西,污我瀟湘山色曉。
多奇趙北燕南地,還喜超然出冀方。氣習敦龐今復見,馀風千載有陶唐。
萬國干戈里,荒荒野日曛。殘唐終五季,炎漢亦三分。戰伐求頗牧,謳歌憶舜文。傷時一惆悵,倚柱送孤云。
策馬夷門道,高城帶暮云。至今豪俠士,猶說信陵君。
太常齋未解,不肯對纖秾。只遣三千履,來游十二峰。林空答清唱,潭凈寫衰容。歸去瑤臺路,還應月下逢。
寒暑相催,俄然又秋傳□信。驚往事幾番成敗,百年如瞬。軒冕未酬黃卷志,琴書早賦青山隱。占五湖煙月樂希夷,無盈損。人間事,多愁恨。方外趣,別風韻。這瀛洲寧美,玉堂金印。徇物情懷兒女操,摩天頭角神仙分。看碧霄歸去彩鳳迎,白云引。
可憐人世似蜉蝣,誰識真還借假脩。不學換心求換骨,青山依舊葬骷髏。
生兒須男不須女,二十辭家事明主。由來卿相出白屋,志士寧甘守環堵。天上黌宮古庠序,濟濟衣冠鹓鷺羽。學業須兼文與武,濟川期舟旱期雨。懸髻看書困不眠,劬心問道饑忘咀。朝來忽睹林間鴉,雛飛哺母聲啞啞。慨想高堂缺溫清,稽首天閽動天聽。春煙蒼茫春樹綠,水煖芹芽白如玉。扁舟蕩漾駛歸風,綵服飄揚炫晴旭。盈門弱柳鵝黃絲,鶯鳴如弦花滿枝。開門見兒喜不定,問言執手仍牽衣。牽衣上堂拜嘉慶,籩豆既具殽且時。兒前勸酒還蹈舞,親戚滿筵歡笑語。朱顏婉娩映青松,鶴發嬋娟照芳醑。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到家早來旋,勿為兒女慈。人生有親樂莫樂,況乃君恩重山岳。讀書不可迂,檢身不可疏。勸子慎勿學世儒,顧言恥行名為愚。君不見良金鑄為器,鼎鼒亨飪干將利。才全德備稱大賢,報國榮親兩無愧。
桑下浮屠,棲遲信宿,狂笑重逢無恙。八十行童,忙煞趙州和尚。驚笠重、泰岱霜寒,訝衣冷、舒廬風飏。息肩時、越水吳山,高挑又向竹篷放。琴棋書畫累贅,還藉橫磨劍,蕩開纏障。具大神通,拿住化龍禪杖。填海恨、精衛勤劬,補天術、女媧惆悵。更面壁、消歇音塵,草鞋閒五兩。
籃輿來自石蒼路,喜得幽人陪杖屨。應是山靈澤旱苗,不關居士隨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