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云居六戶頌
春到石人視遠山,
鶯啼花木碧波閑。
須知云外巖松瑞,
千古迎風任歲寒。
春到石人視遠山,
鶯啼花木碧波閑。
須知云外巖松瑞,
千古迎風任歲寒。
春天來了,石人像在眺望遠處的山巒,黃鶯啼鳴,花木繁茂,碧波悠然。要知道那云外的巖松是祥瑞之物,千百年來迎著寒風,任憑歲月寒冷。
石人:可能是指形狀像人的石頭。
碧波:碧綠的水波。
云外:指高遠的地方。
瑞:祥瑞,吉祥。
任歲寒:任憑歲月寒冷,比喻能經受住艱難困苦。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在云居六戶欣賞春日景色之時。當時作者或許被眼前的美景所觸動,同時對巖松的堅韌產生敬佩,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自然與歌頌堅韌精神。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寄意。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與自然的感悟。
凱風自南來,颯然入吾廬。翻翻動書帙,素琴聊自娛。好鳥鳴前楹,竹樹交扶疏。北窗適閑曠,美酒湛清壺。南山天際明,浮云空翳如。
吳苑梨華赤,關閩霜度時。輶軒首京路,蹀躞嘶青驪。郎官舊隱松江口,門前種得先生柳。忽逢明主垂衣裳,肯使遺賢滯陵藪。三年制錦動香名,千丈澄潭照眼清。日與同官俱坐嘯,頓令豪吏盡銷聲。君家文獻非常調,健筆雄詞世應少。卓茂何妨密縣卑,魯恭豈謂中牟小。鳳臺西上雪花飛,琴鶴翩翩也自隨。云霄相逐夔龍遠,留此甘棠去后思。
騑首朝驚水怪頻,三山宮闕峙如銀。系來男女知多少,還是秦時采藥人。
無辱無榮典客名,來王來享向人成。朝朝研墨磨朱卷,停筆槐陰聽囀鶯。
山寺燃燈客欲留,客情到此淡于秋。詩篇可續還杯酒,行李無多共一牛。峽水更看東逝急,嶺猿那肯晝啼休。夢題回首今如夢,巢父猶應笑許由。
丈夫營四海,守口當如?。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軀。賀若大將才,功滅身亦俱。快錐刺兒舌,兒舌血模糊。快口刺人心,憯毒過矛殳。感茲酸楚言,三復還長吁。
年年不是不吟詩,吟得詩成寄阿誰。留取朱弦不須斷,只將瑤匣鎖蛛絲。
厥初是理與俱生,一點靈扃透處明。誰肯枉身徇時好,從來造物忌文名。雌黃一任傍人說,暴白只依天理行。輸與老農無個事,夕陽黃犢帶煙耕。世間利欲久胥淪,才有詩書不是貧。三極經綸須是學,一毫愧怍便非人。充之家國而天下,窮則江湖一釣綸。寄語黃州王學士,不妨借我華陽巾。文章于道未為尊,求道須教造大醇。理學一門要精密,時文大病在尖新。高談天下經綸易,誰療目前饑饉因。拚卻掛冠高蹈去,孰云林下果無人。
七月十五月正圓,中元遺俗知奉先。亂后人家生事薄,游兵邏卒猶喧闐。山鄉路阻無紙錢,江村月落烹細鮮。新魂舊魂百戰死,孤兒寡女雙淚漣。陳生歸來泉石下,獨居一屋如磬懸。潔膳孝養復何有,幽軒灑掃花竹妍。青藜之羹薦香飯,翠壺之茗烹清泉。二親避地海中渚,顧影百拜心悽然。荷衣破碎暮雨急,枕書不寐思去年。烽火連天暗鋒鏑,遺骸滿野飛烏鳶。蘭盆酒果誰復設,若敖之鬼啼秋煙。連兵搆禍今未已,疲民重斂何敢言。喜聞王師下閩海,廟堂元宰方籌邊。桓桓諸將奮忠烈,義氣思欲吞腥膻。下方野人日矯首,旄頭早落閩中天。人有居,鬼有享,賣刀買犢耕山田。
亹亹圓象運,苒苒青歲闌。策策西風鳴,耿耿客子寒。客子行路難,況乃衣裳單。萸盤薦重九,雅歌和清彈。黃華被幽徑,拒霜明空園。所樂忘所悲,慷慨有馀歡。不知烏帽欹,邈矣追龍山。
拔山力盡楚聲哀,戲馬千年尚有臺。若使后人傷往事,何能更醉菊花杯。
伏陰固當奮,亢陽乃逾緬。嘈嘈蟪蛄鳴,樹杪風不展。上天收雷雨,萬物沮沾洗。推案忽大叫,蓐馭何時返。赤日厚地裂,揮汗無晨晚。古時有虞舜,彈琴理驕蹇。軒轅制六律,四序無乖舛。何當挽二圣,吾欲遂仰偃。
淵沉鏡默,風止時猶失。池上映天深淺,鯨冥想,星游弋。山川如捲幅,思維生市邑。滄海待同滄海,聽君語,春消息。
郊居頗岑寂,疏懶諧愚性。雨過茅屋涼,蟬鳴晚山靜。坐來塵慮空,始覺心源瑩。月出樵牧還,松風答清磬。
紈扇輕盈寶月輪,鶯花點染玉園春。憑誰為障西風起,萬里黃塵竟污人。黃蘆白雁小汀洲,奎藻香羅一片秋。勝似紇干山下雀,凍飛不去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