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想前此。閣下薇花乍紫。橫欄曲、半臂荔紅,卷發新梳理黃子。按鹍弦第四。忽地。吳頭楚尾。看看遠、海雁又來,眼底空留數行字。
思量那年事。不合啟廂東,夜雨燈暗,桃花,誤賺劉郎至。奈三載寒食,一朝歡聚,手把窄襪弄花綺。那知夢兒里。
倚徙。病初起。況翠帳寒生,晚秋天氣。暮暮朝朝向誰是。縱迢遞關山,夢魂堪寄。知他去處是百里。是千里。
想前此。閣下薇花乍紫。橫欄曲、半臂荔紅,卷發新梳理黃子。按鹍弦第四。忽地。吳頭楚尾。看看遠、海雁又來,眼底空留數行字。
思量那年事。不合啟廂東,夜雨燈暗,桃花,誤賺劉郎至。奈三載寒食,一朝歡聚,手把窄襪弄花綺。那知夢兒里。
倚徙。病初起。況翠帳寒生,晚秋天氣。暮暮朝朝向誰是。縱迢遞關山,夢魂堪寄。知他去處是百里。是千里。
回想之前,閣下剛穿上紫色的官服。在曲折的欄桿旁,穿著半臂的紅荔色衣衫,卷曲的頭發如新梳理的黃色發髻。彈奏著鹍弦的第四弦。忽然間,人在吳頭楚尾之地。眼看著遠方海雁又飛來,眼底只空留幾行字。回想起那年的事,不該在東廂打開門,在夜雨燈暗之時,像桃花誤引劉郎一樣,有了那段經歷。無奈三年寒食節的孤寂,一朝得以歡聚,手中把玩著窄襪和花綺。哪知這一切都如夢一般。我徘徊著,病剛好。況且翠帳生寒,正是晚秋天氣。日日夜夜不知心向何人。縱然關山迢迢,夢魂還能寄去。卻不知他的去處是百里,還是千里。
薇花乍紫:薇花指紫薇花,古代常以紫薇象征官位,薇花乍紫表示剛任官職。
半臂:一種短袖上衣。
鹍弦:指琴瑟之弦。
吳頭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吳在東,楚在西,所以稱吳頭楚尾。
劉郎:指東漢劉晨,傳說他入天臺山遇仙女。
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兩天。
倚徙: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任官職期間,經歷了一段情感糾葛。三年寒食節的孤寂后有過短暫歡聚,之后對方離去,詞人在病中晚秋時節,思念對方,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過去情感經歷的懷念和對對方的牽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回憶與現實交織,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詞人較高的情感表達和創作技巧。
衣冠魯國動成群,憂患相從只有君。
落筆如流寧蹈襲,行前應敵卻紛紜。
愧非伏老成和伯,喜有侯芭守子云。
意氣有余功用少,相望千里定能勤。
磧戍人何在,秋霜志不移。
無言息媯怨,有淚舜娥悲。
山靜云盤髻,江空月印眉。
誰將望遠意,歌作送征詩。
節逢中伏許休閑,錫宴清都絳闕間。
俯仰自驚希世遇,低徊終愧異恩頒。
連云竹影含風遠,撲面荷香擁棹還。
施厚眷深知未報,獨憐疲瘁已衰顏。
聞名欣識面,異好有同功。
我亦慚吾子,人誰恕此公。
百年雙白鬢,萬里一秋風。
為說任安在,依然一禿翁。
潁陰為別悔匆匆,十載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東。
又為太守專淮石,剩喜郎君類若翁。
梅柳作新詩興動,可令千里不同風。
秦郎百好俱第一,烏丸如漆姿如石。巧作松身與鏡面,借美于外非良質。
潘翁拜跪摩老眼,一生再見三嘆息。了知至鑒無遁形,王家舊物秦家得。
君今所有亦其亞,伯仲小低猶子姪。黃金白璧孰不有,古錦句囊聊可敵。
睿思殿里春夜半,燈火闌殘歌舞散。自書細字答邊臣,萬里風塵入長算。
初聞橋山送弓劍,寧知玉碗人間見。夜光炎炎沖斗牛,會有太史占星變。
人生尤物不必有,時一過目驚老丑。念子何忍遽磨研,少待須臾圖不朽。
明窗浄幾風日暖,有愁萬斛才八斗。徑須脫帽管城公,小試玉堂揮翰手。
有家汴泗間,歲久榛棘荒。
稍知田家樂,感此歸意忙。
老馬甘伏櫪,游魂還故鄉。
四十尚無君,天下未敢忘。
師法時難得,親年富有余。
端為李君御,盡讀鄴侯書。
結友真莫逆,論才有不如。
折腰終不補,可但曳長裾。
湖闊疑無地,河回忽見山。
登臨聊自試,衰疾致身閑。
四壁寧虞盜,多方莫駐顏。
無風回遠笛,有月待人還。
施食烏鳶喜,持經鳥鼠聽。
杖藜矜矍鑠,顧影怪伶俜。
門靜行隨月,窗虛臥見星。
擁衾眠未穩,艱阻飽曾經。
文新情已故,室遠人則邇。
杯酒不相忘,一朝得二子。
初花美無度,后時終可鄙。
與汝臥秋風,看君控雙鯉。
與世情將盡,懷仁老未忘。
故人今五馬,高處謾三長。
詩豈江山助,名成沈鮑行。
肯為文俗事,打鴨起鴛鴦。
北闕書不上,南山田不歸。
朝暮陳州門,悠悠此何為。
我老何所為,暖日聊差池。
君聽城上烏,啞啞端為誰。
髭發難藏老,湖山穩寄身。
卻尋方外士,招作社中人。
霜葉深于染,秋花晚自春。
無人還有礙,詩卷莫辭頻。
期望能選拔出杰出人才為國效力,就像要找到能識別人才的知音,如同鐸和鐘相互應和。
像孔融那樣好客,家中常常賓客滿座,又像王維一樣,佳節來臨思念親人。
鳥兒放任天性自在生活,而豬被豢養失去自由,又有誰會效仿呢?
離放榜的日子不遠了,可傍晚濃重的愁緒卻依然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