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相士二首 其一
不分獐頭愛虎頭,
世間能有幾封侯。
何如靜去修天爵,
此貴人人可得求。
不分獐頭愛虎頭,
世間能有幾封侯。
何如靜去修天爵,
此貴人人可得求。
不看重獐頭之相而偏愛虎頭之相,世間能有幾個真正封侯拜相的人呢?不如靜心修養天然的爵位,這種尊貴是人人都可以追求得到的。
不分:不看重,不區分。
獐頭、虎頭:相術用語,古代相士認為虎頭為富貴之相,獐頭則主命途平常。
封侯:封爵為侯,代指取得顯赫的世俗功名。
天爵:出自《孟子·告子上》,指道德、仁義等內在修養,古人認為這是上天賦予的尊貴。
此貴:指通過修養天爵獲得的內在尊貴。
此詩或為作者贈給相士吳某人所作。古人多信相術,但作者借題發揮,勸誡不必執著于相面所論的'封侯'之貴,而應重視人人可修的內在道德修養,反映了儒家重德輕功利的思想。
全詩批判世俗對相術功名的迷信,提倡修養內在'天爵'的尊貴,強調道德修養的普適性與超越性,語言質樸而哲理深刻。
一溪高占翠嶙間,
終日寒泉自往還。
要看儀儀同類舞,
惜乎不接鳳凰山。
記得當初,向膝下、時時歡笑。到此際、剖菱剝芡,團圓偏好。正待月華猶未冷,高堂已慮金風悄。命小鬟、傳語早添衣,頻頻道。
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憑誰告。念穗帷寂寞,烏鴉飛噪。欲問冰輪回地底,可能還向慈顏照。奈夜臺、一去半年馀,無消耗。
方曲往年聊障面,曾無一語到平生。
偶承和尚垂慈念,也及山翁賤姓名。
夢醒梅花憑草閣,詩來星斗動江城。
老知詩句多隨口,不敢吟壇濫結盟。
老子平生何所有,半軒蝸殼一乾坤。
病軀豈敢求他顧,老馬聊知得自存。
屋后居山那計破,溪當濯足不言渾。
高僧果許頻來往,落盡巖花自掃門。
珠履繽紛宴壽陽,欄桿橫出白云傍。清淮倒影長橋活,古壘無春峽石荒。小艇斗垂凹鼻釣,佳人猶學曉梅妝。史君筆力今誰敵,麗句須盈古錦囊。
置酒南樓瞰夕陽,逶迤淮影轉城傍。畫殘數幅山川舊,棋散一枰洲渚荒。細柳倚風相并舞,飛梅著地不成妝。坐中佳句誰先就,我欲窺公倒智囊。
名父生兒自不凡,不隨世味共咸酸。十年幾斛江洲淚,又為才媛濕滿衫。
凝碧池邊淚共潸,笙樓忍再聽哀弦。郁輪同是殘科第,每閱滄桑一惘然。
惑盡陽城一囅然,點頭頑石亦成顛。售文鬻字都無用,終倚閨媛賣曲錢。
老去光陰駛。向西風、疏林變纈,殘霞成綺。尚喜暮年腰腳健,不礙登山臨水。算自古、英游能幾。客與桓公俱臭腐,獨流傳、吹帽狂生爾。后來者,亦猶此。
籃輿伊軋柴桑里。問黃花、沒些消息,空籬而已。賴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懷里。且覓個、欄干同倚。檢點樽前誰見在,憶平生、共插茱萸底。歡未足,飲姑止。
疏蕪南岸草,蕭颯西風樹。
秋到未幾時,蟬聲又無數。
莎平綠茸合,蓮落青房露。
今日臨望時,往年感秋處。
池中水依舊,城上山如故。
獨我鬢間毛,昔黑今垂素。
榮名與壯齒,相避如朝暮。
時命始欲來,年顏已先去。
當春不歡樂,臨老徒驚誤。
故作詠懷詩,題于曲江路。
四序雖流轉,曠觀理自同;
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猶紅。
蛩韻喧階下,螢光閃草中;
惟應松與柏,不肯畏秋風。
金銀樓閣空中起,一丈珊瑚明井底。披荊開徑者為誰,今代風流趙太史。
國初詞客五先生,春色南園草尚青。開元遺響久不作,千金靈修空復情。
維揚李君供奉儔,汪淪高雅來同游。曉泛滄浪尋白社,暮攜羽扇仍丹邱。
嗟嗟盛事輕千里,吳下機云非我擬。未論丹砂變紫荷,且向梅花操綠綺。
雕盤翠釜愧仙廚,滿地涼云蔭碧虛。酒闌我欲驂鸞去,興至隨君駕鹿車。
九十春光欲二旬,催花風起落鐙辰。
年華半向愁中盡,生事惟余懶處真。
托意漸諳吟楚雨,閉門長似在漳濱。
賈生未辦千金賦,目斷天涯輦路塵。
多情一向真癡絕,范蠡湖邊,西子湖邊。兩地相逢再世緣。
別時杯酒澆何處,夜合花前,芍藥花前。獨自悲歡若個憐。
汝南清德媲前賢,
賣到城西屋數椽。
再拜敬題先友記,
傷情二百八年前。
曉起嬌姿正向東,
黃昏轉對夕陽紅。
傾心只解趨炎勢,
枉負滋深雨露功。
遠道匆匆致折枝,不嫌墨本欠軍持。
驚心動是三年別,歸計難為九日期。
詶對孤英安酒病,端相危幘惱霜絲。
共伊終古長無絕,一笑更生亮有時。
禪禪碌碡,
道道木頭。
會得全無巴鼻,
不會卻有來由,
何似云門六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