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臺懷古
炎靈焰盡土崩分
譙上興師志不群
世系已從曹相國
碑銘合署漢將軍
無何賣履成悲泣
幾見當涂是讖文
惟使陳思夸健筆
《感甄》一賦不堪聞
炎靈焰盡土崩分
譙上興師志不群
世系已從曹相國
碑銘合署漢將軍
無何賣履成悲泣
幾見當涂是讖文
惟使陳思夸健筆
《感甄》一賦不堪聞
炎漢的火德衰盡,天下土崩瓦解;曹操在譙郡起兵,志向超群不凡。世系自稱源自漢初曹相國(曹參);碑銘本應題寫漢家將軍之名。無奈最終分香賣履的遺令成了悲泣;何曾想'當涂高'的讖語竟成現實。唯有讓陳思王(曹植)夸耀其雄健文筆;一篇《感甄賦》實在令人不堪聽聞。
炎靈:指漢朝,漢以火德王,故稱炎靈。
譙上:譙郡,今安徽亳州,曹操故鄉。
曹相國:漢初丞相曹參,曹操自稱其后代。
賣履:曹操臨終遺令讓婢妾分香賣履,后以'賣履'指英雄末路的哀戚。
當涂:指'當涂高'讖語,漢代流行'代漢者當涂高',被認為指曹魏。
陳思:曹植,謚號思,封陳王,故稱陳思王。
《感甄》:即《洛神賦》,原名《感甄賦》,舊說為曹植感甄后(曹丕妻甄氏)而作。
此詩為懷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當為作者游覽古跡時,回顧曹魏興衰歷史,結合相關典故,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詩中通過梳理曹魏政權的興起與衰亡,結合曹操世系、臨終遺事、代漢讖語及曹植賦作等典故,既肯定其創業之雄,又嘆其末路之悲,同時對文人筆下的情感糾葛暗含微詞,整體展現了對歷史興衰的深刻思考。
天孫不織紅霞綺,雪袂臨風吹欲起。
嬌鬟笑展水晶奩,照見芳姿凈如洗。
銀刀細剪梨花云,瓊枝倒映瑤池水。
蛾眉翠斂春山濃,愁多惱得腰肢慵。
夜冷孤樓素鸞影,廣寒宮闕秋重重。
青女笑霜刮天濕,只愁凋損嫦娥容。
畫闌桂樹香風草,對面團圓思月老。
愿憑青鳥報夫君,失時不嫁能長好。
陳事分明屬綺羅,
香塵吹盡井無波。
行軍長史何勞怒,
次第論功妾更多。
百尺樓頭豪氣,
一條冰上高風。
此系吾家本色,
外人不得混同。
啼鶯聲里客還家,幾載風塵兩鬢華。
作客懶歌燕市筑,為漁不泛武陵花。
菰蒲野水他年綠,楊柳春橋幾樹斜。
十日平原千里別,可堪清淚向天涯。
下殿扁舟具。傍滄江、經年堅臥,西風孤旅。不近彈棋中心局,依舊埋憂無路。枉贏得、蘭成詞賦。袖墨淋浪神州淚,算韓陵、片石差堪語。歌不得,獨弦苦。
竹西未是無佳處。只吞聲、杜鵑再拜,低頭臣甫。海氣荒荒蛟龍惡,我亦枯槎倦渡。尚夢繞、鐙床風雨。散發相從明朝事,問江干、鷗鷺平安否。須為報,尺魚素。
漫說長安不易居,冷官許讀十年書。
早知似馬原非馬,何事騎驢再覓驢。
議禮尚留三賦草,摩霄空羨五云車。
南宮風月高寒甚,插腳塵凡總不如。
怕月圓。又月圓。高掛中秋萬里天。無端思百千。
過年年。恨年年。展轉孤衾空自憐。夜長愁獨眠。
鐵花入土土花語,欲龍不龍笑蟄汝。
精芒夜斂鸊鵜寒,髑髏啼煞青楓雨。
錕铻一鑄離宮愁,犀棱兩面夸純鉤。
大刑小刑作虹起,拔鞘欲舞天為秋。
劫沙攝匣匣已空,黃金聲價悲雌雄。
自來神器久淪落,利用翻讓鉛刀功。
杯酒英雄評得失,鐙前重握千秋血。
手掬西江一摩拂,紅吐空山霹靂舌。
今日天微寒,處處菊花開。
永懷杜拾遺,抱病起登臺。
古路逢僧過,濕云聞雁來。
我亦秋風客,詩成有馀哀。
搖落天涯七尺身,臘殘猶作旅途人。
百年有盡青山老,十日無歸白發新。
銀燭影寒風寂歷,野梅香冷雪逡巡。
含情未盡杯中酒,海國辰雞已報春。
素商吹景,西真賦巧,桂子秋借蟾光。
層層翠葆,深隱幽艷清香。
占得秀巖分種,天教薇露染嬌黃。
珍庭曉,透肌破鼻,細細芬芳。
應是月中倒影,喜馀葉婆娑,灝色迎涼。
移根上苑,雅稱曲檻回廊。
趁取蕊珠密綴,與收花霧著宮裳。
簾櫳靜,好圍四坐,對賞瑤觴。
淡水悠悠天盡頭,東連傀儡遍荒丘。
云迷樹隱猿猴嘯,鬼舞山深虎豹愁。
野寺疏鐘煙瘴路,黃沙白露泬寥秋。
不知談笑封侯者,冒險沖寒似我不。
踏雪尋春計亦優,不如去款魏君侯。
雪裘風帽臺州去,豈是無才入蔡州。
大雅離騷不入時,反騷變雅又奚為。
天臺好處休提掇,只詠寒山拾得詩。
學道初從此處修,斷除貪愛別嬌柔。
長守靜,處深幽,服氣餐霞飽即休。
瑤草琪花遍地生,
青禽紅果不知名。
層層列岫天如束,
人在翠微深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