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永嘉磚硯歌
玉馬出地蒼鵝飛,侍中碧血濺龍衣。豆田天子更何在,銅駝荊棘埋煙霏。
永嘉略比唐天祐,無主猶承正朔舊。中原鼎沸神州沈,一角菁山為誰守。
居民曉起爭汲泉,轆轤井眉雙瓶懸。銀床金干杳莫問,昆明劫灰余此磚。
銅雀硯材世所艷,字體鐘王況不欠。賞奇須待博物才,臨平石鼓豐城劍。
董郎貽我徑尺瓊,墨海聊作良田耕。斷紋似具鴝鵒眼,新亭涕淚含晶瑩。
君不見排墻下有王夷甫,運甓陶公亦徒苦。笑渠消受石三災,何如化作劉伶墳上土。
玉馬出地蒼鵝飛,侍中碧血濺龍衣。豆田天子更何在,銅駝荊棘埋煙霏。
永嘉略比唐天祐,無主猶承正朔舊。中原鼎沸神州沈,一角菁山為誰守。
居民曉起爭汲泉,轆轤井眉雙瓶懸。銀床金干杳莫問,昆明劫灰余此磚。
銅雀硯材世所艷,字體鐘王況不欠。賞奇須待博物才,臨平石鼓豐城劍。
董郎貽我徑尺瓊,墨海聊作良田耕。斷紋似具鴝鵒眼,新亭涕淚含晶瑩。
君不見排墻下有王夷甫,運甓陶公亦徒苦。笑渠消受石三災,何如化作劉伶墳上土。
玉馬從地下出現,蒼鵝飛向天空,侍中的碧血濺染了帝王的龍袍。豆田的天子如今何在?銅駝埋沒在荊棘與煙霧中。永嘉之亂堪比唐朝天祐年間的動蕩,雖無君主仍沿用舊的歷法。中原戰亂沸騰,神州沉淪,菁山一角為誰堅守?居民清晨起來爭著汲泉,轆轤井邊懸掛雙瓶。華美的井欄井架已難尋,這磚是經歷劫難后的遺存。銅雀臺的硯材為世人稱艷,上面還有鐘繇、王羲之風格的字跡。賞鑒奇物需要博學之才,如同識別臨平石鼓、豐城寶劍。董郎贈我這尺余的美硯,姑且當作良田來耕墨。硯上斷紋似有鴝鵒眼,含著新亭之淚般的晶瑩。你不見墻下有清談誤國的王夷甫,運磚勵志的陶侃也徒然辛苦。笑他們承受石質的災禍,不如化作劉伶墳上的泥土。
永嘉:晉懷帝司馬熾年號(307-313),期間發生永嘉之亂,匈奴攻破洛陽,西晉衰亡。
唐天祐:唐哀帝李柷年號(904-907),唐朝滅亡前的最后年號,代指亂世。
銅駝荊棘:典出《晉書·索靖傳》,索靖預言“會見銅駝生于荊棘中耳”,指戰亂后荒涼景象。
鐘王:三國魏鐘繇與東晉王羲之,代指優秀書法。
鴝鵒眼:端硯等石質器物上的圓形紋理,因似鴝鵒(八哥)眼睛得名。
王夷甫:王衍,西晉清談名士,官至司徒,后被石勒所殺,時人認為其清談誤國。
運甓陶公:陶侃任廣州刺史時,每日運磚勵志,防止怠惰。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以縱酒放達著稱,曾作《酒德頌》。
作者得晉永嘉年間古磚所制之硯,觸物生情,結合永嘉之亂的歷史背景,借古磚硯的滄桑歷經,抒發對晉代亂世的感慨與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此詩以永嘉古磚硯為線索,串聯晉代亂世史實與文人情懷,通過典故與意象的交織,既描繪了歷史的動蕩圖景,又暗含對士人命運的反思,是一首托物詠史的佳作,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歷史積淀與文學素養。
芳心似與春風約,絕艷還宜曉日籠。雖謝幽人持贈我,對花無奈憶山中。
落日茂陵衰草寒,馬嘶塵起北風酸。可憐此地埋仙骨,不見金莖捧露盤。
隆冬誰謂地無冰,陰氣凝寒放曉零。小澗化為銀玫帶,層崖換作玉圍屏。收藏孤鷺沙邊白,埋沒蒼松嶺上青。便欲尋梅須踏雪,不妨擁氅上高亭。
九級門開八面風,蓮燈點點奪星紅。大千世界銀河外,十萬人家明月中。自怪躋攀窮鳥道,人驚笑語落天宮。漏聲暗與經聲接,院院分明白晝同。
霸業今何在,行成計亦深。秋風吹海水,寒日下山陰。野燎余荒草,孤城帶遠林。吳仇終克復,不負臥薪心。
清簟疏簾鎮日眠,百年多病且隨緣。雁翎去盡潭無影,燕子歸來春可憐。淡淡野煙孤嶼暝,重重青靄遠山連。蕭條人事逢寒食,猶聽悲笳入暮天。
密掩柴門斷還往,道人履跡破蒼苔。青燈相對語離夜,況復打窗風雨來。上人定自有佳處,眉宇翠氣連湖山。煙邊候雁著行急,力挽不留相與還。
縣南渭水紆城曲,歸旆年來兩度過。擊楫誰憐思帝室,筑橋虛擬度天河。岸移江上游云動,日落洲前芳草多。極目不須愁絕塞,微軀祇恐負恩波。
華發初添五七翁。每逢生日百花秾。今年依舊笑春風。難得客來身正爽,車如流水氣如虹。登堂賓主樂融融。
誰言道學者,正印自文山。守黑惟空谷,潛身到大還。聲名百世下,交誼九垓間。因爾懷君子,江湖好駐顏。
何限乾坤事,歸來汝自酬。振衣滄海月,搖筆岱云秋。一字堪金石,孤城各斗牛。報書知健在,不必淚潛流。
前塵回首一風飄,且待故山猿鶴招。籬下欣陪高士菊,花前慵對美人蕉。香檀未爇慈航渺,上苑爭嘶寶馬驕。幾度欲拋蒙氏筆,柔拳無力抑心潮。
曲館眾芳歇,方塘西日曛。曲闌楊柳樹,秋水白鵝群。謝公浮家隱,囊盛惟典墳。書畫船自操,子前中細君。胡不歸故里,故里闇楚氛。玉人張離筵,高軒水沄沄。翼若青翰舟,汎彼江之濆。扣舷歌少海,問字客如云。糾罰觶載揚,探題詩屢分。君言適江東,研田事耕耘。暫屈鴻鵠志,組織云錦文。蹇予風塵表,孤陋寡所聞。何日往從游,騷壇策奇勛。
輕灰吹上管,落蓂飄下蒂。遲遲春色華,晼晼年光麗。
洞門深鎖白云橫,幡影壇高夕照明。落葉滿階人語寂,翩然野鶴啄棋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