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哭劉子庚師
嘆無端、東堂一老,匆匆騎鶴西去。名場冷落年時■,贏得詞場千古。天不語。看酒冷愁醒,魂魄歸何處。回頭記取。算吳苑鶯花,秦關風月,好夢半塵土。
舊庠序。灑遍天涯淚雨。門墻桃李如許。蕨薇充饑他鄉老,可似當年杜甫。情最苦。總目斷莼鱸,故國聞笳鼓。傷心自譜。有濯絳吟香,噙椒嚼蕊,一卷畫圖補。
嘆無端、東堂一老,匆匆騎鶴西去。名場冷落年時■,贏得詞場千古。天不語。看酒冷愁醒,魂魄歸何處。回頭記取。算吳苑鶯花,秦關風月,好夢半塵土。
舊庠序。灑遍天涯淚雨。門墻桃李如許。蕨薇充饑他鄉老,可似當年杜甫。情最苦。總目斷莼鱸,故國聞笳鼓。傷心自譜。有濯絳吟香,噙椒嚼蕊,一卷畫圖補。
可嘆無端之間,東堂的一位老者,竟匆匆如騎鶴般西去。當年在功名場上備受冷落,卻在詞壇贏得千古聲名。上天默默無語,只見酒已冷,愁未醒,先生的魂魄歸向何處?回頭追憶,算來吳地園林的鶯歌花開,秦關的清風明月,那些美好的夢如今大半已化為塵土。舊日的學堂里,天涯各處都灑遍了淚雨,門下弟子眾多。先生在他鄉以粗劣食物充饑而老,可與當年漂泊的杜甫相似?最是痛苦的,總是望斷那思歸的莼鱸,又在故國家園聽到胡笳戰鼓。傷心之際自譜新詞,有那如濯絳般的吟誦清香,似噙椒嚼蕊般的細膩詞句,一卷畫圖聊以補寄哀思。
騎鶴西去:婉指去世,古人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之說,此處用‘騎鶴西去’代指離世。
名場:指科舉仕途等求取功名的領域。
吳苑鶯花,秦關風月:吳地園林的鶯歌花艷,秦地關隘的清風明月,代指各地美景。
庠序(xiáng xù):古代學校,《孟子·滕文公上》:‘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
門墻桃李:指老師的學生,典出《論語·子張》,后以‘桃李’喻學生。
蕨薇(jué wēi):兩種野生植物,代指粗劣食物。
莼鱸(chún lú):用張翰‘莼鱸之思’典故,喻指思鄉之情。
濯絳吟香,噙椒嚼蕊:形容創作詩詞時的細膩筆觸,如洗滌絳色般吟誦清香,似含椒嚼花般推敲詞句。
此詞為作者悼念恩師劉子庚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在劉子庚去世后。詞中提及‘名場冷落’‘蕨薇充饑他鄉老’,或反映劉子庚生前仕途失意、漂泊他鄉的境遇,作者以詞寄哀,既悼其逝,亦憫其生。
全詞以悲痛筆觸追憶恩師,上片嘆其驟逝與生平際遇,下片述師生情及漂泊之苦,通過‘名場’與‘詞場’的對比,突出其文學成就;借‘門墻桃李’‘莼鱸笳鼓’等意象,深化哀思與家國之嘆,情感深沉,是悼亡詞中的佳作。
鼎湖龍去未移時,千里名香手自持。
松柏路瞻云五色,蓬萊宮睹日重熙。
感時極欲酬明圣,還郡何曾惜別離。
獨有竹林風月夜,不堪回首重相思。
作賦誰如楚大夫,
詞人偏解誦西都。
終南渭水高秋色,
閣上晴虹一片孤。
異哉宗子孝,親疾遠關心。
每念痛大小,因知疾淺深。
酸風冷坑催人起。六花亂撒香閨里。陣陣打房檐。愁心不敢嫌。
臨妝呵素手。梅蕊還依舊。插向鬢邊斜。豐姿爭似他。
桃李成陰麥有花,
筍輿咿啞我還家。
謬恭莫望臨邛令,
雨后東陵宜種瓜。
眾人貪徇財,種利不種德。
誰如之人心,白首能戒得。
以此風里閭,貪競當自息。
萬頃寒濤瀉碧空,宜煙宜月亂云中。
濃陰礙日渾忘夏,黛色搖天不借風。
小殿聞鐘金錯落,清泉漱石玉玲瓏。
相逢為問看山約,藜杖新成欲漫從。
不惜千金贖蔡姝,
阿瞞高義古今無。
獨憐他日王髦劍,
北海何曾貰兩雛。
唐室中興第一功,
純忠千古數英雄。
當年不遇青蓮薦,
空老華山草澤中。
循規守短,無繩自縛。
縱橫無礙,外道魔軍。
存心澄寂,默照邪禪。
恣意忘緣,解脫深坑。
惺惺不昧,帶鎖擔枷。
思善思惡,地獄天堂。
佛見法見,二鐵圍山。
念起即覺,弄精魂漢。
兀然習定,鬼家活計。
進則迷理,退則乖宗。
不進不退,有氣死人。
備嘗艱苦,在練兵當日,憤然而作。
二十六年多少恨,只恨吾民溝壑。
西來頑寇,鐵蹄所至,無不窮其虐。
人間地獄,幾回默誦新約。
我祝永久和平,我懷博愛,我愿先鋤惡。
勇士喪元原不忘,犧牲以求復活。
上帝鑒余,式憑忠勇,與敵還相搏。
裹君馬革,他時畫像麟閣。
遠結茅廬野水濱,幾翻風雨秀荊榛。
敝門晝掩高千古,愧我青巾多路塵。
疏林野鳥數聲鳴,想見當年泌水情。
世主肯勤三聘禮,先生有意在蒼生。
青紅白黑欠中央,
聞道西人已大方。
二十一人田下電,
阿誰訪之詹仲皇。
處處新黃上柳條,故園東望路迢迢。
老來詩句愁中得,夢里山村覺后遙。
暮雨云生長白樹,春風人過繡江橋。
禁煙明日逢寒食,念爾深閨倍寂寥。
百年役役居塵世,此日迢迢走傳車。
跬步不離三尺法,尋常還帶數編書。
也知天際浮云薄,好是山中梁木疏。
回首長安將萬里,心旌時為一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