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望示廣文先生吳門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態因追想山中風度次韻屬和存于詩編魯望之命也 其一
我見先生道,休思鄭廣文。
鶴翻希作伴,鷗卻覓為群。
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
朝廷未無事,爭任醉醺醺。
我見先生道,休思鄭廣文。
鶴翻希作伴,鷗卻覓為群。
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
朝廷未無事,爭任醉醺醺。
我看先生的處世之道,不必再去追思鄭廣文。仙鶴翻飛也難與您作伴,鷗鳥卻主動來與您為群。超逸的情趣勝過清月,高潔的品格宜與白云相襯。如今朝廷并非太平無事,怎能放任自己醉意昏沉?
魯望:陸龜蒙的字,晚唐詩人,與皮日休并稱"皮陸"。
廣文先生:此處或指唐代鄭虔(曾任廣文館博士),代指才高而淡泊的文人。
鶴、鷗:傳統高潔意象,鶴喻孤高,鷗喻閑適,均象征隱士品格。
逸好:超逸的情趣愛好。冠清月:意謂勝過清月的高潔。
著白云:與白云相伴,形容高潔之態。
爭:通"怎",反問語氣,意為"怎么"。
此詩為皮日休與陸龜蒙(字魯望)的唱和之作。陸龜蒙先作《吳門二章》示皮日休,皮氏追慕詩中"高散"的山中風度,依韻和詩。創作于晚唐社會動蕩之際,文人多懷隱逸之情,詩中既體現對高潔品格的推崇,也暗含對時局的隱憂。
全詩以"高散"為核心,通過自然意象刻畫廣文先生的超逸品格,既贊其隱士風度,又以"朝廷未無事"收束,將個人高潔與社會責任相聯結,體現晚唐文人特有的隱逸與濟世雙重情懷。
鹽虎模糊懵豹貔,玉峰高并自多奇。
春先北苑供花事,夜入西淮奏雅詩。
銀闕勢增開雉尾,賀班香近列蛾眉。
看君來歲賡酬筆,移在儀曹進表時。
學行文章徹九重,
故旌閭里振頹風。
傍人莫作尋常看,
幾百年中有此翁。
玉箸初垂,鮫珠初結,依稀非霧非霞。一聲河滿,腸斷雨如麻。
隔窗暗滴簾前竹,卻唾袖、偏生石上花。
憶自蕭郎去后,長向星前月下,擁髻嗟呀。
好倩飛鴻,緘寄與天涯。
秋波流共春波遠,總萬點封成一縷紗。
若有人兮,在彼山阿,澹然忘歸。想云端獨立,披蘿帶荔,松陰含涕,乘豹從貍。且挽靈修,長懷公子,薄暮飄風偃桂旗。難行路,向石茸捫葛,山秀搴芝。
最憐雨晦風凄。更猿狖宵鳴聲正悲。悵幽篁久處,天高難問,芳蘅空折,歲晏誰貽。子或慕予,君寧思我,欲問山人轉自疑。歸來好,有華堂廣宴,慰爾離思。
孤舟江上一帆風,東望滄溟曉日紅。
褫職幾忘科目貴,開懷莫放酒杯空。
陶潛歸去遭逢異,潘岳閒居感慨同。
自笑未能恢壯志,毛生親老在家中。
徙倚當清晝,花陰漸轉西。小詩妨實學,野性愜幽棲。排闥迎山色,移床避燕泥。無邊風物好,隨意入新題。
吏隱吾兼得,高齋休早衙。琴樽消意氣,風日醉鶯花。撫石衣生潤,臨書字剪霞。極知成散誕,聊復避喧嘩。
自任清真態,難同木石居。花濃陰照砌,草細淺籠渠。正是蠶眠候,相將麥熟初。城南聞更好,欲向滌塵裾。
疏拙從吾性,幽閒快賞心。斷云隨鳥沒,清漏隔花深。聊適吟中趣,誰題漢上襟。小庭成久坐,茂樹有馀陰。
坐惜春將晚,行吟日又西。鳥皆忻競啄,鶴只愛孤棲。淡蕩頻催煖,廉纖不作泥。詩成詫朋輩,絕勝竹間題。
近侍元非吏,瀛洲豈是衙。有鶯皆喚友,無樹不飛花。點易研清露,希真咀絳霞。從來輕世務,不獨厭紛嘩。
此日江南景,吾思水竹居。檻邊巢翡翠,花底戲雍渠。游客提壺處,農家布谷初。懷人邈難即,誰與共襟裾。
節物隨時變,浮云任此心。花香捲幔入,草色閉門深。感事空彈鋏,懷賢每正襟。留連未歸去,斜日度輕陰。
厭俗俗難避,望山山更西。獨憐玉署靜,時有白云棲。對此花成陣,何妨醉似泥。好吟吾亦癖,重和隔年題。
澹澹云生暝,陰陰日過衙。小窗穿燕子,高棟拂楊花。調瑟弦流水,醪醇斝泛霞。出門即塵市,車騎正喧嘩。
喜有同心友,時來慰索居。清談成款洽,高誼正勤渠。消息占羲畫,幽玄溯太初。卻憐寡昧者,還此愧襟裾。
對景忽無語,何人識此心。尋花穿屈曲,洗硯汲清深。小鼎時添火,晴窗漫解襟。踏枝何處雀,攪碎一庭陰。
小閣燈紅,白墮千觚,酌我其間。訴別來情事,牢騷依舊,春初風物,髣髴從前。
心念朋交,三霜不見,厚意深蒙個個憐。臣何幸,更君家兄弟,情好尤堅。
昔曾僧寺開筵。是澹月、疏云乞巧天。記余時倚醉,歌成金縷,君為蘸墨,寫上蠻箋。
何意重來,還逢高宴,恰對梅花意惘然。微吟處,料他時相見,又說今年。
眼橫鼻直村僧,肚里渾無一窖。
兩奉詔旨住持,添得叢林熱鬧。
若論直指單傳,正是睡夢未覺。
韋曲新開載酒堂,招邀并掛薜蘿裳。
花間宴坐紅妝媚,苑外笙歌白纻涼。
穿竹可能同蔣徑,觀魚還擬對濠梁。
醉來明月當筵滿,歡賞惟應歸路忘。
史事十羊九牧,
古音百鳥孤凰。
前召南塘視草,
后起秀巖提綱。
但得文章與道深,年來年去不關心。
幾時上得青云后,兩鬢從教白發侵。
匣內深藏三尺劍,樽前獨抱一張琴。
辭高調古彈將曉,待倩春風聽此音。
柳曳長堤水漱沙,
尋春春入梵王家。
清江三日重來晚,
落盡櫻桃兩樹花。
風里藤花百態新,任教楊柳妒腰身。
玉醪汎盎藏詩句,幽鳥綿蠻報閏春。
寒色忽回簾外雨,燕談追憶幕中賓。
當前此日真堪惜,揩眼行看又一秦。
滕王高閣臨江渚,
帝子不來春已暮。
鶯啼紅樹柳搖風,
猶似當年舊歌舞。
幾回立馬望清暉,才得攀蘿入翠微。
一代客隨流水去,三春夢逐落花飛。
云山西擁峰巒盡,煙壑東開草樹稀。
我欲誅茅分片石,蹉跎不覺素心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