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呂南叔談命二首 其二
龍首皆求到鳳池,
此心只為利名馳。
吾儕所志惟天爵,
厚祿高官總不知。
龍首皆求到鳳池,
此心只為利名馳。
吾儕所志惟天爵,
厚祿高官總不知。
人們都追求科舉高中進入朝廷要職,內心只為追名逐利而奔波。我們這些人的志向只在于修養道德,對厚祿高官一概不放在心上。
龍首:指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如狀元。
鳳池:即鳳凰池,代指中書省(古代中央官署),這里指朝廷要職。
吾儕(chái):我們這些人。
天爵:出自《孟子·告子上》,指天然的爵位,即仁義忠信等道德修養,與“人爵”(官職俸祿)相對。
此詩創作于作者與友人呂南叔談論命理之際。宋代科舉興盛,士人多以功名為念,作者借此詩表明自己重道德修養、輕官職俸祿的人生態度。
全詩批判了世俗追逐名利的風氣,推崇“天爵”(道德修養),主旨鮮明,對比手法突出,體現了作者高潔的精神追求。
明鏡。朝映。俏梨渦。拈得桃花手挼。最憐玉纖寒不呵。由他。春山輕點螺。趁著春風花未謝。詩賦罷。攀綠秋千架。乍新晴。衣影明。且停。隔墻人語聲。
重闈倚衰白,我行將何之。尋常未易別,況乃天之涯。饑寒驅冷鋏,汗漫無家歸。生計在干人,得失難預持。敝裘支凍骨,膻酪充路饑。辛苦付前途,孤蹤行李微?;厥淄凤L,淚眼垂冰絲。翻笑窮途泣,一身何多悲。征車促行色,出門重回頭。歷歷家人面,后會寧豫謀。幼弟牽我衣,涕淚不可收。撫摩為拭淚,紿以非遠游。弟兄各飄泊,獨汝膝下留。去去摧肝腸,何以慰邊陬。痛哭辭先靈,孤櫬懸野戍。從此萬里天,瞻云空陟岵。來日拜庭前,音容杳孺慕。何時封樹安,終身守隴墓。寂寂龍眠山,悠悠開塞路。春草枯中腸,悲風鳴磧樹。
楓葉初丹,蘋花漸老,蘅皋誰系扁舟。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一尊瀲滟西風里,共醉倒、同銷萬古愁。況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常愛短李家聲,金閨彥士,才高沈謝何劉。片帆初卷,歌吹是揚州。此心自難拘形役,恨未能、相從爛熳游。酒醒時,路遙人遠,為我頻上高樓。
何人吹徹江城笛。便吹落、瓊瑤屑。曲徑閑過春寂寂。窗前影散,階前香冷,空照嬋娟月。昨宵猶記開瑤席。今夜相思誰共說。楚些歌殘招未得。翠苔深處,紅茵鋪個,夢與冰魂接。
馬度燕關細雨侵,青山萬里白云深。思親有負過庭訓,顧我真慚題柱心。十載班行成幻夢,一生身世任浮沉。南行未遂南歸志,目斷歸鴻淚不禁。
疏影入空床,此時秋氣涼。白云松際雪,明月石邊霜。蘆荻暗潮滿,梧桐晚色黃。遠聲聽欲近,柔櫓過寒塘。高煙空際平,落葉犬時行。月滿星河失,秋深天地清。颯然萬籟集,默以會微情。坐久露華濕,猶聞鐘磬聲。
秋田犁罷老農閒,歲暮無營只閉關。愧我西來復東去,新年贏得鬢毛斑。
一帶荒城隱僻村,秦關漢隘竟誰論。萬重冷翠侵眉宇,前度飛鴻失爪痕。石磴幾灣容馬足,山泉多半入云根。明年桃李花開日,可許春風度玉門。
爐冶群言自一家,夜臺蕭索兩年賒。古梅雅抱憑誰賞,寶劍寒芒空自嗟。手跡只馀書上草,心思猶燦筆頭花。遙憐麥飯青松樹,黯淡殘陽噪晚鴉。
蘭芳春谷菊秋籬,物必榮枯各有時。昔毀僧尼專奉道,后平道佞復僧尼。
白發紅顏爭俯仰,山邱華屋任荒墟。履危思過情無極,歷劫隨緣識太虛。莫學干時悔沒落,每懷孤憤費躊躇。行年四十將何似,傲骨生成小可除。
久吟碧草思門徑,況對黃昏媚省曹。入夜星文回黼閣,經秋云物戀宮袍。持衡合兆三階正,倚杖那思五岳高。但使松喬延服食,可容稷契訪蓬蒿。憶昨鳴鞭趨曉仗,側看曳佩領仙曹。龍墀乍駐尚書履,鳳閣旋紆學士袍。地接勾陳珠斗近,天臨太乙綵云高。懸知數視明光草,不效元廬閉碧蒿。長擬絲綸承帝制,詎論詞賦冠儒曹。神鰲鱗甲輝宮觀,織女機杼絢錦袍。歲月幸依經幄靜,云霄倍望講筵高。成蹊漫愧隨桃李,塞徑從誰薙莽蒿。
歷盡冰霜苦,能全孝與貞。夫亡原誓死,親在敢捐生。辛苦營巢計,艱難反哺情。還期兩無愧,飲泣更吞聲。
今晨秋節至,涼風動庭柯。美人白團扇,臨風發清歌。歌聲出云表,哀響亦何多。落花不上枝,逝水無回波。妾顏亦易改,君恩當奈何。驅車秣吾馬,萬里涉遠道。遠道多險艱,行李何草草。晨征夕未息,川陸漫浩浩。行役豺虎區,此身不自保。明當脫塵羈,優游以終老。長風吹明月,流光入高樓。起坐彈鳴琴,清聲滿樓頭。一曲操將歸,四座增離憂。吾身匪金石,衰謝宜歸休。為郎已白首,馮唐更何求。
翛然柳下鍛,豈不遺世喧。一忤貴公子,鳴弦竟誰冤。性烈才且雋,有味孫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