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清朝·新年
雪剩欺梅,煙輕度柳,瞞人最是東風。銅街似沸,一番簫鼓春濃。賺得杜郎吟賞,安排逐隊斗青紅。憑誰問、桃符換矣,如此悤悤。
從此俊游遞約,又試鐙期近,挑菜人逢。隨香趁麝,忺春忘了春慵。珍重鈿車滿路,莫教風雨妒花叢。安心未、壘泥社燕,還絮簾櫳。
雪剩欺梅,煙輕度柳,瞞人最是東風。銅街似沸,一番簫鼓春濃。賺得杜郎吟賞,安排逐隊斗青紅。憑誰問、桃符換矣,如此悤悤。
從此俊游遞約,又試鐙期近,挑菜人逢。隨香趁麝,忺春忘了春慵。珍重鈿車滿路,莫教風雨妒花叢。安心未、壘泥社燕,還絮簾櫳。
殘雪還在欺壓著梅花,輕煙緩緩拂過柳梢,最能瞞過世人的是那報春的東風。繁華的街道熱鬧如沸,簫鼓聲中春意正濃。引得文人雅士吟詩賞春,成群結隊爭看萬紫千紅。可誰曾留意、桃符已換,時光如此匆匆。從此好友們陸續相約出游,燈節臨近,又逢挑菜佳日與友人相逢。追逐著馥郁香氣,因喜愛春光而忘了春困。且看華美的車駕滿路,莫讓風雨嫉妒這爛漫花叢。春燕可曾安心?正忙著銜泥筑巢,柳絮也飄到了簾櫳。
雪剩:殘雪。
銅街:代指繁華的街道,銅有貴重之意,形容市井熱鬧。
杜郎:借指文人雅士,典出杜牧,此處泛指吟賞春光的文士。
桃符:古代春節掛于門上驅邪的桃木板,后演變為春聯,此處指新年更換的門符。
試鐙期:燈節臨近,古人有試燈習俗,提前張燈準備。
挑菜:挑菜節,宋代春日民俗,約在農歷二月初二前后,有挑菜、踏青等活動。
忺(xiān)春:喜愛春天。
鈿車:裝飾華美的車輛,鈿指用金片鑲嵌的首飾。
社燕:春燕,因春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來,秋社去,故稱。
絮簾櫳:柳絮飄落在簾櫳(窗簾與窗欞)上。
此詞當為宋代文人新春所作,反映當時市井新年習俗(如換桃符、試燈、挑菜節)與文人雅集場景。宋代城市經濟繁榮,節日文化興盛,詞人通過細膩觀察,將自然節序變化與人間歡鬧結合,展現了新春特有的生機與文人對生活的敏銳感知。
全詞以‘新年’為軸,上片由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轉入市井歡騰,點出時光易逝;下片延續節序,寫游賞之樂與對春光的珍視,最終以春燕、柳絮收束,余韻悠長。既展現了宋代新年的民俗畫卷,又暗含文人對時光與美好的哲思,是一首兼具生活氣息與文學意趣的節序詞。
誰打玉川門,白娟斜封團月。晴日小窗活火,響一壺春雪。可憐桑一生顛,文字更清絕。直擬駕風歸去,把三山登徹。
草草書傳錦字,厭厭夢繞梅花。海山無計駐星槎。腸斷芭蕉影下。 缺月舊時庭院,飛云到處人家。而今贏得鬢先華。說著多情已怕。
夜蕭索。側耳聽、清海樓頭吹角。停歸棹、不覺重門閉,恨只恨、暮潮落。 偷想紅啼綠怨,道我真個情薄。紗窗外、厭厭新月上,也應則、睡不著。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沼泄锰K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相見休言有淚珠,酒闌重得敘歡娛,鳳屏鴛枕宿金鋪。 蘭麝細香聞喘息,綺羅纖縷見肌膚,此時還恨薄情無?
天碧羅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風如舞透香肌。 獨坐含顰吹鳳竹,園中緩步折花枝,有情無力泥人時。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后,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兹缸詰z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門理楫烏鵲棲。 滿張云帆夜濟海,天吳鎮靜無纖翳。 東方蟾蜍照顏色,高低萬頃黃琉璃。 飛廉倏來海若怒,頹飆鼓銳喧鯨鯢。 南箕簸揚北斗亂,馬銜罔象隨蛟犀。 暴駭鏗訇兩耳裂,金甲格斗交鼓鼙。 倒懸不解云動席,宛有異物來訶詆。 伏艎僮仆嘔欲死,膽汁瀝盡攣腰臍。 長夜漫漫半人鬼,舵樓一唱疑天雞。 阿班眩睫痿筋力,出海環珓頻難稽。 不見澎湖見飛鳥,飛鳥已沒山轉迷。 旁羅子午晷度錯,陷身異域同酸嘶。 況聞北嶕沙似鐵,誤爾觸之為粉齏! 回帆北向豈得已,失所猶作中原泥。 浪鋒舂漢鹢首立,下漩渦臼高桅低。 怒濤洶濺頂踵濕,悔不脫殼為鳧鹥! 此事但蒙神鬼力,窅然大地真浮稊。 翠華南幸公卿集,從臣舊識咸金閨。 掛冠神武蹤巳邁,愿乞骸骨還山溪。 讀書有兒織有妻,春深煙雨把鋤犁。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藹藹儒冠至,恢恢賢路開。 才須金鑒別,人自玉山來。 謝客書千卷,嵇康酒一杯。 如君富術業,當與雉為媒。
強記師承道古先,無窮新意出陳編。 一言有補天顏動,全勝三軍賀凱還。
新年猶苦病相侵,白發無持自滿簪。 五柳先生蓮社約,四明狂客鏡湖心。 滿城風雨花時過,曲水東西草色深。 明日兩峰茅屋下,故人持酒一開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