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二首 其二
周流惟一氣,
天地與人同。
天道故不息,
人為斯有窮。
蛟龍上云雨,
魚鳥困池籠。
宴坐觀茲理,
吾其若發蒙。
周流惟一氣,
天地與人同。
天道故不息,
人為斯有窮。
蛟龍上云雨,
魚鳥困池籠。
宴坐觀茲理,
吾其若發蒙。
天地間循環流動的只有一種元氣,天、地與人都共享這同一本源。自然規律本就運行不止,而人的作為卻因此有限。蛟龍能乘云雨直上,魚鳥卻困于池籠之中。靜坐觀察這些道理,我好像受到了啟發,明白了蒙昧不明的事。
周流:循環流動。
一氣:古代哲學概念,指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
天道:自然運行的規律。
斯:因此。
茲理:這些道理。
發蒙:啟發蒙昧,指去除愚昧,明白道理。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靜坐沉思之際。古代文人常通過'宴坐'(靜坐)體悟天地之道,結合宋代理學興盛的背景,詩中對'一氣''天道'的探討,或受當時哲學思想影響,反映了詩人對宇宙本源與人的關系的思考。
全詩以'宴坐觀理'為核心,從宇宙元氣的運行規律切入,對比自然與人為的不同狀態,揭示'天道不息,人為有窮'的哲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與對自身局限的清醒認知,是一首融合哲理與觀察的佳作。
瓊樓幾間。瑤徽幾彈。
覓花聲繞回闌。悄微聞佩環。
簾櫳晝閑。爐薰晝殘。
午風搖曳屏山。露裙紅一班。
鶯啼晴晝,南國春如繡。飛絮眼,憑闌袖。日長花片落,睡起眉山斗。無個事,沉煙一縷騰金獸。
千里空回首。兩地厭厭瘦。春去也,歸來否。五更樓外月,雙燕門前柳。人不見,秋千院落清明后。
翠微亭上醉,搔短發、舞繽紛。問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誰存。何似烏衣故壘,尚年年、生長兒孫。今古興亡無據,好將往史俱焚。
招魂。何處覓東山,箏淚落清樽。悵石城暗浪,秦淮舊月,東去西奔。休說清談誤國,有清談,還有斯文。遙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際江痕。
秋聲淅瀝,楚棹吳鞭,相逢易老顏色。桐竹鳴騷音韻,水云空覓。炎涼自今自古,信浮生、有誰禁得。漫回首,問黃花還念,故人猶客。
莫管紅香狼籍。蘭蕙冷,偏他露知霜識。木落山空心事,對秋明白。征衣暗塵易染,算江湖、隨人寬窄。正無據,看寒蟾、飛上暮碧。
阿母今朝,飛下瓊樓金闕。先教玉女,為傳言細說。
蟠桃手種,尚記此春時節。三千春后,開花初結。
宴罷瑤池,洗娥眉、已半雪。九旬偷度,笑韶光一映。
仙翁日月,算與人間全別。從今一歲,年年三月。
笑釵符、恰正帶宜男。還將壽花簪。早風薰竹醉,松涼鶴健,午坐存庵。三十六峰玉立,隔塵聽玄談。何似人難老,三十才三。
聞得天邊好語,第一流人物,偏重江南。滿玻璃春綠,十載愛棠甘。青青鬢、盡堪圖畫,趁紫巖、年紀作樞參。卻歸宴、瑤池未晚,荷日紅酣。
忽忽東風又老,冷云吹晚陰。疏簾下、茶鼎孤煙,斷橋外、梅豆千林。江南庾郎憔悴,睡未醒、病酒愁怎禁。倚闌干、一扇涼風,看平地、落花如雪深。
千曲囊中古琴。平泉金谷,不堪舊事重尋。當日登臨。都化作、夢銷沈。元龍丘墳無恙,誰喚起,共論心。哀歌怨吟。問何似、啼鳥枝上音。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馀生,南行萬里,不放扁舟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聲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風卷游云,梨云夢冷人何處。
一溪煙雨。遮斷垂楊路。
恨入琴心,能寫當時語。
愁無緒。淚痕紅蠹。猶帶香如故。
曲塵風雨亂春晴。花重寒輕。珠簾卷上還重下,怕東風、吹散歌聲。
棋倦杯頻晝永,粉香花艷清明。
十分無處著閑情。來覓娉婷。
薔薇誤罥尋春袖,倩柔荑、為補香痕。
苦恨啼鵑驚夢,何時翦燭重盟。
重疊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穩載吳雪。霜葉敲寒,風燈搖暈,棹歌人語嗚咽。擁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千山換色,一鏡無塵,玉龍吹裂。
夜深醉踏長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絕。高臺在否,登臨休賦,忍見舊時明月。翠消香冷,怕空負、年芳輕別。孤山春早,一樹梅花,待君同折。
霽環新掠。正風回浪影,時搖城腳。嘆天涯、春草無倫,似凝佇當時,柳顰花弱。步錦珠沉,謾一眸、千年如昨。信龍樓鳳閣,無奈都由,笑歌休卻。
斜陽柳邊自落。聽幽禽兩兩,沙際停泊。道世問、多少閑愁,總輸與扁舟,五湖游樂。便買蓑衣,又生怕、魚龍風惡。把從前、萬事對酒,且休問著。
南山老,還記少陵詩。七十古來稀。
清池擁出紅蕖墜,西風吹上碧梧枝。
趁今朝,斟壽酒,記生時。
也不羨、鯤鵬飛擊水。也不羨、蛟龍行得雨。
人世事,總危機。
扶床正好看孫戲,舞衫不要笑兒癡。
更塤篪,三老子,鬢如絲。
今夜故人獨宿。
小雨梨花當屋。
猶有未殘枝,輕脆不堪人觸。
休觸。休觸。
憔悴怕驚郎目。
百媚春風面。鳳簫催、綠么舞遍。玉鸞釵、半溜烏云亂。悄疑是、夢中見。
曲嘆弓彎袖斂。繡芙蓉、香塵未斷。買一笑、千金拼。共醉倚、畫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