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贈方爻甫
苦雨連宵困積陰,練川高士共開襟。
相攜水閣間垂釣,獨坐藤床靜鼓琴。
投劑定知醫國手,談禪全得法王心。
蠶荒麥爛秧難插,何藥能消四野祲。
苦雨連宵困積陰,練川高士共開襟。
相攜水閣間垂釣,獨坐藤床靜鼓琴。
投劑定知醫國手,談禪全得法王心。
蠶荒麥爛秧難插,何藥能消四野祲。
連綿的陰雨整夜困擾,陰云密布令人煩悶,與練川的高士方爻甫一同敞開心扉。我們相攜在水閣間悠閑垂釣,又獨自坐在藤床上靜靜彈琴。你開方用藥定是治國的能手,談禪論道完全領悟了佛法的核心。如今蠶事荒廢、麥作爛壞,秧苗難以插種,什么藥物能消除四方的災氣呢?
苦雨:久下成災的雨。
練川:古水名,今江蘇吳江一帶,此處指代方爻甫的居所。
高士:品行高尚的人,指方爻甫。
開襟:敞開心懷,指真誠交談。
投劑:原指開方用藥,此處比喻治理國家的才能。
法王心:佛法的核心,禪宗指本心覺悟。
祲(jìn):不祥之氣,此處指因陰雨導致的災害。
詩作可能創作于連續陰雨致災的時節。作者與友人方爻甫相交,見其才德兼備(既通治國之術,又悟禪理),而眼前卻因久雨導致蠶麥受損、農事受阻,故借詩既贊友人,又抒對災情的憂慮。
全詩通過與友人方爻甫的交游場景,先寫雅趣相得,后轉寫災情之重,既凸顯友人的才德,又表達對民生的深切關懷,體現了詩人“以小見大”的寫作視角與憂國憂民的情懷。
翼善沖天白玉絳,團龍鞶繡赭黃袍。山陵南去三千里,紫氣紅塵一騎高。
乘鸞跨鳳貫魚隨,日射行宮近午時。密密柱頭黃幄豎,重重軒蓋繡簾垂。
師保公侯列署分,敕書先下兩將軍。清塵雨歇祥風動,抱日常瞻五色云。
畫衣楚楚間青黃,僉點民間俊秀郎。未到御前先教習,遞分班次列成行。
四際天垂夜氣凝,平坡十里萬枝燈。風回遠戍三更漏,問訊行宮膳未曾。
天際紅云捧節旄,襄陽大堤三丈高。宿雨平添漢江水,軍門傳向裕州朝。
車行歷碌騎行徐,早晚誰來問起居。圣旨分明優老大,特教三品用肩輿。
金字黃旗隊隊過,云霓偏傍六龍多。星聯火炬南陽道,不到黃昏渡白河。
宿雨豐泥燕子飛,客心迢遞送春歸。江河嵩少俱從幸,麥浪翻空柿葉肥。
節物驚心去日多,功名無奈白頭何。中興天子思豐沛,一月官程兩渡河。
豹幡雉尾午風和,萬乘時巡南渡河。千尺樓船龍出峽,擢聲齊和太平歌。
三月一日春水波,縠紋苔滑送黃河。六龍自有風云翼,飛度中流一睫過。
積雨新晴河水平,龍舟鳳舸午風輕。周王八駿空馳驟,大禹三門正告成。
水闊風恬曉露濃,半空云氣盡成龍。萬方無事君王圣,河伯陽侯次第從。
渺渺長河萬里馀,昔年清澈見游魚。太平天子南巡日,穩渡龍舟似板輿。
天皇樓船百尺馀,波神送喜涌蜚魚。省方問俗勤王政,白叟黃童捧帝輿。
扎下行廚按四方,嫩黃幃幕下金床。太陽出海高三丈,照見流蘇五色光。
漢王豐沛壯心多,今上襄樊特地過。花柳盡迎紅日近,山云重起大風歌。
驛路風塵去轉輕,楚天云雨近清明。碧油衫袂三分濕,金縷旌旗一半晴。
春深南國半陰晴,輦路無塵御蓋輕。旋著賜袍忙上馬,中官傳道駕先行。
板轎棕輿渡碧山,澗花巖樹影龍顏。云中別有通陵路,?過前驅插大班。
純德山前氣脈長,太平天子盛還鄉。從官文武拖犀玉,靠著青松列兩行。
朝門南上紫坡陀,燈火叢中玉輦過。內侍雙吹金觱篥,教坊齊唱御鑾歌。
雨馀江漢長波瀾,日照山峰起鳳鸞。九鼎已成勞駐蹕,萬方歡喜頌回鑾。
謁廟辭陵不盡情,從官有旨許先行。獻皇開國分南楚,成祖遷都奠北京。
御筆分程意最深,相兼七日到河陰。凡情亦有思鄉急,何況君王社稷心。
舊路重經不厭多,龍舟銜尾俟黃河。天心卻與人心合,若比來時氣更和。
元帥旌旗護六飛,河南河北盡光輝。追趨侍從聯舟發,歡喜都人大駕歸。
兼程通夕雨還風,卻望行宮信未通。文武先行遵詔旨,好浮新霽鏡光中。
回鑾分日第郵程,御輦常兼四站行。圣旨特憐人馬乏,柏鄉駐蹕道欒城。
青山疊疊繞行宮,萬騎千官四面風。綵繡趨蹌燈影下,旂常搖曳月明中。
紅日西飛白馬東,錦袍織帶從官同。親知相見如相問,日有新詩紀圣功。
來往蒲帆一幅輕,江湖誰結歲寒盟。
依人客共魚蝦賤,閱世心同鷗鷺清。
茭竹每看堤役苦,水天閑話夕陽明。
風流不見秦淮海,衰草微云空復情。
去歲重陽尚故鄉,
今朝官舍又重陽。
人情不似黃花好,
處處相逢一種香。
出關二百里,州治覆寒云。
亂石堆墻短,流泉入圃分。
野狼昏截徑,山鬼夜呼群。
問俗難投止,驅車背夕曛。
塔峰高處暮云遮,七里文章閥閱家。
清泛蘭橈江曲折,醉眠松榻月橫斜。
詩成粉筆題霜管,云靜天空墮露花。
為倚冰盤薦珍果,清香無限沁衰牙。
誰云春艷秋搖落。春風到處傷漂泊。
吾意愛秋花。經霜韻轉加。
標題天上桂。管領東籬媚。
簇簇擁花王。齊齊淺淡妝。
當年汗漫期,蟾窟折危枝。四海習鑿齒,三生杜牧之。凄其一聲笛,已矣八哀詩。忍看亭前柳,青青似舊時。
疇昔追隨日,團頭笑語同。酒船浮大白,荔圃擘輕紅。入社慚招亮,忘年肯友戎。向來觴詠地,古木起悲風。
松滋前決口,聞尚駐工官。
四載已云久,一堤如此難。
春江寧禁漲,遺戶得無殫。
寄語修防吏,盤飧爾固安。
千年草昧識龍顏,一代君臣想像間。
親以舅甥周肺腑,盟同帶礪漢河山。
鼎湖日月開鐘阜,甲帳風云出玉關。
奕葉勛勞麟閣上,至今貂冕尚崇班。
圣仁如天,惡殺好生。
于以耀德,匪來觀兵。
亟命止戈,無茲黷刑。
不剿其類,戴我以兄。
屈膝請和,畏我威靈。
金猊作山雄踞蹲,異境靈蹤不盡論。澗戶雨晴浮玉氣,石壇春暖長龍根。三峰遠勢分襟帶,九派長流入吐吞。一自陽春傳白下,幾回江月夢黃昏。
名山巀立大江前,圣祖宸游地儼然。宮樹戴云猶五色,澗花回輦欲千年。樓臺極目煙中市,犀象連艫海外船。無限平生登覽意,蒼崖須繼白樓鐫。
湖上山忽起,突兀孤云中。
洪濤日相擊,飛雪灑晴空。
懸崖疑欲墮,怪異由天工。
雨晴蒼翠濕,水落根玲瓏。
時有好事者,閑來窮鴻蒙。
新堤喜繞幾紆縈,挈榼攜壺出滿城。
萍破煙紋容棹過,石開云罅看人行。
亭浮橫照波中影,僧拾殘霞樹杪聲。
不必鳳凰山上問,此山東向面湖平。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惟愿慈悲垂攝受,證知懺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于勝蓮華生。親見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知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當年海運數朱張,灣泊帆檣正渺茫。幫著擢船愁水澀,隔艙相喚剝南糧。
轉灣脫塹水生衣,惆悵輕船載月歸。約略寄居三百石,盡拈香紙禮天妃。
百年漕運最稱能,今歲河洪見未曾。司馬中丞新領敕,圣神天子坐中興。
張灣水出北山頭,十里洪身九里洲。惟有老漁知進退,深灘撒網淺灘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