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雜感 其一
往事分明記蔣州,
江山如畫賦重游。
坐來士女青綾障,
換到仙人紫綺裘。
春雨闌珊頻對酒,
夕陽凝望一登樓。
間情消盡歸心動,
不賦驚鴻賦野鷗。
往事分明記蔣州,
江山如畫賦重游。
坐來士女青綾障,
換到仙人紫綺裘。
春雨闌珊頻對酒,
夕陽凝望一登樓。
間情消盡歸心動,
不賦驚鴻賦野鷗。
往事清晰地記著蔣州(金陵舊稱),江山如畫卷般美麗,寫下重游的詩篇。坐著看仕女們在青綾屏障間,仿佛看到仙人換上紫綺裘衣。春雨將盡時頻繁對酒,凝望夕陽時登上高樓。閑情消散,歸鄉之心萌動,不再寫驚鴻,而寫野鷗。
蔣州:金陵(今南京)的舊稱,隋代曾設蔣州。
青綾障:青色綾羅制成的屏障,用于遮擋或裝飾,此處指仕女活動的場景。
紫綺裘:紫色有花紋的皮衣,詩中或借指仙人服飾,增添超脫感。
闌珊:將盡、衰殘,形容春雨逐漸消歇。
驚鴻:比喻體態輕盈的美人,化用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的典故。
野鷗:野生的鷗鳥,象征自由閑適的隱逸生活。
此詩或為作者重游金陵(蔣州)時所作。金陵作為歷史名城,承載著豐富的往事記憶。詩人面對如畫江山,目睹仕女游賞、春雨夕陽之景,觸景生情,由閑情消盡轉向歸心萌動,反映了對世俗生活的倦怠與隱逸之念。
詩以重游金陵為線索,通過今昔對比與景物描寫,表達歸隱情懷。語言凝練,意象生動,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狀態的深刻思考。
獨棹孤舟向海涯,此中曾作帝王家。于今往事俱陳跡,惟見蟠桃幾樹花。
禪關寂寂徑通幽,步上雞鳴最上頭。眢井長埋千古恨,虛堂高吸一湖秋。偶逢奇石向人立,時有閒云隨客留。莫到臺城增感慨,登臨且與豁吟眸。
聯鑣共醉杏園春,英辟龍飛為作新。諸老破荒□□宋,三臺接武輔乾淳。賢侯推廣崇儒化,先輩□□□士仁。珍重黃堂一杯酒,也沾白發舊詞臣。
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愛今回滿。莫放笙歌容易散。須同玩。姮娥解笑人無伴。抱盡金精來碧漢。醉吟莫作尋常看。已過中天歡未斷。還同嘆。時情已向明朝換。
昔愛仁人政,今傳直諫名。采衣歸暫樂,青瑣貴非榮。門閥靈椿茂,才華漢水清。論交千載上,吾愿取西京。
萬卷詩書難卻易,片衣口飯易卻難。說甚須彌和芥子,堂堂體露指風幡。
東齋嫡子巽巖孫,醞釀詩書氣味醇。桃李七州春不盡,松筠一節晚彌新。恤章峻直寧王寶,治行高推漢吏循。四尺墳前千字誄,清名不與跡俱陳。
寄愁何處好,金奩怕展,紫簫聲杳。十幅烏絲,寂寞怨琴凄調。猶憶籠香倚醉,是舊日、承平年少。憔悴早,詞箋賦筆,半銷衰草。最憐淥水亭荒,曾幾度流連,幾番昏曉。玉笥薶云,付與后人憑吊。君自孤吟野鬼,誰念我、啼鵑懷抱。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
曉霽澄天宇,離明敞帝閽。靈符千福集,神印百邪奔。
十里春驕碧玉蹄,為分清思草堂西。風拋魚尺水痕闊,云織鶯梭樹影低。芣苡盈筐人自采,豕蛇歸穴劍無提。太平有象伊周在,誰向桃源問五溪。深掩柴扃老卻春,不知花爛已迷濱。漫漫野草踏成路,潑潑江流空問津。最是一年生事急,謾勞百舌巧聲新。坐馀忽地東風惡,舉扇何人要避塵。
風雨山城暮,黃花自滿叢。幽懷若為寫,正要玉西東。
茅齋敞開丘壑拱,石徑曲繞芳菲稀。熟知野興幾人得,忍使春風轉眼歸。鵝兒艷艷輕黃吐,鳳子茸茸淺碧開。不信石屏南麓畔,雜花小卉獨栽培。聞道紅香屬對桃,攲斜留影照溪毛。肯憐僅落蕭條劇,敢憚春鋤樹藝勞。海棠更倚斷坪西,帶雨凌風一向低。莫止留連眾香國,也應點染浣花溪。
駘蕩融和二月天,邀朋同是飲中仙。試將拄杖踏芳草,更看蘭舟航野川。酒興償花聊復一,詩篇賈勇或相千。何妨日日尋春去,醉把賡酬授簡傳。
有子萬事足,相與樂湖山。花徑板輿穩,萱庭袞服斑。軻親榮鼎養,魯國忽喪還。元氣極之母,生賢奠兩間。
容膝齋廬翠壓低,筆床茶灶也堪攜。為鄰恨不仍居左,樂國何緣卻怨西。僧供每分敲韻缽,佛燈堪伴校書藜。懷人咫尺成千里,迎蹕還期馬首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