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邪絕頂懷渭清
地勢東南盡,交情老大親。
山如華不注,人念李于鱗。
滄海懷君賦,浮云笑我真。
獨余千古意,空遠莫能陳。
地勢東南盡,交情老大親。
山如華不注,人念李于鱗。
滄海懷君賦,浮云笑我真。
獨余千古意,空遠莫能陳。
東南方向地勢到了盡頭,我們年老后交情愈發(fā)深厚。這山如同華不注山一樣,我心中思念著李于鱗(渭清)。對著滄海懷念你曾作的賦,看那浮云笑我如此真誠。只留下這千古的情思,空曠悠遠難以訴說。
老大:指年老。
華不注:山名,位于山東濟南。
李于鱗:即詩人渭清,“于鱗”可能是其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登上瑯邪絕頂,面對壯闊之景,觸景生情,懷念起友人渭清,遂寫下此詩。當時可能詩人與友人分隔兩地,心中思念之情濃烈。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雄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xiàn)了詩人真摯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睹燕無端思盼盼,掃花有意效顰顰。曉吟卻向風前立,萬點飛紅一病身。
滿坐青山照習池,上公攜客共含卮。中天月色重圓夜,大海潮痕乍落時。杖擲廣寒銀闕近,杯傾河漢玉輪遲。當筵觸目俱名勝,爛醉高陽白接?。
南宮昔日謬持衡,筆勢曾驚古戰(zhàn)場。今日林間還送別,九霄一鶚看高翔。
群芳凍死未招魂,誰使梅花獨占春。愿折繁華憑驛使,為傳幽思惱詩人。心馳魏闕慚商鼎,路入章江憶子真。莫道廣平心似鐵,賦辭得得與清新。
漢江秋凈石粼粼,黃鶴樓高不見塵。今日樓臺歸劫火,眼中猶聚上樓人。
雙毫閑染處,隱見雪花飛。萬壑飄瓊樹,千峰掩翠微。灞橋吟影度,剡曲棹舟歸。因憶陽春調(diào),而今和者稀。
入夢飛熊遽化煙,金仙臨載亦潸然。寒衣無待山河改,枉種紅桑七十年。
蟬蛻塵埃外,翛然世累輕。開堂聊演說,杖錫遂飛行。畫妙人難及,詩豪我亦驚。筆端游戲爾,法忍貴無生。
節(jié)里難為客,家中數(shù)有書。慈親問歸否,意緒各何如。強酒那能盡,添愁不更除。舊來貧未仕,父子豈相疏。
傷心世事淚潺潺,已付余生作等閑。羝乳尚能持漢節(jié),雞鳴那得出秦關(guān)。黃花時候多新酒,綠樹門庭是故山。日夜思親頭盡白,何人為賦大刀環(huán)。
上置書堂下釣磯,漫郎陳跡尚依稀。無端一首黃詩在,長與江山起是非。形容唐事片言中,元子文猶有古風。莫管看碑人指點,寫碑人是太師公。
澄公屢有寄來書,不著寒溫問訊予。老柏依然籠古殿,旃檀無恙鎖精廬。金鱗透網(wǎng)三乘外,大隱居廛千載馀。祗有些兒堪恨處,向人剛覓護身符。
來不分明去不言,紅椒花露濕妝痕。巫娥已逐夢魂斷,十二碧峰愁暮猿。
水石陰森煙月清,山中事事可怡情。始知世路閑榮辱,真與浮云一樣輕。
風也依依,柳也依依,別也依依。正淡黃林下,何人微喟,凝眸影里,螺髻輕垂。指隙余溫,微香懷袖,皆是人間刻骨時。春之日,散春魂當世,化做癡兒。相思若已成詩。在腕底紅梅開一枝。把朱砂斂艷,植于君側(cè),石青收淡,描上蛾眉。花鈿長衫,清茶書卷,卷首雙雙蝴蝶飛。百年后,約他生與子,執(zhí)手牽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