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家
乍遠長安市上塵,故園風景喜相親。
青山有意迎歸客,綠竹居然識主人。
書味尋時還似舊,世情閱處更添新。
牙箋未理須吾事,且養他年拜獻身。
乍遠長安市上塵,故園風景喜相親。
青山有意迎歸客,綠竹居然識主人。
書味尋時還似舊,世情閱處更添新。
牙箋未理須吾事,且養他年拜獻身。
剛遠離長安城中的塵土喧囂,看到故鄉的風景心里滿是歡喜和親切。青山仿佛有意迎接歸來的游子,綠竹好像也認識主人一般。回味書中的韻味還和從前一樣,經歷世事又有了新的感悟。寫文章的事暫且放一放,先修養身心,為將來報效國家做準備。
乍:剛剛。長安:這里可泛指繁華的都市。故園:故鄉。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牙箋:精美的紙張,這里指寫作之事。拜獻身:指為國家效力。
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外游歷或為官一段時間后回到故鄉。長安代表著繁華的都市和官場,詩人遠離那里回到故鄉,可能是經歷了一些世事,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在故鄉修養身心,準備為未來做打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鄉的喜悅和對未來的規劃。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故鄉的景物表達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傳統文人對故鄉的情感和報國的志向。
恩怨人間感不勝,今朝政爾未能明。平生緩柱無彈意,弦絕方驚第一聲。
身是秋風一斷蓬,何曾住處限西東。棋枰窗下時聞雹,丹灶巖間夜吐虹。采藥不辭千里去,釣魚曾破十年功。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中。
斷橋芳草郭東渠,天上誰來享祀醑。五典舊聞從舜代,三仁方古見殷墟。魚須學士悲埋骨,馬革忠魂痛絕裾。空有行人知往跡,懷深重忍立躊躇。
皮盡心傷生趣窮,疏條猶自舞長風。恰如殘喘支征繕,未敢嗷嗷告杼空。
美人天際隔煙波,落寞其如索處何。芳草易添公子恨,雪舟何日故人過。雨迷云物關河險,霜落山門景色多。最是梅花江上望,不勝清怨掛云蘿。
神虬樂泥蟠,鴻鵠安紫荊。飛騰亦何難,所貴忘吾形。子房久破產,一身如浮萍。英雄不失路,何以成功名。高歌送君酒,詞采郁縱橫。神仙爾何愚,猶未齊死生。明月在滄海,光華虛復盈。毋懷千歲憂,酣放聊沉冥。天地一塵垢,吾心獨太清。
山橋野店酒盈卮,拄杖無錢欲典衣。日暮楊花太無緒,隨風卻自渡江飛。
清朝司馬貴,選授必人英。已佐金陵久,還徵采鹢行。殊方知姓字,前席待光榮。公到多籌畫,邊塵豈復驚。
暗里尋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臍。欲危疏朵風吹老,太瘦長條雨飐低。孤艷幾時同把盞,野香猶記助看題。唐人未識高標在,浪自紛紛說李蹊。縞裙練帨照釵荊,霜竹寒松秀色并。八詠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著枝有味知深意,攲屋無言似薄情。日暮水邊空悵望,渾如湘浦見皇英。當年曾見鳳城頭,入骨貪看興未休。小摘欲論千種恨,微吟還喚一番愁。每嫌俗物薰心醉,長愿清馨滿世留。秾李倚風梨帶雨,比方應合面骍羞。
誰教窄路恰相逢,脈脈靈犀一點通。最恨無情芳草路,匿蘭含蕙各西東。
高飛鸑鷟入鹓群,朝野同看五色云。分得羲皇元氣壯,低搖華岳動星雯。
九列華堂集,蘿衣愧簡招。霞將仙液瀉,風借玉河飄。分奪南金重,歡移北斗杓。誰云鵬鹖異,今日共逍遙。
巨靈擘兩山,飛泉擬白龍。
鄉井何曾念,溪山不肯忘。百灘春水色,萬壑古松香。云影同歸路,鐘聲出上方。松蘿最深處,閒坐閱流光。
每從神化識丹青,出口如泉珞琭經。可是坡翁當水運,豈無韓子值箕星。少微總應林泉逸,間氣誰鐘海岳靈。獨掩衡門搔白首,愧君猶為到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