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十二首 其一 武帝
殿前曾燬雉頭裘,
聲伎平吳卻盡收。
軋軋羊車隨月色,
六宮清夜美遨游。
殿前曾燬雉頭裘,
聲伎平吳卻盡收。
軋軋羊車隨月色,
六宮清夜美遨游。
晉武帝曾在殿前焚毀了雉頭裘以顯示節儉,可平定吳國后卻將吳國的歌女舞伎全都收納。他坐著羊車在月色下緩緩前行,整個后宮在清凈的夜晚里任他逍遙游玩。
雉頭裘:用野雞頭上的羽毛制成的裘衣,非常珍貴。
聲伎:歌女舞伎。
軋軋:形容羊車行走時發出的聲音。
六宮:古代皇后的寢宮,后泛指后妃所居之處。
晉武帝司馬炎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經濟,提倡節儉,曾在殿前焚毀臣子進獻的雉頭裘。但在平定吳國統一全國后,逐漸變得驕奢淫逸,將吳國宮女納入后宮,常乘羊車在后宮隨意游走,羊停在哪里就在哪里就寢。此詩創作應是后人根據晉武帝前后不同表現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晉武帝前期節儉后期荒淫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晉武帝形象。在文學史上,它以歷史事件為素材,展現了詩歌對歷史人物的評判作用。
造化由心造,來生實此生。接應非我耳,雷電亦無聲。
秋閑采石渚,翠擁謫仙祠。到此不能去,稱狂更有誰。忘攜一斗酒,來換百篇詩。小謝青山在,相看動遠思。
秋水竟長川,亭亭對孤嶼。覽君瑤華篇,往往似仙語。歡游繼晨夕,追昔念徂暑。揚舲濟東湖,采蘭臨北渚。落日散馀霞,輕風度微雨?;卣俺擒Ρ恚瑯怯^襲空宇。渺渺帝子洲,衰草亦萋只。鳧鹥相翱翔,漁歌起前溆。星霜忽已周,遲留感年序。睇彼東南天,馳思久凝佇。
鄉鄰同社酒,亦足敘幽情。著作輕莊子,悲哀笑賈生。荒林孤鳥沒,遠浦夕陽明。休問東陵后,裁瓜即邵平。
縹緲青山日欲晡,瀰漫秋水興何孤。鶴歸城郭生新夢,塵掩圖書尚故吾。南畝藝苗傷碩鼠,北窗臨澗聽啼烏。醉歸倘乞封侯地,便復移家傍酒壚。
古之大雅,剛柔迭居。伊誰實似,藺氏相如。秦王鼓缶,廉頗避車。挺挺其勁,揖揖其虛。展轉變化,一龍一魚。去之千載,英風若初。云何鄙士,強吐弱茹。于私則急,于國則疏。
萬里長江兩白鷗,溶溶泄泄恣沈浮。一般都在春風里,反不如他得自由。
草草東園未整齊,卻于看雪最清奇。莫嫌踏濕青鞋子,自有瓊瑤隔路泥。
往時逢君雪霏霏,而今再逢雨彌彌。天涯歲月驚迅速,倏忽春雪轉秋雨。秀彼幽隅苞桑枝,我獨樂此之無知。王生幸來同解意,轉看又是相別期。秋雨秋聲寒將至,郊原百卉色凋悴。祗見繁花畏風霜,惟有長松挺挺翠。憶昔豪士此心多,感慨將來為子歌。告別各懷情綣綣,相逢但記雨滂沱。吁嗟王生也,吾今奈子欲去何。
十年宦學楚江濱,老景垂垂上此身。插柳忽逢三月節,看花又過二分春。青山風雨多新鬼,白發江湖少故人。東憶墓田千阜下,可堪回首一沾巾。
寂寞荒庭總是秋,菊花開晚尚風流。斜陽病起一相對,底事旁人不解愁。
睡起看花思不勝,風光無奈最憑陵。堂開綠野推裴相,塢種辛夷屬右丞。近水巢空朝散鳥,高齋人靜夜懸燈。閉門不管枝頭事,春夢閒如有發僧。
破浪雙魚下越來,何人攜擲向蒼苔。開函尺璧飄虹氣,伏櫪千金滯駿才。流水胡麻尋玉洞,名山靈藥問瑤臺。莫嫌元禮門風峻,五夜玄亭辟草萊。
鴻都兵后望來蘇,江左來旬此大夫。入夜災星方退舍,訖朝甘雨又隨車。風輘舊仰搴帷外,河潤新傳視篆初。文肅家聲真不負,尚能把筆為君書。
今日風光好,梅花滿屋春。年年長在客,事事不如人。道路貂裘敝,庭闈鶴發新。曉來看雨露,小草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