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宿靈巖寺宗公院
寺入千巖石路長,
孤吟一宿遠公房。
臥聽半夜杉壇雨,
他年縱使重來此,
息得心猿鬢已霜。
寺入千巖石路長,
孤吟一宿遠公房。
臥聽半夜杉壇雨,
他年縱使重來此,
息得心猿鬢已霜。
進入寺廟,沿著千巖中的石路走了很長,獨自吟詩后在高僧的房舍住了一晚。躺著聽了半夜杉樹祭壇上的雨聲,即便多年后再來這里,心猿已息但兩鬢已如霜了。
靈巖寺:一座寺廟。
宗公院:宗公居住的地方。
遠公房:指高僧的房舍。遠公,東晉高僧慧遠。
心猿:指人心躁動,像猿猴一樣難以控制。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夏日夜晚投宿靈巖寺宗公院,被寺廟清幽環境觸動,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可能社會動蕩,詩人借此尋求心靈寧靜。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時光流逝的感慨。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禪意生活的感悟。
凍萼脆有聲,小蕊靜無數。終不效橫斜,卓立矜平素。
危樓迥木末,千里暮云開。細雨長江去,斜陽孤鳥來。客鬢愁中換,鄉心病后催。一聲何處笛,故故向人哀。
始擬殘年棹,如聞震澤平。輕帆虛水色,攬轡復山行。出郭風扶轂,穿林霧濯纓。不辭遙役去,霖潦此縱橫。
嫩跗黏絳蠟,輕朵插珠鈿。雪里心偏苦,花中達最先。玉階香馥郁,煙野蕊聯娟。托植雖然別,黃金子并圓。
絕頂天門近,云霞上客衣。蒼杉巢鵲遍,古路見人稀。偶與道心愜,寧知塵事違。大千何世界,一點佛燈微。
遲日空山感易生,依稀猶記別時情。梧桐一葉羅浮寺,砧杵千家雁翅城。高樹遠峰寒月影,暗蟲疏雨夜鐘聲。此時擬賦思君詠,直至召集始得成。
榕壑翻珠,松濤戛翠,遠波回映成圖。秋蛇一徑,菭痕秀入瓊鋪。花錯落,竹扶疏。曳清音、林表禽呼。居然人境,紅塵不到,著此精廬。十年夢冷江湖。惟辦當山煮茗,席地行酤。掣鯨手段,除非問取屠沽。風乍峭,日將晡。漸霏霏、云濕衣裾。浩歌歸去,長虹驚起,為我前驅。
秋帆豈不疾,白云行處長。山川過幾日,猶未到吾鄉。閨里憶來雁,客中悲下霜。遙知舊林菊,寂寂自孤芳。
溪上之丘,吾可以休。溪中之舟,吾可以游。一裘雖弊可度風雪虐,一簞雖薄未有旦夕憂。愧于此心鼎食其敢飽,負其所學蟬冕增吾羞。古人誰謂不可見,黃卷猶能睹生面。百谷薿薿知稷功,九州茫茫開禹甸。巍巍成功亦何有,治亂但如翻覆手。逢時皆可致唐虞,比身管樂寧非茍。樹桑釀酒蕃雞豚,是中端有王業存。一朝遇合得施設,千載始知吾道尊。
秣陵山水多,龍蟠兼虎踞。可惜張錦帆,未往江南去。重華挾二妃,時巡冒霜露。五岳與三湘,鑾輿不遑駐。胡為愛江都,天險從人據。中原一崩裂,人人皆項羽。好色以自強,山河誠敝屨。李花將代楊,興亡有天數。君勿笑荒亡,黃泉人笑汝。
巖壑同棲處,風霜獨秀時。暗飄靈隱粟,高擢廣寒姿。露氣侵衣袂,天香撲酒卮。桂叢吾自密,不負小山期。
結我南山廬,悠然與世疏。淡云桑柘下,微雨稻花初。木末鳥啼盡,薜蘿人睡馀。閒來空采藥,不解習醫書。
繡幕深朱戶,熏爐小象床。扶肩醉被冒明珰。繡履可憐分破、兩鴛鴦。夢枕初回雨,啼鈿半□妝。一鉤新月渡橫塘。誰認凌波微步、襪塵香。心蹙黃金縷,梢垂白玉團。孤芳不怕雪霜寒。先向百花頭上、探春□。傍水添新韻,橫墻露粉顏。夜來和月起憑闌。認得暗香微度、有無間。
二十交游六十過,細翻往事竟如何。中原舊友都非昔,天下才人本不多。夜雨馀寒惟濁酒,春深得計有煙蓑。臨池半月蠅頭字,肯信蘭亭不換鵝。
迷藏斗酒舊成群,夜夜潛游抵夜分。罰盞任冤偏后醉,奇香雖秘得先熏。箏娘乞句留鈿帶,簫史求書展練裙。無限斷腸蹤跡處,壞墻風雨繡苔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