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消夏
琴聲又逐薰風起,愁中暗驚時序。楚澤招魂,湘皋競渡,才過江鄉重午。登臨最苦。看起陸龍蛇,晦明風雨。如此江山,可憐遺恨到千古。
清吟都換客感,記蘭湯浴罷,描就眉嫵。箑影凝塵,衫痕映雪,還憶南州歌舞。頑冥自苦。怕十里長安,聚蚊成虎。病起懨懨,晚涼侵幾許。
琴聲又逐薰風起,愁中暗驚時序。楚澤招魂,湘皋競渡,才過江鄉重午。登臨最苦。看起陸龍蛇,晦明風雨。如此江山,可憐遺恨到千古。
清吟都換客感,記蘭湯浴罷,描就眉嫵。箑影凝塵,衫痕映雪,還憶南州歌舞。頑冥自苦。怕十里長安,聚蚊成虎。病起懨懨,晚涼侵幾許。
琴聲又隨著暖風響起,憂愁中暗暗驚覺時光流轉。在楚地水澤邊為屈原招魂,在湘水邊舉行競渡活動,才剛過了江邊的端午。登高望遠最為痛苦。看那蛟龍從陸地騰飛,風雨忽明忽暗。如此大好江山,可惜遺恨延續千古。清吟之趣都變成了客居他鄉的感慨,記得蘭湯沐浴后,描繪出秀美的眉妝。團扇積滿灰塵,衣衫潔白如雪,還回憶起南方的歌舞盛景。我頑固地自尋苦惱。害怕在這繁華京城,流言蜚語如同聚蚊成虎般可怕。病愈后精神萎靡,晚涼侵襲了幾分。
薰風:暖風。
時序:時光,時節。
楚澤招魂:指為屈原招魂,屈原投汨羅江而死,后人有招魂之舉。
湘皋競渡:在湘水邊舉行龍舟競渡活動,是端午節習俗。
重午:即端午。
起陸龍蛇:比喻英雄豪杰崛起。
晦明風雨:風雨忽明忽暗,比喻局勢變幻不定。
蘭湯:用蘭草煮的水,古代端午節有蘭湯沐浴的習俗。
眉嫵:秀美的眉妝。
箑(shà):扇子。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聚蚊成虎:比喻流言蜚語多了,就能使人產生錯覺。
懨懨(yān):精神萎靡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詞人客居他鄉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有諸多不如意之事。詞人在端午節這個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的時節,觸景生情,借詞抒發內心的感慨和憂慮。
這首詞主旨圍繞時光、歷史、客愁和現實憂慮展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情感深沉復雜。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極其著名,但也體現了詞人較高的創作水平和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高秋木落洞庭寬,白筆南征使者還。蘭若馨香懷澧浦,煙霞縹緲認君山。已應湖海添清氣,更覺風濤入壯觀。枉渚維舟苦留滯,岳陽樓上憶憑闌。系舟無奈北風何,遣悶還應一放歌。日射湖心翻錦浪,煙收山頂露青螺。蒼梧水闊秋天遠,斑竹云深暮雨多。千載湘累無復見,欲從何處吊英娥。海內無如此壯游,高風木落洞庭秋。青山半在波中出,白浪渾如天上流。騷思難尋澧浦佩,客程頻望岳陽樓。江河遠客情何似,浩想希文獨未休。濤聲連日捲銀沙,野渚無聊眺望賒。數點云山湖上出,一行風葦岸邊斜。老髯難覓仙翁笛,白簡還乘使者槎。況是中秋明月夜,瀟湘久客正思家。
不須高閣問滕王,城市山林趣更長。洲繞百花堤萬柳,最宜亭榭水中央。
解脫有情天,即是忘憂國。生是紅蠶縛繭絲,化去成仙蝶。碧玉小家娘,來侍王孫櫛。月姊天孫盡妒伊,一世無虧缺。
春菊秋花毋久溷,粗茶淡飯且隨緣。除須甘旨供慈母,自合長齋繡佛前。
瀟江清且駛,舍車泛輕舠。稍恬蕩漾趣,暫謝登頓勞。石腳插潭腹,危峰疊爭高。牽夫不可度,孤猿攀樹號。灘水日傾瀉,觸石怒成濤。游魚擲影過,尾赤憚所遭。絕流百具備,嗟爾將焉逃。信哉法網密,民生始嗷嗷。周公有令典,無取斯鞅曹。
睡醒湖日滿,帆影見中流。風景猶吾土,妻孥共此舟。潮隨殘夜長,水接遠天浮。野性依然在,閒飛羨白鷗。
士方不遇時,意氣常鞅鞅。野鶴在雞棲,能無云際想。羽毛正離披,九霄安得往。君看園中蔬,亦因膏雨長。人生何不為,達者貴道廣。衡門且棲遲,世人正鹵莽。人生無豐約,素位皆可娛。君看公侯第,轉眼為丘墟。當時土木麗,煥若天神居。寧知不再世,榛櫪生根株。卻羨茅茨下,父子得晏如。怡怡灌園者,勤事五畝余。鬻蔬供朝夕,罌罍幸不虛。月明招鄰叟,暫能相就無。修竹臨清池,平疇帶城曲。微風發新涼,時雨方沾足。隔水無人聲,琤琤響棋局。宿鳥還故巢,飛蛾越明燭。晚霞掛林端,明旦知晴旭。
道經真得方為得,妙不宜言且莫言。聊欲弦歌覓三徑,早逃風月閉雙門。旋天轉地人如海,好武求仙夢不存。打疊閒緣歸澹靜,雷聲半夜起天根。
食乞王城罷,說個無生話。是法皆平□,本自無高下。
沈沈龍穴貯云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拂衣罷試臥柴門,燕趙悲歌氣尚存。聞說昆崙壓太白,今昆崙壓舊昆崙。醉臥當壚不肯回,相公促數使人催。杖頭經歲無錢掛,一石輸君笑口開。
大矣哉十二卦,有義有用隨時。世故蓍草萬變,心事梅花一枝。
澤國天開翼軫墟,憑將先子命藏書。空中樓閣羅星象,海內文章列地輿。五岳風清歌鳳外,三山云起臥龍初。主人游玩應無厭,不說神宮洞府居。
暇日詩成集,西來見未曾。金徽想流水,玉井定層冰。呵護山靈惜,流傳紙價增。石湖千載托,密密續前燈。
水精宮闕偏宜汝,鐵石心腸肯受欺。應笑蠟梅猶族姓,祇堪薪槱薦晨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