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蜀中女史鵑紅題壁詩 其一
劍外兵戈怨翠鈿,
殘鐙孤驛照沈錦。
詩情哀過啼猿淚,
未忍多聽蜀國弦。
劍外兵戈怨翠鈿,
殘鐙孤驛照沈錦。
詩情哀過啼猿淚,
未忍多聽蜀國弦。
劍門關外戰亂紛起,連女子都在哀怨,昏暗的孤燈下,破舊驛站中映照出深沉的錦繡。詩中的情感哀傷超過了啼猿的眼淚,讓人不忍心再聽蜀地的樂曲。
劍外:劍門關以南地區。
翠鈿:本指用翠玉制成或鑲嵌的首飾,這里代指女子。
殘鐙:快要熄滅的燈。
沈錦:深沉的錦繡,可理解為深沉的景象或情感。
蜀國弦:指蜀地的樂曲。
推測此詩創作于蜀中地區有戰亂之時。當時社會動蕩,詩人讀到蜀中女史鵑紅的題壁詩,詩中哀傷之情觸動詩人,遂寫下此詩表達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蜀中戰亂和詩中哀傷情感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氛圍,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社會風貌和詩人情感。
柳色青青細雨愁,吳宮猶念舞腰柔。浣紗舊夢今何在,離別長歌能否休?隨碧水,待歸舟,千年只影自仙游。東君不許春悄過,換我人間花信留。
學道全真在此生,何須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無生理,縱復生知那處生。
森然繞檻翠瑯玕,瘦節疏枝特地寒。底事葉垂渾不舞,金風零露夜漙漙。
淺夢非真,娥綠未顰,樓外誰折。薄寒比玉堪磨,一尾魚銜香沒。當時京洛,銀錠橋側微瀾,嫣嫣幾豆能生蝶。初學制新詞,是何年三月。人曰。隔江清泚,開到辛夷,送梅仙闕。冷淡東風,慢耦揚州丘垤。測花昨夜,花深乍破三蠡,已添愁海飛紅孽。未嘔緒吳蠶,食春陰如葉。
天街何處問平康,不捲珠簾見畫堂。粉面三千回薛媛,朱顏十五侍王昌。名駒蹀躞黃金勒,乳燕呢喃白玉梁。斟酌章臺人在否,羅巾猶護百花香。
遼城金壘古鷹房,羊角風沙接大荒。野窟舊無狐兔跡,小池今有芰荷香。黃鸝獨語遮深柳,粉蝶叢飛戀短墻。千古幽州還禹甸,卜年開統憶先皇。
載酒張帆信所如,青山含雨轉模糊。蛇丘咫尺翻成遠,夏渚消搖可作疏。世事無端還自笑,秋陰有像若為圖。始知白傅真堪羨,五宿澄波皓月湖。
我訪龍岡老,珠璣咳唾間。酒熟香馥馥,琴滑水潺潺。王吉中栽菊,和林也有山。但能心放下,何處不安閑。
自研丹碧寫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擱筆鄰家燈火盡,擁爐未覺夜深寒。
石林秪樹隱層阿,卻向空門別奈何。殘燭夜深泉影盡,離筵賓散月明多。還山逸興休魚佩,避世閑蹤臥女蘿。城郭云林從此別,曉鐘聲里唱離歌。
生世無百年,孰究天地終。寧知洛邑地,乃處陸渾戎。古來遺世士,守雌知其雄。我生七九年,始識廣莫風。朔土恒早寒,況乃歲律窮。發春諒不遠,行見星鳥中。
南窗靜啟理瑤琴,拂拂薰風入座清。十指依稀鸞鶴舞,七弦恍惚鳳凰鳴。梅花奏處清吟骨,白雪彈時絕俗情。解慍愿賡虞舜曲,坐吟黎庶樂升平。
遠岫層層何處?矮房簇簇誰家?煙樹夕陽歸鳥,清溪古渡橫槎。
四門磔群賊,餓者競趨之。顧此果何物,猶能療汝饑。虎今生角翼,民已竭膏脂。無怪人相食,干戈正此時。
層巒開徑隱空青,勃窣槃跚眼力生。蘿蹬癡嵐留宿雨,石林寒竹動秋聲。城隍下瞰紅塵海,樓閣高懸白玉京。夜靜何人吹鳳管?碧桃千樹月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