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五 荀彧
文若家聲自朗陵,
當涂世裔是曹騰。
崎嶇河朔相從意,
四百年間又廢興。
文若家聲自朗陵,
當涂世裔是曹騰。
崎嶇河朔相從意,
四百年間又廢興。
荀彧家族聲望源自朗陵,而掌權的曹氏世系祖先是曹騰。在艱難的河朔地區,荀彧追隨曹操,這一番風云變幻,見證了漢朝四百年的興衰更迭。
文若:荀彧的字。
朗陵:荀彧家族是潁川潁陰人,其家族在朗陵有一定聲望。
當涂:指執政、掌權,這里指曹氏。
曹騰:東漢宦官,曹操的祖父。
崎嶇河朔:指荀彧在局勢艱難的河北地區追隨曹操。河朔,泛指黃河以北地區。
四百年:指漢朝約四百年的歷史。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對三國歷史進行研究和感慨之時。當時作者回顧荀彧輔佐曹操的事跡,看到漢朝從興盛走向衰落,曹氏逐漸崛起的歷史過程,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衰,突出了荀彧在歷史轉折中的作用。它以簡潔的語言概括了復雜的歷史,在對三國歷史的文學表達中有一定的價值,讓讀者能從詩中感受到時代的風云變幻。
出門剛病起,內子囑添衣。拄杖行猶怯,團圞坐釣磯。江寒水氣暖,天遠雁聲微。又得細鱗食,漁舟浦口歸。
聊當登臨坐矮墻。定情始復愛耕桑。居民兩姓隔盤江。山勢慵如春牧馬,云痕團作夜眠羊。水村雨后鳥聲涼。
見即如無爐上雪,淡而有味水中鹽。齊行定慧千燈焰,凈識乾坤一鏡奩。
死事易,成事難。君不見直中丞,披龍鱗,食馬肝,萬死不死脫狴犴。胸中無黑白,止有徑寸丹。中丞未下馬,安得中丞與白日俱出來照我。中丞既按部,安得中丞與白日俱向暮。中丞齧貴豪,不能令貴豪助弱民,但縱讒口狺狺。中丞寬租稅,不益田家饘粥,但飽吏胥腹。小家裹干糇,日日寫訟詞。大家不得寢,金錢米帛出參差。一分賄吏胥,一分與小家。一分充鍰贖,從此轉無涯。訟師人人富,但恨無十腕,兩腕指節痛。吏胥人人富,但恐作富人,復來小家訟。小家人人富,作富不得均,展轉自為閧。江南百萬戶,戶戶泣且訴。生不愛冰與雪,但愛得雨露。中丞自廉亦自直,百損不得希一益。咄唶哉齊文宣,未可忽龍逢,比干非俊物。
采采青蒲葉,采之南海邊。秋光不可象,吾意亦茫然。楚楚成梧槚,殷殷正誦弦。風聲又于越,垂老話何年。
三月長安道,東風送客歸。十年桓氏學,此日老萊衣。江入青春暖,云隨畫鹢飛。鉅公名筆在,桑梓自光輝。
高柯危且竦,鋒石橫復仄。復澗隱松聲,重崖伏云色。冰開寒方壯,風動鳥傾翼。斯志逢凋嚴,孤游值曛逼。兼途無憩鞍,半菽不遑食。君子樹令名,細人效命力。不見長河水,清濁俱不息。
勝地東林十八公,廬山千古一清風。淵明豈是難拘束,正與白蓮出處同。
東都方枕奠,方鎮尚根盤。不得裴中立,誰承田季安。威棱行閫外,聲績在朝端。猶使江陽隸,聞風亦膽寒。
身閑婚嫁畢,秋老蟹螯肥。
為予催李漢,文錄早成之。往日昌黎婿,而今伯道兒。全書留太華,副本在京師。作序題前后,蕪言不敢辭。
初歸西掖掌絲綸,共喜中朝接縉紳。練達久明欽恤意,遷除又拜寵恩新。舟移漢水還經楚,路入函關遠向秦。華岳秋清五千仞,行應掛笏看嶙峋。
喬木陰森境最幽,扶筇因暇看巖丘。老僧更道心如水,堪共攜琴作漫游。
碧階窗影映疏燈,三星半落天河明。美人一去隔湘水,層巒疊巘煙冥冥。蟏蛸骨絲錯水戶,鬢絲無情黑成素。百年歡會難再期,寤寐思君君不知。
帝子降南浦,飄搖蒼桂陰。神飆回震闕,玄跡閟坤岑。鳳陵輝璞蘊,龍沼媚珠沉。文藻絢華黻,芳芬揚素襟。遺編軼正雅,曠代馳徽音。玉馬風云變,金鳧歲月深。霜蘭秋被阪,煙蘿夕翳林。采蘋思永薦,捐玦遂幽尋。靈修忽爾逝,歲晏勞予心。遼東鶴馭遠,緱嶺鸞笙吟。眇眇因懷昔,營營徒慨今。瑤華竟衰歇,惆悵雍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