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鄭邸山林 其三
愜意朝參懶,追歡勢分忘。
劇談逢酒熱,禮射稱弓良。
坐可苔痕濕,行知菊信涼。
無人譏落帽,坐上許清狂。
愜意朝參懶,追歡勢分忘。
劇談逢酒熱,禮射稱弓良。
坐可苔痕濕,行知菊信涼。
無人譏落帽,坐上許清狂。
心情愜意便懶得去上朝參拜,追求歡樂時也把權勢和名分拋在腦后。熱烈交談時正逢酒興正酣,射箭時稱贊弓的優良。坐著時能感覺到青苔的濕氣,行走時能體會到菊花帶來的涼意。沒有人譏諷我像孟嘉一樣落帽失態,在座的人都允許我盡情地放浪不羈。
朝參:臣子上朝參拜君主。
勢分:權勢和名分。
劇談:暢談、熱烈交談。
禮射:古代射禮,有一定禮儀規范。
菊信:菊花開放帶來的消息,指秋意。
落帽:用孟嘉落帽典故,孟嘉在宴會上帽子被風吹落而不覺,表現出灑脫不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厭倦官場生活之時,在鄭邸山林中尋得一方凈土,擺脫了官場的拘束,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官場與自然之間的情感傾向。
水荇蘆芽相緯經,倦飛翠碧暫來停。含毫未下無新句,安得毫端飛迅霆。
驅車大梁墟,黃沙蔽崇墉。北轅指上京,離黍傷王風。流光十載馀,遷革乃無窮。徒令秋士悲,不駐春華秾。閑尋薊子訓,太息長安東。
襄陽小兒歌復咻,笑道使君稀出游。不是使君少風致,民艱誰識使君愁。
花地錦斑殘,月箔波凌亂。斗鴨玉闌旁,撲獸金爐畔。小醉奈春何,輕夢催云散。卻步蕙蘭中,應被鴛鴦見。
濟楚衣裳眉目秀。活脫梨園,子弟家聲舊。諢砌隨機開笑口。筵前戲諫從來有。戛玉敲金裁錦繡。引得傳情,惱得嬌娥瘦。離合悲歡成正偶。明珠一顆盤中走。
城上鐘聲度遠溪,扶桑破曙海云低。披衣欲起還敧枕,山下晨雞四面啼。
蛙鳴廢沼弄妍姿,破夢起看星斗垂。度曲安能當鼓吹,灑灰那復計官私。
一徑入中渚,坐來惟鳥啼。
飄香經幾秋,托根暫尺地。我花如日月,歷劫食不既。深明洗心閣,瓶巾在水次。朝簾捲秋妝,欲奪西子媚。下榻來幽人,一月同寤寐。花魂忽入腕,雪壁書奇字。開御絕代芬,別有經天淚。菊固不易知,知菊良不易。
九重丹詔頒恩至,萬兩黃金奉使回。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
江楓汀樹,掛寒云零亂。天闊誰填莫愁滿。散玉塵千斛,裝□柴門,堪笑處、天女多情恨晚。灞橋絲樣柳,恰試鵝黃,笛里東風便吹斷。莫話剡溪船,乘興歸來,早閑了落梅庭院。愛攙占西園做飛花,又不道春光,暗中消減。
邊腹從來不貯愁,歸鴻目送頗悠悠。三吳何用憂狼顧,一戰行看擒狗偷。
求友林泉深密處。弄舌調簧,如問春何許。燕子先將雛燕去。凄涼可是歌來暮。喬木蕭蕭梧葉雨。不似尋芳,翻落花心露。認取門前楊柳樹。數聲須入新年語。
風霜日催老,仕隱聊食貧。常言萬事足,有子堪負薪。豈期喬木摧,難酬顧復勤。平生譽兒心,所得但苦辛。邈矣袁山原,秋陰障層云。
地名臨水原無水,只有風塵撲馬鞍。卻憶草堂三泖上,日臨苔石弄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