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十五首 其三 馮異
節(jié)侯歸漢自巾車,
奮翼澠池壯有馀。
仗鉞西征三輔定,
璽書偏為致勤渠。
節(jié)侯歸漢自巾車,
奮翼澠池壯有馀。
仗鉞西征三輔定,
璽書偏為致勤渠。
節(jié)侯馮異從巾車歸降漢朝,在澠池如展翅奮飛般表現(xiàn)英勇。他持斧鉞西征,使三輔地區(qū)得以安定,皇帝還專門下璽書對他殷勤慰問。
節(jié)侯:馮異死后謚號節(jié)侯。
巾車:馮異曾被劉秀部下捕獲,在巾車鄉(xiāng)被釋放并歸降劉秀。
奮翼:像鳥展翅一樣,形容馮異作戰(zhàn)英勇。澠池:地名,馮異曾在此大破赤眉軍。
仗鉞:手持斧鉞,象征掌握征伐大權。三輔:西漢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個職官的合稱,后指這三個職官管轄的地區(qū)。
璽書: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書,秦以后專指皇帝的詔書。勤渠:殷勤
此詩是作者閱讀《后漢書》后,有感于馮異的事跡而創(chuàng)作。馮異是東漢開國名將,為劉秀統(tǒng)一天下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作者可能身處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借對馮異的贊美,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對建功立業(yè)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馮異歸漢后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敘事簡潔,以幾個關鍵事件勾勒出馮異的一生。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后人對歷史英雄人物的銘記與頌揚。
學海詞源,功名勝矣,足并千秋。看曹劉沈謝,乃公驅遣,夔龍稷契,于帝旁求。累葉金貂連鳳闕,那便少、車前擁八騶。經(jīng)綸展,啟沙堤黃閣,一半丹丘。
滿座鄒枚賓客,較才雄、誰似君侯。記尚書紅杏,金荃蘭畹,坡仙鐵板,玉宇瓊樓。暫借度支元補袞,更頭黑、三公笑白頭。逢洗沐,坐蕉林書屋,細勒銀鉤。
蟲聲破夜寂,小坐媆涼天。
病久花同瘦,愁多夢不圓。
孤懷憑月迥,靜氣得秋先。
惟有深閨里,應知客未眠。
詞客趨吳會,輕舟泛月行。
流云無駐采,鳴籟有希聲。
縹緲風塵色,逍遙海岳情。
恍然懷逸侶,欲結五湖盟。
美人平地飛上天,美人顏色光逾鮮。
春風樹杪生綠煙,直欲飛到明月邊。
顏色不可抑,勝心不可敵。
持此青瑯玕,贈之游八極。
八極游人久立馬,彩鳳盤空不肯下。
莫欺隱幾維摩老,不為文殊不設齋。
寂寂青山何所有,霜風落葉滿空階。
不材社櫟敢論年?刻劃無鹽正可憐。
萬事桑榆虛逐日,半生草莽苦憂天。
身名于我曾何與,心跡微君孰與傳?
獨愧老來詩不進,嗜痂猶說近臨川。
輕煙終日鎖樓臺,
細雨絲絲半濕苔。
杜宇一聲青嶂外,
溪流時送落花來。
闊別名山又一年,山容依舊混綿綿。要人都到神仙窟,為國為民巨任肩。
牯嶺街上稱繁盛,士女摩登接踵行。一食萬錢奚足怪,中西百貨夸爭榮。
綠樹繁榮鳥語柔,暑時竟似入深秋。蟬聲高唱濃陰里,斷續(xù)如琴異凡儔。
巍巍高館入云霄,都市山林聚百僚。暇閱圖書勤議政,英雄當有漢班超。
人傳徐昭法,可聞不可見。
我今上靈巖,鐘鼓集法眷。
相看盡陳人,不參以時彥。
徐子最后來,布袍巾幅絹。
儲公覽拙文,珍重壓端硯。
徐子翻讀之,喟然而稱善。
謂是震川后,敘事無人薦。
虞山加粉澤,可謂不善變。
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覿面。
出其論文書,并與他著撰。
體裁既整齊,字句亦工練。
夜坐天山堂,諸家評略遍。
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筧。
乃知世知子,猶為子之羨。
瘦影梧桐,微涼院落,人到愁城深處。夜色沈沈,只聽玉階蛩絮。擬腰肢、楊柳春風,比姿態(tài)、芙蓉秋雨。甚凄涼、一曲琴心,無人堪解個中語。
傷時應嘆未遇。那更讒工掩袖,蛾眉群妒。紈扇秋風,吟到棄捐詩句。問新妝、懶學趨時,任更箭、暗移清曙。待知音、金屋相憐,貴時方共悟。
一徑縈紆山更深,
滿川煙靄夕沉沉。
從來不問榮華事,
自有沙鷗信此心。
葦綃開得仙花,就中最有佳人似。香肌勝雪,千般揉縛,禁他風雨。
縞夜精神,繁春標致,忍教孤負。悵潘郎去后,河陽滿縣,知他是、誰為主。
多謝文章吏部。遇銜杯、不曾輕許。應知這底,無言情緒,難為分付。
吹遍春風,耀殘明月,總傷心處。待閑亭夜永,游人散后,作飛仙去。
別來交友問如何,松已成林屈指多。且喜斷金人尚健,一能清爽一平和。
夢中常作水南游,山北煙霞物外秋。好是老僧今在否,我來還上望仙樓。
乘興拿舟過水南,問禪閒試野僧參。望中皆是棲真處,山有云峰劍有潭。
即心即佛,狗咬枯骨。
非心非佛,牛溲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萬福。
移棹晚分菱荇香,波澄鴨綠月如霜。
平湖倒影沈星漢,列嶂臨城壓女墻。
斷續(xù)漁歌回浦溆,蒼涼云水落瀟湘。
清光是處留人住,拂曉遲歸亦不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