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報
入春風雨惡情懷,談柄誰資近報來。比歲時聞通國信,新年又說建行臺。
難言鐵冶飛灰燼,易見銅駝出草萊。羌筦夜吹梅落盡,倚墻繚亂野花開。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見平林棗頰赪。蛇起天津流枉矢,鳥飛淮甸覆行塵。
漆城按堵寧辭蔭,石馬沾溝會有神。千古睢陽無處覓,不知臧質是何人。
入春風雨惡情懷,談柄誰資近報來。比歲時聞通國信,新年又說建行臺。
難言鐵冶飛灰燼,易見銅駝出草萊。羌筦夜吹梅落盡,倚墻繚亂野花開。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見平林棗頰赪。蛇起天津流枉矢,鳥飛淮甸覆行塵。
漆城按堵寧辭蔭,石馬沾溝會有神。千古睢陽無處覓,不知臧質是何人。
入春以來風雨交加,讓人心情惡劣,誰能提供些最近的消息來聊一聊呢。這些年不時聽聞全國的訊息,新年又傳說要設立行臺。難以言說鐵冶場化為灰燼的慘狀,卻容易看到銅駝埋沒在荒草之中。夜晚羌笛吹奏著《梅花落》,梅花紛紛飄落,倚著墻的野花雜亂地開放。青青的塞草才讓人感知到春天,又看見平林里棗子般的臉頰泛紅。天津上空流星如蛇般劃過,鳥兒飛過淮甸揚起行塵。漆城百姓安居,怎會推辭樹蔭的庇護,石馬沾著溝水也會有神靈庇佑。千古以來的睢陽已無處尋覓,不知道臧質是怎樣的人。
談柄:談話的資料、話題。
比歲:近年。
行臺:在地方代表朝廷行使權力的機構。
鐵冶:煉鐵的場所。
銅駝:銅鑄的駱駝,多置于宮門或陵墓前,這里代指繁華之地的荒涼。
羌筦:即羌笛。
棗頰赪:形容棗子成熟時顏色泛紅。
天津:星名。
枉矢:流星。
按堵:安居。
臧質:南朝宋將領。
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反映的社會動蕩、戰亂相關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國家面臨外患、局勢不安的時期。詩人目睹社會的破敗、百姓的疾苦,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動蕩、民生艱難的現狀,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其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和景象描繪時代風貌,用典增添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突出地位,但能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一定參考。
庭閑便坐臥,袒裼獲如如。出郭車為枕,回衙頭任梳。發皤真覺老,骨勁漫長吁。三考千馀日,低腰未擬除。
興來信步過東陂,最愛村東物象奇。藤杖穿云秋望處,葛衣沾露夜歸時。殘聲凄斷蟬移樹,孤影荒寒鵲繞枝。自揣今年還得飽,一川新稻已離離。飽食無營過暮年,筇枝到處一蕭然。清秋欲近露沾草,新月未高星滿天。遠火微茫沽酒市,叢蒲窸窣釣魚船。哦詩每恨工夫少,又廢西窗半夜眠。
笳鼓齊喧泛御津,何妨同欲樂茲辰。中三節物初過五,八十春光未破旬。紅旆厭風收電腳,綠波傷棹散魚鱗。欲知治世升平象,請看熙熙兩岸民。
君去城中莫浪傳,此間與俗本無緣。山房若跡王靈武,巖壑蕭寥五百年。
舊頓荒涼鎖綠茵,寶釵雙燕只生塵。眉痕不照長門月,臂點曾銷永巷春。百首宮詞王司馬,一聲《河滿》孟才人。阿誰尚記華清恨,聽譜《霓裳》淚濕巾。
長風送輕舸,晚山飛翠浮。掀篷待月上,不減赤壁游。
拆破貧兒衣上縷。夢里分明,醒是瞢騰語。門外天涯千里路。到來莫作家鄉住。嚼碎云門玄妙句。空也噇空,饑也知饑處。誰見法身和露柱。無星稱上分釐覷。
白水連天遠,吳淞一幅秋。橘洲冰魄滿,竹閣桂華留。鳧雁不飲啄,魚龍與拍浮。垂虹寓今夕,清勝庾公樓。
煙樹云盤綠,官程馬足分。陽山偏向日,越水易生云。遠海鹽征竭,清時國計殷。馳情多別后,對月每思君。
二紀同年友,相逢幾度新。鬢緣憂國改,道貴任吾真。飲量開今雨,游蹤避俗塵。重尋曲江約,屈指不多人。
露香秋色淺深中,青蕊黃花自一叢。最憶南園微雨過,短籬扶杖看西風。
三月春容駘蕩天,御流飛舸引雙旃。十分芳景無三二,四合游人有萬千。花任風殘猶逐水,酒隨歌半已空船。病夫且伴嘉賓醉,不過明朝卯尚眠。
桑落香浮槲葉杯,甘瓜綠李亦佳哉。虛堂頓解汗揮雨,高枕俄成鼻殷雷。靜聽風聲生檻竹,徐看日影轉庭槐。晚涼更動扁舟興,北渚紅蕖已半開。槐影桐陰欲滿廊,綸巾羽扇自生涼。新篘玉瀣陳雙榼,平展風漪可一床。馳騎遠分丹荔到,大盆寒浸碧瓜香。湖邊誰謂幽居陋,也愛迢迢夏日長。
東風吹野草,春意忽依依。燒跡綠初滿,樵痕青尚微。雨肥驚發遍,霜重較添稀。為爾增惆悵,飛香欲上衣。
萬綠叢中占一坪,落成難得值春晴。詩來夔蝄如相語,夢醒風濤尚自驚。徹夕累君無穩睡,四時留客但秋聲。卻因遠憶南州伯,百步廊前綠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