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其三
甘州遍,羌笛又將殘。聽聲寒。
黃花碎葉,雕戈鐵馬,茫茫飛雪滿燕山。
邊角靜,戍衣單。紅閨萬里夢斷,都護請生還。
雁帛遠,風急墮旌竿。望長安。
甘泉鐃吹,何日達蕭關。
甘州遍,羌笛又將殘。聽聲寒。
黃花碎葉,雕戈鐵馬,茫茫飛雪滿燕山。
邊角靜,戍衣單。紅閨萬里夢斷,都護請生還。
雁帛遠,風急墮旌竿。望長安。
甘泉鐃吹,何日達蕭關。
在這《甘州遍》的曲調聲中,羌笛又吹奏到了尾聲,那聲音讓人聽著心寒。黃色的菊花和破碎的樹葉飄零,眼前是持著雕戈、騎著鐵馬的軍隊,茫茫的飛雪落滿了燕山。邊關的號角聲寂靜了,守邊士兵的衣服單薄。遠在萬里之外的妻子盼歸的夢也斷了,都護請求讓士兵們回家。大雁傳書的消息遙遠難至,狂風猛烈吹落了旌旗的竿子。遙望長安,那甘泉宮傳來的鐃吹樂聲,什么時候才能傳到蕭關呢。
甘州遍:詞牌名。
羌笛:羌族的管樂器,其聲凄切。
黃花:菊花。
雕戈鐵馬:指精銳的軍隊。雕戈,刻有花紋的戈。
都護:官名,這里指邊疆軍事長官。
雁帛:指書信。
鐃吹:指鐃歌鼓吹,軍樂。
蕭關:古關名,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創作于邊疆戰事頻繁時期。當時士兵們長期駐守邊關,忍受著惡劣的環境和思鄉的痛苦,作者可能是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守邊士兵的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邊地景象和士兵生活的描寫,生動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的無奈。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邊塞題材詞的內容,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
樓下風光晚,城隅宴賞歸。
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
天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
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
別賞陽臺樂,前旬暮雨飛。
玉窗朝日映,羅帳春風吹。
拭淚攀楊柳,長條宛地垂。
白花飛歷亂,黃鳥思參差。
妾自肝腸斷,旁人那得知。
烈祖順三靈,文宗威四海。
黃鉞誅群盜,朱旗掃多罪。
戢兵天下安,約法人心改。
大哉干羽意,長見風云在。
云門孤竹,蒼璧黃琮。
既祀天地,克配祖宗。
虔修盛禮,仰荅玄功。
神歸碧落,福降無窮。
岸曲非千里,橋斜異七星。
暫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
水搖文鹢動,纜轉錦花縈。
遠近隨輪影,輕重應人行。
緹幕移候,青郊啟蟄。
淑景遲遲,和風習習。
璧玉宵備,旌旄曙立。
張樂以迎,帝神其入。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借問江上柳,青青為誰春。
空游昨日地,不見昨日人。
繚繞萬家井,往來車馬塵。
莫道無相識,要非心所親。
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候多。
五營屯北地,萬乘出西河。
單于拜玉璽,天子按雕戈。
振旅汾川曲,秋風橫大歌。
時文哲后,肅事嚴禋。
馨我明德,享于貴神。
大庖載盈,旨酒斯醇。
精意所屬,期于利人。
仰膺歷數,俯順謳歌。
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
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未央初壯漢,阿房昔侈秦。在危猶騁麗,居奢遂役人。
豈如家四海,日宇罄朝倫。扇天裁戶舊,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飄云逼曙鱗。露除光炫玉,霜闕映雕銀。
舞接花梁燕,歌迎鳥路塵。鏡池波太液,莊苑麗宜春。
作異甘泉日,停非路寢辰。念勞慙逸己,居曠返勞神。
所欣成大廈,宏材佇渭濱。
秋月朗朗關山上,山中行人馬蹄響。
關山秋來雨雪多,行人見月唱邊歌。
海邊漠漠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伏兵暗處低旌戟。
溪水連地霜草平,野??尋水磧中鳴。
隴頭風急雁不下,沙場苦戰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將軍陷虜圍,邊務息戎機。
霜雪交河盡,旌旗入塞飛。
曉光隨馬度,春色伴人歸。
課績朝明主,臨軒拜武威。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萬頃余。
魏國君王稱象處,晉家藩邸化龍初。
青蒲暫似游梁馬,綠藻還疑宴鎬魚。
自有神靈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