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其五
平明受事。堪惜玉笄初侍。小茅君。薄霧籠青鬢,輕煙曳?裙。鳳銜琪樹藎,虬使玉堂云。恐逐童男去,思紛紛。
平明受事。堪惜玉笄初侍。小茅君。薄霧籠青鬢,輕煙曳?裙。鳳銜琪樹藎,虬使玉堂云。恐逐童男去,思紛紛。
山環環兮相圍,溪亂亂兮漣漪。花漫漫兮不極,路繚繚兮安之。
棄舟步岸兮欲進復疑,山平阜斷兮忽得平原巨澤,莽不知其東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風回地近兮將亦聞乎犬雞。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從之。語何為乎獨秦,服何為乎異時。
見何驚兮遌錯,貌何野而棲遲。問何迂兮古昔,聽何感而喑噫。
秦崩晉代兮河覆山移,天顛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無君兮孰主,下無令兮孰隨。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棄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離。
豈畏伏于亂世兮,猶魚潛而鳥棲。寧知君之為擾兮,不知上之可依。
豈懲薄而過厚兮,遂篤信而忘欺。將久習以成俗兮,亦耳目之無知。
眷敘言之綢繆,與歡意之依稀。及情終而禮闋,忽回腸而念歸。
更酸顏而慘頞,嘆異世之從容。惜暫遇之偶然,嗟永離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風?;砩届\之披袪,赫曉日之曈昽。
驚回舟而返盼,忽逕斷而溪窮。目恍惚兮圖畫,心辀張兮夢中。
何一人之獨悟,遂萬世之迷蹤。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惡魑魅之人逢。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爭雄。
抑武陵之麗秀兮,故水復而山重。及崖懸而磴絕,人跡之不到兮,反疑與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氣之所鐘。觀顏面之峭峭兮,其秀猶有山水之余風。
憫斯民之無知兮,久鬼覆而仙蒙。顧窮探兮遠覽,究非是之所從。
因髙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聾。
吳越聲飛二十年,緇衣空復嘆遺編。
紫芝眉宇風塵外,太白文章錦繡前。
可是石渠方載筆,未應水國要歸田。
他時雪里相逢處,能記騎驢孟浩然。
歲暮遠為客,一身歸計深。
塵沙日翳翳,雨雪夜陰陰。
喜色開南信,悲懷動北琴。
感時須寂寞,何獨少陵心。
匣劍光芒射斗牛,持攜天下洗人仇。
英雄心膽老猶壯,道路風塵行未休。
名重更須完小節,義高何必論閑愁。
蒙蒙細雨陵陽市,折取重梅上酒樓。
前月南河欲放船,壺觴一夕暫盤桓。
吐霏珠玉音猶在,風折筼筜墨未干。
皎皎不應隨物轉,滔滔從此締交難。
孤懷幽調誰知者,寂寞金徽不復彈。
萬里歸陪老叟游,燦然雅什遺朋儔。
云咸響亮清盈耳,霜雪繽紛白滿頭。
三益畫開裨古意,千鐘酒飲破春愁。
勸君莫倦桑榆景,未得為霖志未酬。
使君鎮愛鹿頭山,圖畫歌吟共為傳。
塵世那知武陵事,時人爭誦永嘉篇。
行春游醉常勞夢,按部登臨又隔年。
有客平生志林壑,坐憐雙眼隔云煙。
斯道久冺冺,斯人固悠悠。
歸豚非吾心,在禮惡不酬。
從人效屈伸,俯仰不自由。
于命有當然,信矣何足羞。
漁釣非良業,相期逐姓名。
太平雖不仕,故舊豈無情。
七里林泉好,三公位貌輕。
片帆湍石下,誰不仰先生。
馬則食葵,而余則饑。
盜則得羊,而余無兄。
知誰為此,兮余不聊生,誰余哀兮余思深。
中忽忽兮外不知其嘯吟,野哉鄰妻兮曾謂余淫。
以己逆人兮,余不知其何心。
鬋予會到岡,心休境自適。
丈室居士家,環堵儒者宅。
常令小博山,一種裊余碧。
燕雀來賀否,應笑簷牖窄。
跬步是清溪,間可就泉石。
庭花秋娟娟,窗月夜寂寂。
燈火亦可親,隱幾對方冊。
不為寒輟冬,窮居忌矯激。
可大亦可小,人或未知識。
戲問廣廈人,誰思萬里客。
歲事荒涼晚易悲,西風日夜弄寒威。
秋來寡婦尤勤織,誰是行人未有衣。
??炙ヮ侂S節換,空看落葉倚風飛。
從來最是悲秋者,況是悲秋客未歸。
氣吞風雅妙無倫,碌碌當年不見珍。
自是古賢因發憤,非關詩道可窮人。
鐫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塜耒江濱。
一時封植由誰力,萬古樵萊偶自全。
不惜以材同失地,好留更老共支天。
人疑久有神靈守,客愛生無雨露偏。
為語長松號孤勁,得秦封爵果何緣。
東風柔弱事春權,劇雨無端轉愴然。
不惜好花都委地,卻令遠草直平天。
龍蛇久蟄應思奮,蛙蟈乘時巳自先。
綠柳由來卻堪笑,葉眉愁劇遂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