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十六首 其四 《吳世家》
館娃宮毀月輪欹,
歌舞偏令霸業(yè)虧。
縱使圖存留一旅,
甬東無地著西施。
館娃宮毀月輪欹,
歌舞偏令霸業(yè)虧。
縱使圖存留一旅,
甬東無地著西施。
館娃宮被摧毀,月亮傾斜;歌舞享樂偏偏讓霸主的基業(yè)受損。即使想要保存下一支軍隊,甬東之地也沒有地方安置西施。
館娃宮:春秋時吳王夫差為寵妃西施所建宮殿,故址在今江蘇蘇州靈巖山。
月輪欹(qī):月亮傾斜,形容宮毀后景象殘敗。欹,傾斜。
霸業(yè):指吳王夫差曾稱霸諸侯的事業(yè)。
一旅:古代軍隊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旅,此處代指少量兵力。
甬東:古地名,今浙江舟山一帶,春秋時屬越國。
此詩為詠史詩,基于《史記·吳太伯世家》中吳國興衰的歷史記載,聚焦吳王夫差因沉迷歌舞享樂(如為西施建館娃宮)導致霸業(yè)傾覆的典故創(chuàng)作,借古事抒發(fā)對歷史教訓的思考。
詩以館娃宮毀開篇,直指歌舞誤國是霸業(yè)虧損的主因;后兩句假設存軍仍無安置西施之地,深化‘美色誤國’的歷史警示。全詩借史抒情,語言簡練,立意深刻。
太液冰銷春水生,華林氣暖暮煙橫。
忽聞甘澍中宵降,共慶豐年上瑞呈。
拂地如絲籠北闕,映花疑霧靄南榮。
原田脈起承甘潤,自此嘉生永順成。
平樂初正月,虛晨薦號時。
瑞場燔碧幣,僊驥駐霜儀。
煙頂方遙辨,星精想下闚。
天門俄翼去,杳靄瑞煙披。
昔見虎耽耽,今為佛子巖。
云寒不出寺,劍靜未離潭。
幽步蘿垂徑,高禪雪閉庵。
吳都十萬戶,煙瓦亙西南。
城闕厭紛華,山泉樂清適。
瞥然浮杯歸,遠思浩無極。
珍篇藹晝評,凈義留泰譯。
平生霧霞衣,倏變蘭蒲色。
美號寵彌天,端居館香積。
孤蹤共鳥還,情愔避高弋。
煙波一葉舟,風雨兩镮錫。
佛垅有幽棲,鷹房多善識。
把塵話空無,百慮從此息。
回瞻輦寺居,不及莓苔石。
仕宦自飄然,君恩豈欲偏。
才歸劍門道,忽上洞庭船。
墜絮傷春目,舂濤廢夜眠。
岳陽樓上月,清賞浩無邊。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葺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宸闈啟瑞場,祗畏感穹蒼。
紫幄威神格,清宵景曜彰。
霓旌承宇列,僊驥度云翔。
肸蚃停霞轡,歆馨挹鳯觴。
蘿圖千葉固,山壽萬齡昌。
玉籥流宸唱,函蒙播美祥。
投子投子,機輪無阻。
放一得二,同彼同此。
可憐無限弄潮人,畢竟還落潮中死。
忽然活百川,倒流鬧{洱舌}{洱舌}。
漢門候景嘉辰啟,魯觀書云協(xié)氣升。
玉琯飛灰新節(jié)應,璿霄合璧瑞華凝。
陽蕓初動猶兼雪,柔茘將芳尚隔冰。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備物禮將登。
黃龍甘露誠難擬,泰畤甘泉豈足稱。
共慶帝辰延百福,巍巍千載庇黎蒸。
面臨漳水勢凌霞,卻倚重城十萬家。
當檻曉云生鶴嶺,拂階殘雨下龍沙。
辭人高宴文皆在,帝子歡游事未賖。
好是良宵金鼓動,闌干牛斗逼簷斜。
靈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
白虹下澗飲,寒劍倚天立。
闊電不得瞬,長雷無敢蟄。
萬丈巖崖坼,一道林巒濕。
險逼飛鳥墜,冷束山鬼泣。
須當截海去,獨流不相入。
浪兀孤舟一葉輕,香山登步覺神清。
幾多怪石全勝畫,大半奇花不識名。
猿狖盡當吟里見,煙霞祇向眼前生。
官身未約重來此,酒滿螺杯月正明。
箭飛峽中水,鋸立峽中石。
峽與水為隘,水與石相擊。
??為生險艱,聲發(fā)甚霹靂。
三老航一葉,百丈空千尺。
蒼黃徒爾為,倐忽何可測。
篙之小難制,戙之獨有力。
猗嗟戙之為,彬彬堅且直。
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
拯危居坦夷,濟險免兢愓。
志彼哲匠心,俾其來者識。
丑石危松半綠蘿,函關真相玉嵯峨。
誰言仙道求難至,自愧陰功積未多。
渺渺云霞開絳節(jié),雝雝鸞鳯答空歌。
幾時身退瓊壇畔,榮利匆匆奈老何。
右殿當年欲葺時,槎牙高檜礙簷榱。
人間斤斧難容手,天上風雷為轉枝。
煙色并來春益重,月華饒得夜相宜。
真皇一駐鑾輿賞,從此聲名四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