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越州袁秀才林亭
清邃林亭指畫開,幽巖別派像天臺。
坐牽蕉葉題詩句,終年此地為吟伴,早起尋君薄暮回。
清邃林亭指畫開,幽巖別派像天臺。
坐牽蕉葉題詩句,終年此地為吟伴,早起尋君薄暮回。
清幽深邃的林亭如經指畫一般展現眼前,那幽深的山巖和獨特的水派好似天臺山。坐著時隨手牽過蕉葉題寫詩句,一整年都把這里當作吟詩的伙伴,早上出發去尋訪你,直到傍晚才返回。
清邃:清幽深邃。
指畫:指點規劃。
別派:支流,這里指獨特的水派。
天臺:天臺山,在浙江天臺縣北,為道教名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越州袁秀才的林亭后,被其清幽的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袁秀才林亭景色之美,突出了景色清幽、適宜吟詩的特點。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春晚天涯有所思,詩來剛值落花時。青青竹筍真如玉,珍重還教棘護籬。
山房無一事,西日送殘曛。飯取胡麻煮,香將柏子焚。草坡聞牧笛,松塢響樵斤。怪底窗昏黑,檐前一片云。
我后生南岳,神兵掃北畿。威靈群帝接,光耀八龍飛。紫蓋留金殿,朱陵望玉旂。幾時從大隗,還駕五云歸。
重九仍重歲漸闌,強開病眼更登攀。年年認得酣歌處,猶恐招魂葬故山。
梧竹周遭短徑斜,平分春色不須加。喜我花前春似酒,笑他海上棗如瓜。
瓊臺當面失紛華,已慣凋殘不復嗟。四十年前初月上,幾多希望付梅花。
陶叟今何在,迢迢江水東。瓜田連暮雨,荷屋近秋風。本在羲皇上,聊游鹿豕中。幾時春夜飲,還對燭花紅。
大石松根坐每酣,晚風隨意掃晴嵐。百千病孔磨人世,七十峰頭寄佛庵。開眼于今真自闊,安心到此更誰參。翳門關口云深處,多少游人路未諳。
野葵堪采采,零露濕交加。老愛無情物,遲開護足花。清齋留上客,佳味出貧家。晚食流匙滑,莼羹未足誇。
春前雪夜。醉玉崢嶸花上下。幾許悲歡。明夜秋河轉玉盤。高樓遠笛。光到東峰橫眼碧。招我吟魂。教卷澄江入酒樽。
猊坐諸天繞,龍龕百鬼神。捫蘿穿窈窕,拄策上崢嶸。雨送秋聲入,風迎夜氣生。降肛壹鼉吼,撇烈兩鳧驚。獨詣超神界,真游夢化城。微吟更有味,琢雪斗僧清。老衲僧中龍,得度佛三世。苴茅制不借,剖竹作如意。徵心訊空王,禮足依梵帝。住世無三宿,應緣有五至。百年杞國憂,四大偃師戲。應作如是觀,浮云本無蒂。
碧礦不出土,青山鑿不休。青山鑿不休,坐令鬼神愁。
白如白雪復何加,豈有寒英勝六花。真是嶺南稀見雪,花光勝雪喜無差。
金鞍七寶欹,玉手控青絲。人馬才相得,風云氣本奇。勢輕香易墮,樣巧影難為。馳罷雄心在,何曾斂翠眉。
老僧住處一園蕉,古剎曾經劫火燒。石上坐殘霜滿衲,開門月墮九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