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饑之馀復苦久雨感嘆有作
道傍襁負去何之,
積雨仍愁麥不支。
為國憂民空激烈,
殺身報主已差池。
屬饜糠麧猶多愧,
徙倚柴荊只自悲。
十載西游無惡歲,
羨他村野足蹲鴟。
道傍襁負去何之,
積雨仍愁麥不支。
為國憂民空激烈,
殺身報主已差池。
屬饜糠麧猶多愧,
徙倚柴荊只自悲。
十載西游無惡歲,
羨他村野足蹲鴟。
路邊背著嬰兒的人要去哪里?持續陰雨仍擔心麥子無法支撐生長。為國家百姓擔憂卻空自激烈,以死報國的愿望已錯失時機。勉強吃飽粗劣食物仍感愧疚,在柴門前徘徊只能獨自悲傷。十年前西游時沒有災年,羨慕鄉村里有充足的芋頭。
襁負:用布包裹嬰兒背在背上。
積雨:持續降雨。
麥不支:麥子因雨澇無法生長或豐收。
差池:差錯,此指錯過時機。
屬饜(zhǔ yàn):勉強吃飽。屬,適、恰好;饜,吃飽。
糠麧(kāng lì):粗劣食物,糠指米糠,麧同“糲”,粗米。
徙倚(xǐ yǐ):徘徊、留連。
柴荊:柴門,代指簡陋的居所。
惡歲:災年。
蹲鴟(dūn chī):芋頭,因形狀似蹲伏的貓頭鷹得名。
此詩約作于南宋災荒年間,詩人目睹連年饑荒后又遇久雨成澇,百姓流離失所,而自身雖有報國之志卻無法施展,故借詩抒發對民生疾苦的關切與壯志難酬的悲愴。
全詩緊扣“感嘆”二字,通過災景、民情、己懷的層層鋪陳,展現了詩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拳拳之心,是南宋士人憂生念亂的典型詩作。
琪樹芊芊玉蕊新,
洞宮長閉彩霞春。
日暮落英鋪地雪,
獻花應過九天人。
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云帆淼淼巴陵渡,
煙樹蒼蒼故郢城。
江上梅花無數落,
送君南浦不勝情。
木落風高天宇開,
秋原一望思悠哉。
邊城今少射雕騎,
連雁嗷嗷何處來。
九陌遲遲麗景斜,禁街西訪隱淪賒。
門依高柳空飛絮,殘陽寂寞東城去,惆悵春風落盡花。
晨趨禁掖暮郊園,
松桂蒼蒼煙露繁。
明月上時群動息,
雪峰高處正當軒。
東風河外五城喧,
南客征袍滿淚痕。
愁至獨登高處望,
藹然云樹重傷魂。
郊廟祗嚴祀,齋莊覿上玄。
別開金虎觀,不離紫微天。
樹古長楊接,池清太液連。
仲山方補袞,文舉自傷年。
風溢銅壺漏,香凝綺閣煙。
仍聞白雪唱,流詠滿鶤弦。
秋山寂寂秋水清,
寒郊木葉飛無聲。
王子白云仙去久,
洛濱行路夜吹笙。
衡門寥落歲陰窮,露濕莓苔葉厭風。
聞道今宵阮家會,竹林明月七人同。
三十年前會府同,
紅顏銷盡兩成翁。
別淚共將何處灑,
錦江南渡足春風。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千株桃杏參差發,
想見花時人卻愁。
曾忝陸機琴酒會,
春亭惟愿一淹留。
寥寥蘭臺曉夢驚,
綠林殘月思孤鶯。
猶疑蜀魄千年恨,
化作冤禽萬囀聲。
飛花寂寂燕雙雙,
南客衡門對楚江。
惆悵管弦何處發,
春風吹到讀書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