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見郎真欲去,郎去攜郎手。問郎幾時歸,郎去念儂否。
灼灼桃李花,翩翩堤上柳。去去日以疏,逐處留人久。
雙淚從此枯,瘦骨?速朽。任郎歸不歸,終當為郎守。
嘉樹郁中庭,上有雙棲鳥。好音相和鳴,飛止狎昏曉。
念子不能歸,沈憂令人老。豈乏歡娛場,日令顏色好。
見郎真欲去,郎去攜郎手。問郎幾時歸,郎去念儂否。
灼灼桃李花,翩翩堤上柳。去去日以疏,逐處留人久。
雙淚從此枯,瘦骨?速朽。任郎歸不歸,終當為郎守。
嘉樹郁中庭,上有雙棲鳥。好音相和鳴,飛止狎昏曉。
念子不能歸,沈憂令人老。豈乏歡娛場,日令顏色好。
見到情郎真要離去,拉著他的手不放。問情郎何時歸來,問他走后是否把我念想。那明艷的桃李花,那堤上隨風飄拂的柳。情郎越走越遠,相處的時光讓人久久難忘。自此淚水流干,瘦骨恐怕很快就會腐朽。不管情郎歸不歸,我終究會為他堅守。美好的樹木在庭院中郁郁蔥蔥,樹上有雙棲的鳥兒。它們歡快地和鳴,朝夕相伴親密無間。想到你不能歸來,深沉的憂愁讓我衰老。難道沒有歡娛的場所,能讓我容顏美好。
儂:吳地女子自稱。
灼灼:形容花開明艷。
逐處:相處之處。
?:音義未詳,可能是“恐”的異體字。
嘉樹:美好的樹木。
狎:親近。
這類詩詞多反映古代民間女子的愛情生活。在古代,男女離別常見,女子常獨守空閨,此詩可能創作于民間,反映了當時女子對愛情的期盼與堅守,以及離別后的痛苦。
主旨是表達女子對情郎的深情與堅守。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民間愛情題材詩詞的特色,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感風貌。
殘角兩三聲,催登古道。遠水長山又重到。水聲山色,看盡輪蹄昏曉。風頭日腳下,人空老。 匹馬舊時,西征談笑。綠鬢朱顏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傾倒。而今酒興減,詩情少。
匈奴屢不平,漢將欲縱橫。看云方結陣,卻月始連營。 潛軍渡馬邑,揚旆掩龍城。會勒燕然石,方傳車騎名。
極目楚天空,云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臘月寒冰火滿空,玄冥移種祝融宮。 雪霜底事論堅白,兒女何知愛軟紅。 金鼎轉丹應有異,玉沙洗水若為同。 細思造物元無物,顛倒繁華掌握中。
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經綸。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
幽亭春盡共為歡,印綬居身是大官。遁跡豈勞登遠岫, 垂絲何必坐谿磻。詩聯六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將心事比波瀾。風吹野柳垂羅帶, 日照庭花落綺紈。此席不煩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手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回雁峰頭望帝京,寒云黯黯不勝情。 賈生已道長沙遠,今計長沙又幾程。
侯門一入似海深,欲訊卿卿問鬼神。 此情惘然逝如夢,鏡花水月原非真。
浮生一剎逝如電,畫樓辜負美人緣。 未知來生相見否?陌上逢卻再少年。
洞房一夜照花燭,卿卿嫁作他人婦。 相思如狂心如灰,為情憔悴向誰訴。
黃蘆洲上雪初乾,風撼枯枝晚更寒。 靜艤小舟誰得似,生涯瀟灑一漁竿。
蓼岸飛寒蝶,汀沙戲水禽。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銀。明明明月是前身。回頭成一笑,清冷幾千春。 照徹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徹微塵。莫將圓相換眉顰。人間三五夜,誤了鏡中人。
修到南屏數晚鐘,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黃深淺畫難工。 千古蒼涼天水碧,一生繾綣夕陽紅。為誰粉碎到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