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樓有懷蘇眉山
登黃樓,望黃州,
黃州望不見,樓下水東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傷心澤畔客,憔悴楚蘭秋。
登黃樓,望黃州,
黃州望不見,樓下水東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傷心澤畔客,憔悴楚蘭秋。
登上黃樓,遙望黃州,卻怎么也望不見黃州的身影,只見樓下水向東流去。流水怎么能挽留得住呢,浮云更是悠然飄蕩。令人傷心的是那被貶謫在澤畔的人,如秋天里憔悴的楚蘭一般。
黃樓:一座樓的名稱。
黃州:地名。
澤畔客:指被貶謫到水邊的人,這里可能指蘇軾。
楚蘭:楚國的蘭草,常象征高潔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名和內容推測,詩人登上黃樓,因懷念蘇軾而作。蘇軾曾被貶黃州,詩人可能是在聽聞蘇軾的遭遇后,觸景生情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人被貶的情況,詩人或許也有類似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被貶之人的同情和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悠遠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被貶者的關注和情感共鳴。
滿院西風把菊天,官身閑暇亦悠然。
恍思杜老浮舟日,絕勝彭城戲馬年。
豈待白衣開笑口,不妨烏帽庇華顛。
卻愁明發還多事,詩在龍山落照邊。
涉世味何疎,師心道與俱。
古風詩入律,遠景句成圖。
一語中標的,千篇徒囁嚅。
秋光照軒豁,我輩未囚拘。
黃堂賓宴霧香浮,峙玉時髦得意秋。
莊海長風吹怒翼,禹門驚浪化吞舟。
黃生眉宇看輝映,淥漲瑤杯賸獻酬。
來歲歸時君記取,恩袍成行擁龍頭。
旱氛兮炎浮,地毛焦兮金石為流,龍不來兮殷憂。
心憛悇兮孰謀,戴儂目兮傒龍之游。
龍翩然兮副求,呵蟄雷兮鞭潛虬。
忽墨云之崩騰坌瀵兮,黮黯瞢夫昏晝。
??甲馬之喧空兮,砉飛練之淙溜。
夫豈不能噓膚寸彌六幕兮,胡嗇其施于此州眷吾儂。
龍所私兮匪新而舊,安棲飽茹兮龍之佑。
愿龍兮千萬壽,暨我子孫兮烝嘗春秋。
仍年此足為吾病,舉世誰人似我閑。
思遠樓前重禁渡,容成洞里獨看山。
交游雨絕梅還溽,賡倡星分稿自刪。
頼有松廬相慰藉,新篇時復到榆關。
連夕驚雷非惡聲,池塘合合幾蛙鳴。
春程尚有三之一,樂事那能四者并。
養得苔錢都滿砌,足為花地藉殘英。
聞閑不惜沖泥過,架上酴醾玉已成。
氣合桑輿友,才推屈宋衙。
留春無上策,作意惜殘花。
葭倚終慚玉,蓬生正倚麻。
陶溪人遠室,漳浦客思家。
傾蓋臨川卜再逢,歲華飄忽老秋風。
汗顏何補千人聚,過眼還驚萬馬空。
今子所淹棲棘地,曩余曾掌采芹宮。
種松已長煩公問,梁棟如今中未中。
愛女終身托,嬰兒半路遺。
訃音非不達,憂思恐難支。
已及黃泉見,應憐白首期。
愛恩均罔極,淚盡挽歌詞。
咫尺天顏祇暫違,兩臺聯桂世誠稀。
共觀鵬運垂云舉,還幸魚寒密藻依。
賦政將明仲山甫,登樓吟詠謝玄暉。
要津自足升英俊,六鹢毋令恨退飛。
鐘鼎山林昔罕兼,久污清貫大傷廉。
移文謝客顏情厚,彈劾歸耕喜屬饜。
才下盤山為邑里,已排勝境入詩簽。
年來百慮消磨盡,只有雙峰不退尖。
老境慚年長,齋居惜歲徂。
難分阿戎炬,只擁玉川爐。
夜雨知時落,朝陽謫見無。
君王素修德,安意飲屠蘇。
漫雪蝸爭席,翻泥蚓近床。
不堪聽鸛垤,應喜得魚莊。
帶雨移行李,攜孥問野航。
西湖第一義,佳句已難忘。
一夜酸風驚拉槁,雪壓茅簷欹欲倒。
孰知寒谷自能春,鬭坼瓊枝故相惱。
兩年舊隠住容成,耐冷沖寒起常早。
透窗疎影眠未佳,擁被孤吟詩易好。
別來問訊迥相忘,養就苔文從不埽。
詩人云遠歲云暮,自插一枝憐鬢老。
孤山在望不可到,惆悵余香委芳草。
誰邀配食水仙人,長笛橫吹倚蒼昊。
流年舍我疾于飛,受歲于予孰敢違。
有愧淵明新覺是,自憐伯玉舊知非。
盍簪烈炬昏騎馬,博簺相歡夜倒衣。
豈復少年豪氣事,詩壇聊為解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