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百丈貍奴面,
溈山鬼眼睛。
見人空解笑,
弄物不知名。
百丈貍奴面,
溈山鬼眼睛。
見人空解笑,
弄物不知名。
百丈禪師有著如貍貓般的面容,溈山禪師有著似鬼一樣的眼睛。他們看似見到人只會空自歡笑,擺弄事物卻連名字都叫不出。
百丈:指百丈懷海禪師,唐代禪宗高僧。
貍奴:貓,這里用來形容百丈禪師的某種特質。
溈山:指溈山靈祐禪師,唐代禪宗高僧。
鬼眼睛:一種形象的說法,可能表示具有洞察幽微的能力。
此詩屬于禪宗頌古詩,頌古是禪宗以詩句闡釋前代祖師機緣語句、公案的一種形式。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大致處于禪宗發展興盛的時期,作者可能是為了表達對百丈、溈山等禪師禪法的理解和感悟而創作。
這首詩以獨特視角描繪百丈和溈山禪師,通過奇特的意象和矛盾的表述,引導人們去思考禪理。它是禪宗文學的一種體現,展現了禪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在禪宗文學史上有一定價值。
茗香步算知周鼎,
文達多聞辯陸銘。
爭向山靈談考據,
禪床塞耳不能聽。
珠簾何處覓三生,
寂寞司勛薄幸名。
惟有春風惜楊柳,
年年吹綠到蕪城。
海風吹夏寒,閉戶聽瑟?。哀從靜中生,有若井泉溢。斯人王夫子,白日謝昭質。哭寢忽幾時,馀愴托簡畢。
昔歲客江寧,閑居重九日。高軒隆隆過,文場之魁率。幼卑不敢見,僮仆笑嘍?。敦敦拈髯髭,風雅意無匹。揚榷極古今,頭紛而緒密。百川秋灌河,乃睹會歸一。
海內寶宋齋,牙簽三萬帙。招我坐其中,竟日常折堲。巍巍文正公,遺教為稱述。宗法司馬遷,文章綜事實。學詩杜與韓,萬化本六律。私淑愧非才,再拜心空朏。
別公夷陵去,千里風吹?。有美見山川,嵂崒而滵汩。行公釣游處,作詩附歸驲。
中間再見公,鐘山雪花?。客坐見小同,髧髦垂如茁。試文中學官,鐘愛時加膝。顧言此兒異,老夫讓跨軼。子昔年如渠,定是更秀出。昨日得佳章,開緘忭復咥。子自求莊逵,我已任藍蓽。
蹉跎兩儀遷,凄愴九言卒。疚心音問寥,極目邱墳窟。平生良史才,敘述紛四七。古人貴報恩,蔡邕豈直筆。
國家權煮海,為治至纖悉。歷載有成書,辛苦見次比。義與桓生殊,頗亦言民疾。公卿雖不用,退省初無失。
化行潁水清,徹佩如私恤。空舲有夜猿,淚盡血泏泏。
嫉惡心猶在,休官道乃光。
舉朝憐汲黯,當路避張綱。
乞食游吳市,行吟類楚狂。
酒酣歌一曲,音節恐悲涼。
夜泛孤篷載月船,
靜搜吟料六橋邊。
詩成上達宸聰了,
流落人間到處傳。
先生何事遽嚴裝,芹泮陶成兩鬢霜。
三載雁稀鄉夢遠,千江楓葉客思忙。
登庸已謝巖廊想,餞別誰遲驛路觴。
滿地離情題不盡,翩翩云翮向扶桑。
煙水茫無際,空階滴不休。
一窗閑隱幾,四月澹如秋。
箔冷蠶遲績,泥深麥未收。
家貧村酒薄,曷解老農憂。
干戈世路幾時休,
十載吟情客里愁。
聞道湖樓尚無恙,
歸來且與故人游。
豎拳下喝少賣弄,
說是說非入泥水。
截斷千差休指注,
一聲歸笛啰啰哩。
一莖數蕊盡叢生,粉暈檀心畫不成。
靜態雪花堪比潔,幽香蓮葉與同清。
已蠲濃艷消塵劫,應散諸天入梵聲。
傳是西方來小種,凈因我亦未忘情。
溶溶泛日桃溪浪,濯濯拋風柳岸春。天地十分和氣里,此時無語倚蓬人。
吟風吟雨又吟晴,春滿詩囊不負春。一韻到家三十首,人間有底等閑人。
柿葉飄零滿屋除,
半山銜日落丘墟。
睡馀不覺西風急,
亂我窗前數板書。
所居非一一,隨地足平生。吾志在山水,因之移性情。不材人共棄,何幸老無成。愿得長如此,終身住鐵城。
高人叩我戶,白板暫時開。好句袖中出,清風天上來。微吟動琴瑟,寒色入茶杯。為問蹇驢上,敲推曾幾回。
竟將四大作禪床,
偶聽鐘魚出上方。
寄語東坡老居士,
江山如此莫思鄉。
暖入晴窗,簾垂朱戶。闌珊花事今如許。
長天嘹嚦兩三聲,閑愁不共征鴻度。
暗換薰風,忙催柳絮。五陵衣馬芳原暮。
畫樓人倚綠肥時,落紅曉捲殘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