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漏干。
暖日映山調正氣,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
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漏干。
暖日映山調正氣,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
晨雞叫了兩遍,報知夜盡更殘,軍中刁斗不再作響,計時的漏壺水已滴干。溫暖的陽光映照山巒,調和著天地正氣。大家剛剛飲下屠蘇酒,按年齡大小依次而飲,座中人唯有我笑自己鬢發已斑白。
更闌:更盡,夜深。
刁斗: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燒飯,夜間打更。
曉漏干:指計時的漏壺在天亮時水已滴完。
屠蘇:一種酒名,古代風俗,農歷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以驅邪避瘟。
定年齒:按年齡大小依次飲酒。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內容推測是在春節時所作。古代春節有飲屠蘇酒等習俗,詩人或許在新年之際,身處特定環境(從“刁斗”看可能在軍中或有類似經歷),感慨時光變遷、年歲增長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新年清晨的景象,以習俗為切入點,展現新年氛圍。主旨既有迎新之喜,也有對歲月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平實語言傳達復雜情感,在同類寫新年的詩詞中有獨特韻味。
河勢尤湍急,滔滔去莫留。
此行期死敵,既濟遂焚舟。
背水陳師出,乘風縱燎休。
若非拚血戰,不復渡黃流。
竹帛今猶載,桑榆晚始收。
后來燒棧道,毋乃祖馀謀。
揚花可與名玉妃,楚花可與名玉女。
天上瑤臺是本居,人在月宮合同處。
一點難容赤水霞,平生冷笑巫山雨。
此女持身色太嚴,玉璧如槃求不許。
紫蟹黃花節物新,他鄉斗酒亦情親。
樽前賴爾能吳語,澤畔憐余類楚臣。
夜月鈿蟬彈法曲,秋風石燕說遺民。
江東年少休相問,七十何戡是舊人。
洲若香消岸荻秋,
離人虛系五更舟。
曉來誰唱橫江曲,
惡浪無情也白頭。
自我徂冬,元夜其修。晨光警曙,肅肅衾裯。
我身則痡,我心則悠。潛與化尋,敢侈天游。
遂歷韶春,言迄凜秋。物不我遐,化不我浮。
俄頃有樞,誰云遷流。六龍之轡,遍乎九州。
因之致遠,抑又何求。
散步持書卷,閑眠枕藥囊。
馴獐隨幾杖,癡蝶入衣裳。
病起年光速,身閑日景長。
為憐紅樹好,久立向西廂。
石樓盤百級,涌出似孤城。
下岸臨滄海,依然禾黍生。
小篷掀處綠煙忙。人家煙際藏。
兩行深柳半圈墻。濃陰如故鄉。
風過處,一絲涼。蟬聲飄客航。
可憐飄不到羲皇。教人思北窗。
秦淮月,久漾畫圖中。處處樓臺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風。寂寞古行宮。
秦淮月,一片可憐生。荒草斜侵蕭寺碧,殘陽空照蔣山青。流水繞孤城。
秦淮月,憔悴惜芳辰。玉樹歌殘南部曲,金鉦吹散秣陵春。屈指歲更頻。
秦淮月,望斷楚云低。生怕風高多鬼語,還驚潮落有鶯啼。愁煞畫樓西。
南行十日趁馀秋,誤被先生喚俊游。
海澨樓臺殊照眼,酒邊笙吹不關愁。
梅王度曲名能迥,樊鄭拈髭興未休。
共念五郎寒坎壈,霜橋乘醉聽吳謳。
前哲高風播海潯,祠堂瞻拜愜遐心。
東南秀氣干星象,文武才名振古今。
萬頃春潮回砥柱,九重時祀到訶林。
文溪千載清流在,不共珠江較淺深。
東岳名高四海間,此山之外更無山。何時倚杖青云上,與爾朝登復暮攀。
望岳亭臨河水隈,碧窗遙對孔林開。誰知仰止平生意,不為巖巖氣象來。
岱宗西與太行臨,嵐翠霏微曉不分。底是靈州狄刺史,不看巖障只看云。
曾乘秋浪泛銀河,撥盡閒云恣浩歌。明月一環來拂面,玉龍十萬總隨波。
天上瑤池為別館,海閒金闕是離宮。徐行按盡煙波國,高步卻來云漢中。
昨夜曾游洛女家,自知此處勝煙霞。回鸞更按湘妃曲,醉踏煙波弄月華。
龍馭曾游絳水霞,回來卻坐赤鯨車。夜深正解雙珠佩,莫點犀燈照我家。
湖上山林畫不如,
眼明喜見曉光舒。
等閑稚子來橫釣,
一度抬竿一個魚。
祖席為誰設,諸公愧二疏。
雖無人主眷,賴有史官書。
故里山川近,都門供帳初。
百城圖畫筆,幾兩送寒車。
老氏先知足,逋翁晚定儲。
蕭生亦宮傅,歲晏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