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集宗伯甘泉公宅得五言體
瑞雪南宮夜,華燈共此筵。縫葩燃夕艷,瓊絮舞春妍。應節辛盤出,留歡柏酒傳。坐中皆郢曲,歌詠答韶年。
帝城春信早,春園趣不稀。池煙凝竹色,庭雪助燈輝。氣煖浮蘭醴,花寒落毳衣。清言歡未極,玉漏轉微微。
瑞雪南宮夜,華燈共此筵。縫葩燃夕艷,瓊絮舞春妍。應節辛盤出,留歡柏酒傳。坐中皆郢曲,歌詠答韶年。
帝城春信早,春園趣不稀。池煙凝竹色,庭雪助燈輝。氣煖浮蘭醴,花寒落毳衣。清言歡未極,玉漏轉微微。
在南宮的夜晚,瑞雪紛飛,大家一同在這華美的燈光下共享筵席。繁花在夜晚綻放出艷麗的色彩,潔白的雪花如瓊玉般在春日里歡快飛舞。應和著節日,擺上了辛盤,大家相互傳遞著柏酒,盡情歡樂。在座的人所吟詩作,都如同郢中高雅之曲,用歌聲來回應這美好的時光。帝城春天的消息來得早,春園里的趣味也不少。池中的煙霧凝聚在竹色上,庭院的雪增添了燈光的光輝。溫暖的氣息中飄著蘭酒的香氣,寒花飄落,落在毛織的衣服上。大家愉快地清談,歡樂沒有盡頭,不知不覺中玉漏的聲音已漸漸微弱。
元夜:正月十五夜晚。宗伯:禮部尚書的別稱。甘泉公:指湛若水,號甘泉。南宮:指禮部。縫葩:繁花。瓊絮:指雪花。辛盤:舊俗,立春日用蔥、蒜、韭、蓼蒿、芥五種辛菜,拼成盤,互相饋贈,表示迎新。柏酒:用柏葉浸制的酒,古人認為元旦飲柏葉酒可以辟邪。郢曲:指高雅的樂曲,這里喻指在座者的詩作。韶年:美好的時光。蘭醴:蘭酒。毳衣:毛織的衣服。玉漏:古代計時的漏壺。
此詩創作于元夜,詩人在禮部尚書湛若水(甘泉公)家中與友人相聚。當時正值正月十五,帝城春早,大家在節日氛圍中宴飲賦詩,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元夜在甘泉公宅聚會的情景,展現了節日的熱鬧與春景的優美。詩中既有對宴會場景的描寫,也有對高雅詩作的贊美,體現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聚會賦詩的文化風尚。
忽驚清露濕芙蓉,
灺盡燈花月正中。
欲把行藏話端的,
請君還拜石齋翁。
好風隨細雨,蕭颯過吾廬。
野興鋤瓜后,衡門隱幾初。
積陰生綠縟,清氣襲空虛。
耳目遺塵土,還當讀我書。
空手何能便起家
全將汗血灌桑麻
誰知近日梁生寶
可有工夫娶改霞
西山宜落日,
乃在桑榆間。
泛泛霞彩動,
啞啞飛烏還。
倒影麗穹漢,
馀暉遍巖巒。
安得魯陽戈,
揮之起頹顏。
無日游天竺,
新除問補陁。
兩回抽竹策,
一語定弦歌。
懸應如虛谷,
靈通豈祝鮀。
只依彭澤樣,
條具不須多。
多言多敗爾惟辜,
舌在徒然吻欲枯。
吸盡西江波正淼,
說窮大藏字元無。
三緘不受金人戒,
午夜時同望帝呼。
晴雪吞氈知味后,
肯將鐘鼎易秋荼。
此夜一輪滿,騷情不奈秋。月非人可掃,人與月俱愁。素魄憑誰問,寒光為底留。擬隨風葉去,還似雪花浮。竹影搖仍在,波明散未收。嫦娥如戲我,移照讀書樓。
皓色一輪滿,吟看獨倚樓。伊誰能掃月,使我不悲秋。處處寒光共,娟娟素魄浮。竹知空弄影,帚豈解驅愁。露重應徒灑,云行卻暫收。誰疑門外雪,謾欲課蒼頭。
一篇鄉黨盡威儀,
夫子尋常豈自知。
若使區區故如此,
其勞終亦不勝為。
上界回看縹緲間,
白云深鎖洞門閒。
清緣自笑吾真淺,
強為塵緣又出山。
勸汝一杯,關山迢遞,我馬崔隤。想玉堂金馬,曾同富貴,竹籬茅舍,也共塵埃。事過眼前,老來頭上,卿不見吾白發哉。故園好、更彩衣稱壽,何日同回。
天涯勸我寬懷。欠酒債、拔卿金雀釵。笑孔肩薄首,夫人書法,嵇心羊體,仙子琴才。道韞家聲,黔婁夫婿,此怨休將造化埋。六如偈,棒打開夢幻,新拜如來。
二月十五,瞿曇滅度。
文殊頓足普賢悲,外道拊掌波旬舞。
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
聚居小市辟荒陬,樹繞前街萬綠稠。
社酒醉紅田父面,桐花簪白女兒頭。
但從云水深邊住,不解兵戈大地愁。
此即桃源當日景,武陵何用泛扁舟。
彼蒼何忍濫相吞?
一夕生靈慟覆盆。
百里頹垣聲慘淡,
五更殘月影蒙昏。
多災國已傾全力,
未死人皆是幸存。
屏外幾回揩淚眼,
難民堆里認胡溫。
聞道青年會,
惟君最擅場。
我來尋后起,
爾竟作先殤!
孤露偏多難,
聰明總不祥。
無聊搔白首,
天道若茫茫!
門無賓客愧朋儕,冷淡何人諒此懷。
隨意作詩無唱和,等閒沽酒不安排。
每扶短杖行方穩,欲泛扁舟計未諧。
訪得廬山與彭蠡,不論晴日雜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