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華陰隱者
少微夜夜當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舊應看浴鶴,
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
少微夜夜當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舊應看浴鶴,
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
少微星夜夜都映照在仙掌峰上,還有什么人在這里居住呢。過去應該看過在花月之下洗浴的仙鶴。多年來想回故鄉卻未能成行,因為遇到此地而回憶起我的家。
少微:星名,象征處士。
仙掌:指華陰的仙掌峰。
未遂:沒有實現。
吾廬:我的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歷華陰時,遇到隱者居住之地,結合自身多年未歸鄉的經歷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對華陰隱者居住環境的描寫,抒發自己對隱者生活的向往和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
家居百金貨,富可千金敵。
持行鬻于市,曾微一錢直。
人或不汝知,汝售無固急。
邂逅識真者,百金還復得。
入門空榛蕪,半死猶未槁。
清霜且零落,縱蔓那得保。
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掃。
童來乃鈍鍤,兀兀日又了。
蘭枯艾長壯,亂多治則少。
君子小人歟,幽憂掛懷抱。
田家雖賤勞,豐歲飽餐粥。
儒士筆以耕,相形無食肉。
我生文字盟,向日交友卜。
自從此邦來,得君一夔足。
作詩非野格,悟坡更參谷。
字法皆有師,翩翩信超俗。
誰云前輩遠,解使神觀復。
鸞乃鳳之徒,蕙乃蘭之族。
惟我甚亡頼,于何能見辱。
又何與于人,嗔君刺在目。
寒窗夜沉沉,燈燼落金粟。
芻薪價益高,窘狀稭然菽。
相看一何有,有子所送菊。
何以得今夕,把君詩過讀。
阿兄今得太和官,買舟同載初不難。
公持使節豫章郡,蘄以過公道窘寒。
公今召節趨日邊,我雖失望猶欣然。
西江恩波千萬里,活此枯魚當易爾。
不見千株樹,空留百尺臺。
仙人定無有,行客自裴回。
更欲危欄倚,生嫌莫色催。
病僧多不出,門外長蒼苔。
始白才二三,今白乃四五。
蕭蕭十數莖,底用更縷數。
年來悼亡悲,老至作詩苦。
外形雖由中,不應遽如許。
嘆息計此身,幾何不埋土。
而此尚低回,悄悄受群侮。
弟能教兒書,兒足事吾圃。
吾豈不可歸,茲為寄門戶。
白沙漫漫風肆威,白沙道上行人稀。
征衣攝葉馬力微,問胡不歸驅以饑。
浮家洞庭書未來,腸九回兮朝莫思。
莫投道店雞已棲,一杯自慰無嫌醨。
坐上著孟嘉,不問知小異。豈其眉睫殊,儻或偶相值。
余生慕名流,得見忘履屣。雅聞東嘉州,儒服類洙泗。
于今師友間,授受由原委。沈君蓋其徒,往往無不肄。
向雖未云識,早已知名字。胡為冠惠文,更復倉庫吏。
人之不相知,擊磬與荷蕢。至其移怒時,水蟹或遭忌。
人誰不君知,相與共愕眙。君方系官曹,我乃赴幽事。
別語縱可佳,離愁渺無地。
經旬不飲仍廢詩,不唯多故病使之。
黃花潦倒烏桕赤,窮邊物色分付誰。
空庭索索枯葉吹,氣象如我苶且羸。
強思把筆與摹寫,安得豪壯生毛錐。
秋冬之間獲稻時,日腳苦翳雨腳垂。
鳩鳴遠樹蛙吠坎,宜我病骨疲支持。
黃巖嶄絕人人居,徐巖蟠鬰處士廬。
扁舟半載泊南岸,折梅看雪頻攜壺。
黃巖夾道松百株,風來迎送齊笙竽。
壇崩殿古黃冠癯,懸巖石刻墨可模。
徐巖觸目多荒蕪,啼嘯往往紛鼪鼯。
廢基斷砌或有無,名字不復知誰渠。
聞君奉檄方受租,播糠瞇目莫與娛。
作詩為君道何如,尋幽速遣從騎驅。
賦成孰寄當念吾,不用寒溫枉素書。
立春數日間,梅花未多睹。書窗有折枝,每浸則微吐。
殘編宵未眠,卯酒朝自舉。時聞遞幽香,似接譚妙語。
林園何人家,厥地非容與。曾知將軍祠,老木瞰江滸。
時中幾及之,欲往遭雪阻。莫要居士曲,但費先生楮。
前朝得霜霽,決意喚鳴樐。肩輿已出門,邂逅謁吾侶。
忽焉頭岑岑,歸臥更侵膂。或者瘧為祟,又意瘴莫御。
杯鐺且棄置,藥餌事煎煮。豈唯病獨然,陰云重彌宇。
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許。涪翁訪岑公,亦嘆連朝雨。
世人肆貪求,妄意輒簪組。寧知一笑適,亦自有從拒。
天云會當開,我病亦應愈。但恐梅之花,蹁躚如化羽。
吏事要及民,何假須緣飾。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實。
萍鄉孫明府,抱負惟儒術。起家長此邦,為政皆有述。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今夏戒艱食,粒米勸蓄積。
種麥貴宿耕,禾孫視前績。是我賢弟昆,三市俱鼎立。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絲刻。為陳先世事,稍稍從吾律。
竊嘗嘆斯人,當補諫爭缺。如何即九原,我為長太息。
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才難未易識,屢薦今始入。
贛川與洪州,目見非耳得。使之佐廟謨,彌縫寧闕職。
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為移一縣政,于以均萬國。
我雖落蠻夷,歸來豈無日。儻遂樂耕耘,于焉吾事畢。
借石誰為主,叫應呼莫譍。
樓高才隠約,樹遠更崚嶒。
掛席凡三過,停橈欠一登。
扁舟向何許,漂泊傍漁罾。
白云英英行空山,白鷺矯矯去復還。
雨聲驟來卻小住,樹色全綠或半殷。
誰家有屋茅三間,舂聲未斷橫炊煙。
刈禾雖阻得治圃,造物所惠無一偏。
我亦愿此坐無田,千里顧上西江船。
經年擾子曾未厭,更煩車馬相追牽。
客中無酒可醉子,聊書所見為別言。
因行碧湘門,倏念黃草尾。
曩辭戴安道,同者歐陽子。
那知三年過,僅謂一日爾。
惟辰雖陋邦,分教多名士。
前瞻固高明,后至復奇偉。
天將惠其俗,賢者不自鄙。
流傳幾人說,邂逅一見喜。
談論未云終,別袂已復起。
勿謂隔沅湘,因來致蘭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