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后勉子侄
我生場屋慣周旋,得失從知豈偶然。
天理先須盡人事,時文端的本塵編。
日烘甕牖朝先起,雪壓茅齋夜不眠。
萬里夷涂從此去,著鞭寧怕祖生先。
我生場屋慣周旋,得失從知豈偶然。
天理先須盡人事,時文端的本塵編。
日烘甕牖朝先起,雪壓茅齋夜不眠。
萬里夷涂從此去,著鞭寧怕祖生先。
我一生在考場中頻繁周旋,深知得失并非偶然。要先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遵循天理,時文原本就是塵世的篇章。太陽初照破窗時你要早早起身,大雪壓著茅齋的夜晚也不要貪睡。從此你將踏上平坦的萬里征程,奮勇向前,難道還怕趕不上祖逖嗎?
場屋:科舉考試的地方,也稱科場。
周旋:打交道、應酬。
端的:真的、確實。
塵編:指塵世的書籍,這里指時文。
甕牖:用破甕做的窗戶,指貧窮人家。
夷涂:平坦的道路。
著鞭:揮鞭,比喻努力向前。
祖生:指祖逖,東晉時期杰出的軍事家,有“聞雞起舞”的典故。
此詩可能創作于科舉考試之后,詩人經歷過多次科舉,深知其中的艱辛與不易。看到子侄參加科舉,便寫下此詩,以自身的經驗和感悟來勉勵他們,希望他們能正確對待科舉得失,勤奮努力,積極進取。
這首詩主旨明確,是詩人對晚輩在科舉道路上的勸勉。其突出特點是將道理寓于平實的語言中,以自身經歷引導子侄。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人對后輩學業的重視和殷切期望。
名場走豚犬,秋風偶先登。乍聞亦欣然,門戶或可馮。雙眉豈必蛾,謠諑從此興。兼復天雨雪,時時念凌兢。記取未遘時,廓然泯愛憎。
日慘東風正怒號,小園寂寂閉蓬蒿。可能春色如人事,獨發玄都觀里桃。寄語玄都觀里花,饒君繁麗奪朝霞。劉郎想到長安日,葵麥風前一嘆嗟。
易寂無為有感幾,幾存萬物未生時。陰陽理向極中看,天地心從復處知。潮上海門探月窟,日回地戶濯咸池。何時騎鶴研朱露,共勘經圖叩古羲。
卜筑南山下,開尊醉薜蘿。蘭投湘女佩,雪和郢人歌。海岳窗中盡,樓臺樹杪多。翛然發長嘯,揮手亂星河。
翩翩紅葉森森柏。遠山一抹微云白。扶醉上山莊。憑攔眺碧蒼。茫茫興廢跡。郁郁秋風客。何處是鱸鄉。南翔雁落塘。
官舍誰言隘,西樓興不窮。閒云欹枕里,飛鳥捲簾中。風定天還水,煙虛月度松。回觀猶有愧,破屋著盧仝。云態看來變,檐陰坐次移。一蟬吟未了,雙鳥去何之。薄宦槐安夢,浮名劍首炊。安心元有法,遣興可無詩。
藍縷疾耕家四壁,鐵衣高臥日千金。四朝餉士前無古,一旦和戎患至今。
埋沒高才筑釣間,風云未會要鯢桓。南康郡下參軍耳,付與紅塵白眼看。
蜿蜒曲龍腰,山間隱樓觀。孤高伏龍角,浮圖刺云漢。脩林霜雪馀,落葉青紅亂。想見洞中人,不知時節換。咳唾落江東,江東兩眼中。舉頭觸浮云,失腳驚飛鴻。逢人自笑謀身拙,坐使紅塵生白發。入山便欲棄人間,出山又與松筠別。
千家樓閣映朱軒,猶見沙堤接禁垣。有劍只慚吳季子,無人重過趙平原。花明戟戶春常寂,鳥識雕楹晝自喧。試看五侯歌舞地,玉臺金埒鎖黃昏。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凌澗尋我室,散帙問所知。夕慮曉月流,朝忌曛日馳。悟對無厭歇,聚散成分離。
云白山青琪樹綠,神仙咫尺隔塵凡。九還真訣逢師授,自此流傳到呂巖。
嬌女新生字阿京,還家添得笑啼聲。平陽自是千金橐,織素空攜萬里行。弗子未能忘伯禹,非男亦可慰淵明。中年至性傷哀樂,陶寫難憑絲竹清。
男兒侯骨自天成,年少登壇獨擅名。象嶺風生疑說劍,龍門煙靖好談兵。傳家豈獨誇文簡,報國還來有武卿。聞道交夷心膽破,湛恩期爾被邊庭。
曾共云山采藥來,鶴舒臺上竹窗開。松間昨夜聞清嘯,人見親騎白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