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二首 其一
門巷清如水,
情懷淡似秋。
詩吟唐近體,
談慕晉高流。
托命須長镵,
浮家只小舟。
江南煙雨岸,
何處不堪留。
門巷清如水,
情懷淡似秋。
詩吟唐近體,
談慕晉高流。
托命須長镵,
浮家只小舟。
江南煙雨岸,
何處不堪留。
門庭巷弄清幽得像水一樣,心境情懷淡泊如同秋意。常吟誦唐代的近體詩歌,閑談時傾慕晉代的高潔名流。安身立命依靠的是長柄的镢頭,漂泊的家當僅有一艘小船。江南煙雨朦朧的江岸,哪一處不是值得停留的所在。
唐近體:唐代形成的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講究平仄對仗。
晉高流:晉代的高潔名士,如竹林七賢等,以隱逸、灑脫著稱。
長镵(chán):古代一種長柄的掘土工具,此處代指簡單的勞作工具。
浮家:指以船為家,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
此詩或作于秋日傍晚,詩人身處江南水鄉,過著簡樸的隱逸生活。當時可能厭倦世俗紛擾,轉而追慕古人高潔品格,通過詩中場景抒發對平淡自適生活的滿足。
全詩以“清”“淡”為基調,通過門巷、吟詩、勞作、漂泊等生活片段,展現隱逸者的精神世界。既描繪了江南秋景的柔美,又傳遞出對傳統高逸文化的認同,語言平淡而意蘊悠長。
草色蕭條六代宮,故園回首嘆飛蓬。秦淮一夜西風急,落盡芙蓉細雨中。
客里黃花別季鷹,清秋殘葉灑孤燈。歸帆憶爾江城下,半夜潮聲泊廣陵。
楚塞吳關望里賒,遙遙云水接蒹葭。秋山何處幽期近,縹緲峰頭一片霞。
揚子汀洲起暮潮,片帆南下雨蕭蕭。他年共訪蘇臺月,攜手垂虹百尺橋。
深宵剪燭豈辭劬,
氈冷燈青不負吾。
門外有人如載酒,
愿公分潤筆毫枯。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遠自過江船。
山塘日日花成市,園客家家雪滿田。
新浴最宜纖手摘,半開偏得美人憐。
銀床夢醒香何處,只在釵橫髻亸邊。
湯湯辟廱流,中有學子居。
但說若稽古,言猶三萬馀。
來者轉相祖,詞林日凋疏。
稍喜績溪令,入校天祿書。
慣作風塵客,舟車往復回。時慚駑下駕,未獲驥呈材。酒作驅愁帚,詩無辟債臺。消寒成一集,笑語許追陪。
人誇小鄒魯,此地快遨游。家國承遺澤,馨香報晚秋。洞花春雨足,山樹白云留。袖得新圖卷,吾懷往事悠。
春秋佳日里,待我有情天。桃柳樓臺鬧,芙蕖雨露圓。教人傳木鐸,策我藉蒲鞭。如是芳鄰結,何須買萬錢。
道不分南北,崎嶇有大隗。旅情寒鳥喚,詩意凍云催。雙峴留題去,西湖返棹來。臨岐還痛飲,可恥罄瓶罍。
金堂倦繡出花陰,殘線猶拖插髻針。鴛枕浪紋侵粉頰,雀爐煙穗裊衣襟。
月窺衾簟秋初冷,露濕盤筵夜漸深。歡笑語連悲咽語,卸頭忘卻換犀簪。
屏帷低護浴房涼,珍重為卿治一湯。酒力不禁負侍女,藥方新忌報廚娘。
銀匙滑瀉雞頭肉,鎖帳燶氳佛手香。為愛月窗秋樹影,不教持燭暗歸房。
龍山在何許,驅車故城東。
壯游值佳月,高懷激清風。
深知孟萬年,獨有柴桑翁。
至今佳傳香,索之迷芳叢。
脩篁臺榭俯通津,
幽軋西歸別夢頻。
惆悵倚闌文酒地,
月痕還待舊時人。
荊益俱危急,
風濤共一舟。
未知策應使,
兵已至何州。
九九中間易道在,
天心惟許菊花知。
一年好景君須識,
都在西園把菊時。
望郎回,望郎回,朝朝望郎郎不回。
孤兒三尺,形單影只。冬愁風酸,夏愁日赤。
南山云連北山雨,一樣人間兩樣土。
望郎回,幾時來。
東海會有西歸水,妾作石人甘爛死。
老去胸中百事真,
同游無復白頭新。
鵲從熟后頻分食,
鹿漸馴來不避人。
我愛鄭所南,蘭根不著土。懸立海天中,曠若無所睹。
霜深雨露稀,幽寥自千古。荊棘滿世途,出門即豺虎。
藜藿亦乾枯,孤芳尚何取!橘頌無回風,蕙蓀成茅茹。
鳳凰受詒笯,鴆鳩以為處。戶艾服盈腰,芳草迷故宇。
吾兒階下秀,胸懷九畹譜。詩中有騷心,畫中有香祖。
相對情為怡,頗解塵埃苦。雖在童稚年,已似蘭生圃。
異時富根荄,破空出環堵。我衰汝長成,榮枯互相補。
悠悠大荒東,行吟自得所。何必沅與湘,始可培芳杜。
即此揮毫間,已是玉屑吐。翛然倚江皋,臭味不余忤。
相期臨清流,風騷繩素武!尚留五柳居,待作三徑主!
江山風月好亭臺,
觴詠應須老守才。
一語叮嚀君記取,
莫因官貴少書來。
因風轉籟。謖謖松濤青入海。
大石嵬峨。翹首奇峰聳駱駝。
花花浪子。倒掛飛泉通八水。
拄杖丹邱。坐愛楓林半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