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上人游方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人別,風姿與物閑。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人別,風姿與物閑。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你精通戒律儀規又涉獵外學,作詩的靈感已深入奧妙之境。如煙的美景隨你遠去而分別,你的風姿與萬物一樣閑適。你在靜室留下穿花的身影,念咒施法好似能讓流水越過空山。誰能懂得你如浮云般的心意,自在地飄游于悠悠天地之間。
律儀:佛教的戒律儀規。外學:佛教以外的學問。
玄關:指深奧微妙的義理。
煙景:云煙繚繞的景色。
風姿:風度儀態。
貫花:可能指僧人在靜室中的一種修行活動,用線貫穿花朵等。
咒水:僧人念咒使水具有某種神力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佛教文化較為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詩人可能與道上人相識,在道上人要外出云游時,寫下此詩表達送別之情和對其的欽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道上人,突出了道上人的學識、風姿和超脫的心境。其特點在于意境清幽,語言精煉,生動展現了僧人形象。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與佛教文化的交流融合。
石榴小萼未開時,渾似紅櫻壓翠枝。照日含風千萬朵,故園千里正相思。
楓響颼颼落暮潮,郎君且駐木蘭橈。橋邊車馬塵初靜,明月新教白玉簫。
曾于青史想容儀,此日登臨過古祠。壯志未能忘北狩,忠魂猶自倚南枝。矢心天地圖恢復,唾手燕云在指麾。千載英雄常涕淚,金牌何事即班師。
游戲在江南,小橋送流水。忽見綠梅花,不知何以對。
甫田萬頃少耕犁,茂草東西一色齊。寒日荒荒飛野雉,晚煙漠漠走山麑。
鏡中雙鬢已成霜,暗數流年七十強。得遂買山終老計,種來松樹過人長。
燒馀鳥道漢功全,鑿外龍門禹力偏。已恨群峰能礙日,何期此地更朝天。一門高扼雙江路,兩壁迥通萬里船。傾仄不辭云徑險,山光人影共清漣。
殿夾深林幾岫青,門臨流水兩橋橫。何時杖策尋明月,來聽蓮花塔下經。
望亭昔歲過歸船,柳為蹁躚杏為妍。今日溪山渾似舊,雪蘆風荻兩蕭然。窗間雨打淚新斑,破處風來叫得酸。若是詩人都富貴,遣誰忍餓遣誰寒。暮鴻作陣猛相追,風有何忙也急吹。惱殺詩人真枉卻,云窗霧閣不曾知。兩岸山林總解行,一層送了一層迎。天公收卻春風面,拈出酸寒水墨屏。朝朝暮暮見長河,見了長河只厭它。卻愛畫師能畫水,不看死浪與生波。晴河不似雨中看,晴里波紋只簟斑。卻是雨河新樣巧,簟間織出小金镮。
天眷皇明萬世隆,儲君育德在春宮。祥云曉接龍樓上,佳氣晴開鶴禁中。恭睹堯眉呈八彩,仰瞻舜目烱重瞳。微臣拜賜天恩厚,補報深期竭寸衷。
人力端能奪化工,香吹谷雨半頭風。道傍車馬自朝夕,誰識原非積李叢。
浙江輕浪去悠悠,望海樓吹望海愁。莫怪鄉心隨魄斷,十年為客在他州。
方湖涵深碧,移種水芙蕖。壤沃不待培,周回已芬敷。豈惟花實美,根葉尤所須。今年種菱芡,明年種菰蒲。生涯日已廣,而不勞耘鋤。月明撐舴艋,長嘯足自娛。
五十六年行役身,又漂萍葉及初春。桕燈向壁吟殘句,江雨敲窗夢故人。鶯囀上林空倚醉,月生南浦幾傷神。還家想得兒童笑,毛發蒼浪綠綬新。
暮云低,樓影直。樓外山光,山外斜陽色。嘹唳孤鴻憐影只。缺月疏林,何處還尋得。畫堂深,涼夜寂。幽思迢遙,饒編天南北。冷砌吟蛩啼永夕。扶起殘魂,獨對孤燈側。月華涼,蟲語哽。夢掩空幃,倚枕和愁聽。淚洗殘妝慵自整。萬轉千回,幽恨無人省。燭花搖,光不定。九死殘魂,扶起燈前影。冰簟無溫衫袖冷。捫遍雕欄,雨隔空樓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