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城東門
雞鳴關吏警,
伐鼓報通晨。
垂楊蟬廣陌,
車馬漸填甄。
微風布柔和,
九陌飏緇塵。
詵詵游宦客,
役役市廛人。
鞍轡紛照耀,
負戴何苦辛。
貴賤雖異營,
總計百年身。
如何游俠子,
仗劍遠辭親。
揮金纈死士,
博塞競芳春。
坐恐繁華歇,
寧憂鐍篋貧。
傷彼獨行士,
蓬蒿長隱淪。
雞鳴關吏警,
伐鼓報通晨。
垂楊蟬廣陌,
車馬漸填甄。
微風布柔和,
九陌飏緇塵。
詵詵游宦客,
役役市廛人。
鞍轡紛照耀,
負戴何苦辛。
貴賤雖異營,
總計百年身。
如何游俠子,
仗劍遠辭親。
揮金纈死士,
博塞競芳春。
坐恐繁華歇,
寧憂鐍篋貧。
傷彼獨行士,
蓬蒿長隱淪。
雄雞報曉,關吏警醒;擊響戰鼓,通報清晨已到。垂楊枝上蟬鳴,回蕩在寬闊的街道;車馬漸多,擠滿了市井要道。微風送來柔和的氣息,京城大路揚起黑色塵囂。眾多游宦的客人,忙碌的市井人等。鞍轡華麗閃爍,背負肩扛的人卻如此辛勞。富貴與貧賤雖營生不同,總計不過百年人生。為何那些游俠兒,仗劍遠別親人。揮金結交死士,賭博游戲虛度芳春。只恐繁華消散,哪憂箱中錢財耗盡。哀傷那孤獨的隱者,在蓬蒿中長久埋沒自身。
關吏:關卡的官吏。
伐鼓:擊鼓。
廣陌:寬闊的街道。
填甄:同“填阛(huán)”,指充滿街市。
九陌:漢長安城中的九條大路,后泛指京城大路。
詵詵(shēn shēn):眾多的樣子。
役役:忙碌不停的樣子。
負戴:背負頭頂的重物,指勞役。
異營:不同的營生。
游俠子:行俠仗義、好交游的人。
纈(xié):通“結”,結交。
博塞:古代的賭博游戲。
鐍(jué)篋(qiè):鎖著的箱子。
獨行士:指隱居避世、特立獨行的人。
隱淪:隱藏、埋沒。
此詩或為初唐詩人王績所作。王績一生經歷隋唐更替,早年有濟世之志,后因仕途失意轉向隱遁。詩中描繪清晨出城所見市井百態,反映了初唐時期城市生活的面貌,亦暗含詩人對不同人生選擇的觀察與思考,可能作于其未徹底隱居前,對世俗生活的審視階段。
全詩以“曉出城東門”的視角,鋪陳市井清晨的喧鬧場景,對比貴賤、游俠與隱者的生存狀態,揭示人生百年雖營生各異,終歸于短暫的本質,隱含對浮華的批判與對隱者的同情,體現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美顯,榮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感汝思余意,孤舟故遠尋。滄江秋浪闊,丹嶂曉楓深。
圃韭猶堪剪,村醪且共斟。歸帆留不得,竟夕獨哀吟。
門下:致理興化,必在推誠;忘已濟人,不吝改過。朕嗣守丕構,君臨萬方,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誠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復于將來。明征厥初,以示天下。惟我烈祖,邁德庇人,致俗化于和平,拯生靈于涂炭,重熙積慶,垂二百年。伊爾卿尹庶官,洎億兆之眾,代受亭育,以迄于今,功存于人,澤垂于后。肆子小子,獲纘鴻業,懼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長于深宮之中,暗于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察征戍之勞苦,澤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懷疑阻,猶昧省已,遂用興戎。征師四方,轉餉千里,賦車籍馬,遠近騷然,行齋居送,眾庶勞止。或一日屢交鋒刃,或連年不解甲胄,祀奠乏主,室家靡依,生死流離,怨氣凝結,力役不息,田萊多荒。暴命峻于誅求,疲民空于杼軸,轉死溝壑,離去鄉閭,邑里邱墟,人煙斷絕。天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馴致亂階,變興都邑。賊臣乘釁,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凌逼,萬品失序,九廟震驚,上辱于祖宗,下負于黎庶。痛心靦貌,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若墜深谷。賴天地降佑,神人葉謀,將相竭誠,爪牙宣力,屏逐大盜,載張皇維。將宏永圖,必布新令,朕晨興夕惕,惟念前非。乃者公卿百寮,累抗章疏,猥以徽號,加于朕躬。固辭不獲,俯遂輿議。昨因內省,良用矍然。體陰陽不測之謂神,與天地合德之謂圣,顧惟淺昧,非所宜當。文者所以成化,武者所以定亂,今化之不被,亂是用興,豈可更徇群情茍膺虛美,重馀不德,祗益懷暫。自今以后,中外所上書奏,不得更稱圣神文武之號。
夫人情不常,系于時化;大道既隱,亂獄滋豐。朕既不能宏德導人,又不能一法齊眾,茍設密綱,以羅非辜,為之父母,實增愧悼。今上元統歷,獻歲發生,宜革紀年之號,式敷在宥之澤,與人更始,以答天休。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為興元元年。自正月一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繁囚見徒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有以忠勞,任膺將相,有以勛舊繼守藩維。朕撫馭乖方,信誠靡著,致令疑懼,不自保安。兵興累年,海內騷擾,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災,朕實不君,人則何罪,屈己宏物,予何愛焉。庶懷引慝之誠,以洽好生之德,其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及所管將士官吏等,一切并與洗滌,各復爵位,待之如初,仍即遣使,分道宣諭。朱滔雖與賊泚連坐,路遠未必同謀,朕方推以至誠,務欲宏貸,如能效順,亦與維新。其河南河北諸軍兵馬,并宜各于本道自固封疆,勿相侵軼。朱泚大為不道,棄義蔑恩,反易天常,盜竊暴犯陵寢,所不忍言。獲罪祖宗,朕不敢赦。其被朱泚脅從將士官吏百姓及諸色人等,有遭其扇誘,有迫以兇威,茍能自新,理可矜宥。但官軍未到京城以前,能去逆效順,及散歸本軍本道者,并從赦例原免,一切不問。天下左降官,即與量移近處,已量移者更與量移。流人配隸,及藩鎮效力,并緣罪犯與諸使驅使官,兼別敕諸州縣安置,及得罪人家口未得歸者,一切放還。應先有痕累禁錮,及反逆緣坐,承前恩赦所不該者,并宜洗雪。亡官失爵放歸勿齒者,量加收敘,未復資者更與進敘。人之行業,或未必廉,構大廈者方集于群材,建奇功者不限于常檢,茍在適用,則無棄人。況黜免之徒,沉郁既久,朝過夕改,仁何遠哉。流移降黜,亡官失爵,配隸人等,有材能著聞者,特加錄用,勿拘常例。諸軍使、諸道赴奉天及進收京城將士等,或百戰摧敵,或萬里勤王,捍固全城,驅除大憝,濟危難者其節者,復社稷者其業崇。我圖爾功,特加彝典,錫名疇賦,永永無窮,宜并賜名奉天定難功臣。身有過犯,遞減罪三等,子孫有過犯,遞減罪二等。當戶應有差科使役,一切蠲免。其功臣已后雖衰老疾患,不任軍旅,當分糧賜,并宜全給。身死之后,十年內仍回給家口。其有食實封者,子孫相繼,代代無絕。其馀敘錄,及功賞條件,待收京日,并準去年十月十七日、十一月十四日敕處分。諸道、諸軍將士等,久勤捍御,累著功勛,方鎮克寧,惟爾之力。其應在行營者,并超三資與官,仍賜勛五轉;不離鎮者,依資與官,賜勛三轉。其累加勛爵,仍許回授周親。內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各加一階,仍并賜勛兩轉。見危致命,先哲攸貴;掩骼薶胔,禮典所先。雖效用而或殊,在惻隱而何間。諸道兵士有死王事者,各委所在州縣給遞送歸,本管官為葬祭。其有因戰陣殺戮,及擒獲伏辜,暴骨原野者,亦委所在逐近便收葬;應緣流貶及犯罪未葬者,并許其家各據本官以禮收葬。自頃軍旅所給,賦役繁興,吏因為奸,人不堪命,咨嗟怨苦,道路無聊,汔可小康,與之休息。其墊陌及稅間架竹木茶漆榷鐵等諸色名目,悉宜停罷。京畿之內,屬此寇戎。攻劫焚燒,靡有寧室,王師仰給,人以重勞,特宜減放令年夏稅之半。朕以兇鬼犯闕,遽用于征,爰度近郊,息駕茲邑,軍儲克辦,師旅攸寧,式當裒旌,以志吾過。其奉天宜升為赤縣,百姓并給復五年。尚德者,教化之所先,求賢者,邦家之大本,永言茲道,夢想勞懷。而澆薄之風,趨競不息,幽棲之士,寂寞無聞,蓋誠所未孚,故求之不至。天下有隱居行義,才德高遠,晦跡邱園,不求聞達者,委所在長吏具姓名聞奏,當備禮邀致。諸色人中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及博通墳典,達于教化,并洞識韜鈐,堪任將帥者委常參官及所在長吏聞薦。天下孤老,鰥寡惸獨不能自活者,并委州縣長吏量事優恤,其有年九十已上者,刺史縣令就門存問,義夫節婦,孝子順孫,旌表門閭,終身勿事。大兵之后,內外耗竭,貶食省用,宜自朕躬。當節乘輿之服御,絕宮室之華飾,率已師儉,為天下先。諸道貢獻,自非供宗廟軍國之用,一切并停。應內外官有冗員,及百司有不急之費,委中書門下即商量條件,停滅聞奏。布澤行賞,仰惟舊章,今以馀孽未平,帑藏空竭,有乖慶賜,深愧于懷。赦書有所未該者,委所司類例條件聞奏,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以其罪罪之。亡命山澤,挾藏軍器,百日不首,復罪如初。赦書日行五百里,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云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依然臨江渚,長望倚河津。 鼓聲隨聽絕,帆勢與云鄰。 泊處空余鳥,離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葉,釣晚欲收綸。 如何相背遠,江漢與城闉。
春漠漠,雨絲絲。杏花低亞小樓時。倚闌脈脈閒凝睇,春在梢頭總未知。
尺幅誰圖寫,塊礧寄其胸。超然與物,無忤綽有阮嵇風。
詎識渭濱嚴瀨,多少文經武緯,只在卷舒中。暫爾謝塵網,分付白云封。
一溪水,千丈壁,萬株松。煙波浩渺,收拾釣艇與詩筒。
莫問蟻王鹿逐,但看鳥婚花嫁,變態亦何窮。放眼乾坤大,海闊復天空。
離離一樹海棠花,是誰栽墻角?到而今、孤館鎖寒煙,只有東風吹著。
紅英糝地殘香薄。似馬嵬漂泊。縱饒此際,春閨睡足,也應傷寥落。
鈴閣雨,寺樓鐘。迸入零香碎玉中。幽夢忽驚啼鳥喚,賣花聲過小樓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蔓草荒煙,問誰氏、斷碑磨滅。爭道是、向家幼女,持貞矢節。
待字年時身未嫁,于歸欲賦夫先沒。卻等閒、不說未亡人,心如鐵。
私恩少,情偏切。大義凜,志尤決。盡滿腔孤憤,刀痕迸裂。
地下青燐應烈焰,閨中紅粉成英杰。只年年、寒食杜鵑啼,流紅血。
秋水蒹葭,夕陽禾黍,一行雁字青天寫。望來北陌南阡,紫粒紅芒,低垂穎粟迎風亞。
白云堆里晚花香,黃茅屋外鐮刀掛。?稏。驀地鸕鶿飛下。
畦邊唼呷呼兒打。不道天與豐盈,物宜咸若,何惜區區者。
不如酤酒樂西成,好齊物我忘虞詐。
雨漣漣,煙冥冥。煙雨連朝,白晝渾如暝。天外云嵐簾外影。
老眼昏花,書籍猶堪枕。
悶無端,愁欲寢。燕子喃喃,忽的驚人醒。王謝家兒難記省。
舉目山河,已自殊風景。
江岸曉霜飄。襆被裝成上小舠。自笑今年空浪跡,如皋。
風雪歸來冷布袍。
回首也蕭騷。十丈愁城無計消。差喜擔頭馀長物,椰瓢。
博得童兒笑語高。
江東歲歲花稠密。盡染啼鵑血。如何幻出水云黃。可是學來仙子道家妝。
美人甘自埋塵土。羞與紅顏伍。英雄事業已沈淪。只有黃沙滾滾楚江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