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志感次和佘素思明府
西風瑟瑟曉霜飛,四望郊原落木稀。節序訝同車轂轉,遭逢那肯壯心違。云看五色濃還淡,草過三冬綠漸肥。不用悲秋懷宋玉,暫隨鷗鷺與忘機。
雨點螢飛月色稀,寒泉竹引到巖扉。黃花滿徑牽吟緒,白雁橫空報曙暉。自信行藏惟有是,敢言聲氣遂全非。東山不久留安石,未許乘閒問釣磯。
西風瑟瑟曉霜飛,四望郊原落木稀。節序訝同車轂轉,遭逢那肯壯心違。云看五色濃還淡,草過三冬綠漸肥。不用悲秋懷宋玉,暫隨鷗鷺與忘機。
雨點螢飛月色稀,寒泉竹引到巖扉。黃花滿徑牽吟緒,白雁橫空報曙暉。自信行藏惟有是,敢言聲氣遂全非。東山不久留安石,未許乘閒問釣磯。
西風蕭瑟,清晨寒霜紛飛,四野望去,郊原上的落葉稀疏。驚嘆節令更替如車輪飛轉,雖歷經境遇卻不肯違背壯年的志向。看云色五彩時濃時淡,草經過三冬漸顯豐茂。不必像宋玉那樣悲秋傷懷,暫且與鷗鷺相伴忘卻機心。雨點擊打,流螢飛舞,月色漸稀,寒泉引著竹枝到了山巖門扉。滿徑的菊花牽動詩興,白雁橫空傳來曙光。自信行止唯有如此,怎敢說聲氣全非。東山不會長久留住謝安,不許我再乘閑問釣磯。
次和:依原韻或原詩韻腳酬和詩作。
車轂(gǔ):車輪中心貫軸的圓木,此處喻指時間流轉。
宋玉:戰國楚辭家,以《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開悲秋傳統。
鷗鷺忘機:典出《列子》,指人無機心則與自然和諧。
行藏:《論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指處世進退。
東山安石: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復出為相,喻暫隱待時。
釣磯:釣魚的石灘,代指隱逸生活。
此詩為作者秋季與友人佘素思明府(縣令)酬唱之作。時當秋令,作者觸景生情,通過和詩形式抒發個人處世志向與人生感慨。
全詩借秋景起興,融敘事、寫景、用典于一體,既展現秋日物候之變,又傳遞壯心未改、暫隱待時的積極態度,突破傳統悲秋主題,體現詩人豁達的人生境界。
樵唱牽漁唱,川陸無間障。兩個且無聲,佛在舌頭上。
客中仍作客,音信出門稀。比戶炊煙冷,遙天雨雪霏。盟心清不滓,作宦淡忘機。鮑叔真知我,高談未忍歸。與子三秋別,相逢豈偶然。真交輸肺腑,古調托琴弦。作吏償初志,同門憶少年。嗟予淪落甚,宦海尚無邊。
才人逸氣肯消磨,老去名山襆被過。千里江湖供嘯傲,兩閒詩卷任搜羅。王融雜組年來滿,張嵊清談客邸多。我正匆匆歸放棹,錢塘門外奈愁何。
黃河風高波濤惡,雨雪嚴冬古寺泊。來船去馬不敢行,鹙鸧哀叫魚龍躍。鄉國迢遙渺何外,西隔金陵東浙渚,魂招不來奈何許。
停車徙倚倦逢迎,去路悠悠趁曉晴。霜滑危橋驚馬足,月明孤枕候雞聲。絲綸簡付今時邁,耳目叨居古里行。知己相逢重相祝,風霜臺上務寬平。
悠悠曾不倦登臨,眼底何人為賞音。白雪一歌猶掩耳,安知梁父是龍吟。
懷祿非吾愿,移官肯嘆嗟。鷺洲迎解佩,螺水憶乘槎。夢寐銷丹地,行藏問酒家。拿音一回首,紅發滿溪花。握手平生好,青云幾客途。馬空疲皂櫪,人漸老屠沽。詞賦名何益,弦歌計總蕪。飄零壯心在,龍劍未全孤。
佳節焚香禮斗壇,何如我輩盡馀歡。但求酩酊知誰主,自誚疏狂不稱官。放眼關河添別緒,驚心風雨助新寒。年華怕說茱萸近,滿徑黃花不忍看。
道人家住大江南,雪滿穹窿有舊庵。化鶴歸來城郭是,幾人樓下看蘇耽?
天欲興蒼姬,一家三圣人。扶持用禮樂,行葦于焉臻。有國八百年,終亦化為秦。末俗誇神仙,吐故以納新。彭門訖有冢,瀛洲浩無津。羽衣還緱山,舉家不得親。君幸有美酒,何不頻沾唇。
絲絲煙柳拂江濱,江上青旂一色春。吏部文章驅鱷地,旌陽家世斬蛟人。宰官身說無邊法,歡喜禪留未了因。解識風流為政意,看花來治日南民。
君傳秘訣解觀人,瞥見雙眸識破真。收拾后生知幾許,為予喚取儻相親。
余昔夢游登金山,山寺浮空凌廣寒。海色蒼茫雄劍外,鐘聲隱見落花間。又夢云中降一老,松姿雪色顧予笑。手貽玄玉金龍文,題曰天街拾瑤草。等閒復夢韓與蘇,論文尊酒罄歡娛。長廊廣廈細旃上,恍如身世在蓬壺。以此堂名作三夢,時對二賢坐吟諷。鐫之圖志示不忘,方之董揚夢龍鳳。豈知吾弟亦有之,翛然諸葛夢來時。三分割據豈而志,千載神交方在茲。云胡爾才人未識,南陽高臥空默默。抱膝聊為梁甫吟,亦以清夢名其宅。舂容大篇若解嘲,飛商流徵揖風騷。我來見之長太息,乾坤今古誰為豪。諸葛韓蘇各分半,勛業文章皆夢幻。奚如瑤草發天街,拾之可歷喬松算。漫道海色鐘聲句有神,至今世上知音者何人。藉草且向天街臥,不學朝燕與暮秦。有時自檢千金帚,與汝共結神交友。不作莊生夢蝴蝶,但見鸞鳳蹁躚蛟龍走。人生得意隨所如,寧論世事榮與枯。愿言獨寐不愿醒,俯視世人皆醉皆濁皆如無。嗚呼,不獨此曹皆如無,古來皇王帝霸皆如浮云歸太虛。
東吳五月黃梅雨,南浦孤舟白發翁。貂插朝冠金絡馬,多年不入夢魂中。
草樹翩翩舞翠瀕,鶴隨云影度前津。江風水月無常主,惟有閑人是主人。竹里笙簧細奏時,道人攜卷共棲遲。澹中意味閑中景,菊滿前畦酒滿卮。大斗空聞介壽祺,年開七帙已云稀。尋常獨共黃花醉,不用紅綃舞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