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韻謝張持甫過訪二首 其二
道自周衰說異同,眼明伊洛振遺風。
過人高行非難事,入圣微言本大公。
道在鬼神常共在,術窮天地本無窮。
三才并處君知否,不爾何裨造化工。
道自周衰說異同,眼明伊洛振遺風。
過人高行非難事,入圣微言本大公。
道在鬼神常共在,術窮天地本無窮。
三才并處君知否,不爾何裨造化工。
自周代衰微以來,關于'道'的學說眾說紛紜;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伊洛之學重振了周道遺風。超越常人的高尚行為并非難事,能領悟圣人微言的關鍵在于大公無私。'道'的存在與自然規律始終并存,探究天地的學問本就無窮無盡。您可知道天、地、人三才本就并立?若不如此,又怎能有助于天地造化之功?
周衰:周代衰微,指東周后禮崩樂壞時期。
伊洛:北宋程顥、程頤在洛陽(伊水、洛水流域)創立的理學學派。
微言:圣人的精微言論。
大公:至公無私的境界。
鬼神:此處指自然運行規律,非迷信意義。
三才:天、地、人,出自《周易》'兼三才而兩之'。
裨(bì):補益。
造化工:天地自然的創造化育之功
南宋時期,理學(伊洛之學)逐漸成為主流思想。此詩為詩人酬謝張持甫來訪所作,通過探討'道'的真諦,強調理學對周道遺風的繼承,反映士大夫以學術傳承為己任的文化背景。
全詩以'道'為核心,從周代學術分歧起筆,肯定伊洛之學重振道統,繼而闡述'道'的大公、永恒特性,最后以'三才并處'點明天人合一哲理,體現理學家對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是宋代理學詩的典型之作。
子云昔獻長楊賦,詞傾江海濤翻素。溪邊相遇覽新詩,陣馬迎鋒敢馳騖。忽憶楓宸賜第時,青袍紛紛莫知數。與客流落最多年,不記紫騮花下路。
暮氣橫江白,須臾失釣船。客孤山作伴,帆落鶩驚眠。圃信樊皆柳,魚多網是鳊。潮痕添也未,岸影認無邊。
濛濛煙雨細如絲,冷拂襜帷濕不知。寂寞途中忘令節,淹留江上數歸期。酒從茅店分榆火,人向柴門插柳枝。猶記去年當此日,桃花萬樹醉蟠螭。
吳頭之西楚尾東,路分川廣此俱通。水來彭蠡滔滔白,樹對潯陽的的紅。司馬淚多衫易濕,翰林才逸句何雄。風帆且莫匆匆過,瀑布香爐在望中。
皇仁溥博,品物蕃滋。慶祥回復,秀發神芝。靈華雙舉,連葉四施。披圖按牒,永享純禧。
自古東瀛通漢土,澄泓襟帶共桑麻。高僧有道頻浮海,居士無心偶弄槎。立雪楓林憐有葉,臨風玉樹惜無葩。遙欽富士千秋雪,一半云天入晚霞。
乘勝尋游入翠微,森森竹柏護禪扉。無心洲石鷗尋夢,有意枝頭鳥趁衣。變易滄桑山色在,興亡吳越浪花飛。悠然會得無生語,直欲因僧買釣磯。
一枝羅浮玉,芳姿澹輕盈。明月何皎皎,照此冰骨清。遙疑暗香度,近覺疏影橫。懷哉君子操,潔白可同情。
翠竹青松共白梅,幾枝瀟灑出塵埃。長年自保風霜節,不學春紅向煖開。
春日成都寺,桐華一院芳。窗疏紅卷跋,焙煖雪吹香。論事惟三代,評詩宗晚唐。開編疑未瑩,今欲扣山房。
山木有時枯,江魚有時渴。人生天地間,豈能千古活。渴者非自乾,枯者非自割。人惟人其人,生殺天予奪。
三吳財賦名天下,海陸升平土物饒。過客近傳喧鼓角,居人安得事漁樵。云深畫舫朱旗閃,水繞轅門錦節標。尊俎談兵春日暇,相思明月夜聽潮。
誰信秋霜臘雪中,雪中霜里有春風。菊花未了梅花發,休說桃花入嫩紅。漏泄春光有阿亨,一雙詩眼太乖生。草根未響渠先覺,不待黃鸝第一聲。
人家禊祓競攀追,刺史春游正此時。羯鼓聲中花作錦,壺籌多處酒為池。絕須絲竹娛安石,剩有篇章付雪兒。聞道續貂容下客,老無佳句坐荒嬉。
四年一度返童狂,黑白西東匯綠場。面對魔球先許愿,再觀十屆又何妨。童頑自樂若球街,勝固欣然敗亦佳。我愛巴西游戲夢,寬容一笑對紅牌。瀟灑機靈飄夢幻,截傳盤射亂雄關。棘途預選不知險,起死回生一瞬間。天才又見外星人,應腳得心若有神。我愛巴西容個性,無形飄忽任天真。辜負童街大好球,踢而優仕笑高俅。自從識得巴西隊,不看人間第二流。輕煙散入五侯家,昔日繁華不足夸。流水落花春去也,藍衣巷口夕陽斜。這邊有隊號紅魔,話到紅魔黑哨多。七國群雄爭逐鹿,兵行詭道奈他何。自由世界自輝煌,民主潮流豈可當。執法循規引科技,不教裁判亂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