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盛林山
孤阜試登攀,
陰晴指顧間。
歸云仍帶雨,
斜日忽銜山。
風物重陽好,
浮生幾日間。
明年望鄉處,
落葉滿燕關。
孤阜試登攀,
陰晴指顧間。
歸云仍帶雨,
斜日忽銜山。
風物重陽好,
浮生幾日間。
明年望鄉處,
落葉滿燕關。
我試著攀登這孤立的山丘,陰晴變化就在轉眼之間。歸來的云仍帶著雨意,西斜的太陽忽然銜住山巒。重陽的風物如此美好,短暫人生能有幾個這樣的時光?明年此時登高望鄉之處,可能已是落葉堆滿燕關。
孤阜:孤立的山丘。阜,土山。
指顧間:指手顧盼之間,形容時間極短。
銜山:太陽落山時,如被山銜住,形容日落之態。
風物:風光景物。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典出《莊子·刻意》“其生若浮”。
燕關:燕地的關塞,泛指北方邊地。
此詩當作于重陽佳節登高之際。結合“望鄉”“燕關”等詞推測,作者可能客居北方邊地,借登盛林山之機,觸景生情,抒發對人生際遇的感慨。
全詩以重陽登高為線索,由眼前景到未來想象,從風物之美寫到人生之短、思鄉之愁,情景交融,情感層層遞進,展現了詩人細膩的生命感悟與漂泊情懷。
回風起船頭,激浪落船內。生憎木蘭橈,搖蕩日光碎。
南山相對處,籬下有馀芳。開向三秋晚,餐來五內香。葉同顏不老,花與發俱黃。歲歲金風起,披圖一薦觴。
早將長策靖三邊,晚抱孤忠守一廛。出處久推張翰達,登臨重覺謝安賢。煙霞丘壑龍山屐,風月汀洲鳳浦船。東望三神才咫尺,不妨來往挾飛仙。
要知端的,默默細想,須憑因果。致令喜悅,投歸玄妙,便把門兒鎖。惺惺了了真堪可。有自然香火。凈中寂闃,分明一個。師父來看我。
仲夏日中時,草木看欲燋。田家惜工力,把鋤來東皋。顧望浮云陰,往往誤傷苗。歸來悲困極,兄嫂共相譊。無錢可沽酒,何以解劬勞?夜深星漢明,庭宇虛寥寥。高柳三五株,可以獨逍遙。
湘云刺世眼,獨可著閑蹤。鷗迥千尋雨,江寒一再風。旋鉆新火后,初脫夾衣重。坐客經年別,蘭芽茁舊叢。
春后雨馀天。婭姹黃鸝勝品弦。榴葉千燈初報暑,階前。只有茶甌味最便。身世幾蹁躚。自覺年來更可憐。欲問此情何所似,緣延。看取窗間墜柳綿。
江漢淵流遠,芝蘭雅韻深。規行真畏友,莊語剩閑心。未悉昭昭理,長懷秩秩音。且隨賢父窆,應伴放翁吟。
丹青價重錢塘戴,一幅湖山寫更工。高閣倚空凌夜斗,長橋分水架晴虹。勝游地接呼猿洞,舊隱人思放鶴翁。彷佛畫船春載酒,綠陰啼鳥路西東。
小窗臨竹地,借住半年過。枕上感秋事,月中聞棹歌。青山無力買,白發有痕多。那得成漁計,江村自養和。
玉堂幽事鎮相關,雪茗云篇興未慳。春檻煙花迷紫禁,夕簾蒼翠滿鐘山。綸闈世掌看新命,講殿晨趨憶舊班。見說天庭起黃色,北扉應待鳳書頒。
鶴去云歸不可蹤。獨持精苦暢宗風。晦堂老子無言說,滿院秋香一笑中。留墨妙,想音容。故應謹重似溫公。青溪小閣燈如月,橫壁縑緗認象龍。
秋樹鳥聲寂,夕陽山影沈。遙憐抱琴者,不為訪知音。
十載重來古寺中,布衣猶似昔年逢。山僧卻記吾名姓,不擊阇黎飯后鐘。
畫里山河尺五天,傷心莫說靖康年。迢迢古木連云色,何處思陵起暮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