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六首 其四
半年閉戶廢登臨,
直自春殘病至今。
帳外昏燈伴孤夢,
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勝關河在,
列圣憂勤德澤深。
遙想遺民垂泣處,
大梁城闕又秋砧。
半年閉戶廢登臨,
直自春殘病至今。
帳外昏燈伴孤夢,
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勝關河在,
列圣憂勤德澤深。
遙想遺民垂泣處,
大梁城闕又秋砧。
半年來閉門不出,不再登山臨水;從春末至今,疾病纏身未愈。帳外昏黃的燈光陪伴著孤寂的夢境,屋檐前的寒雨敲打著愁悶的心房。中原的險要關河依舊存在,歷代圣君憂國勤政,德澤深厚。遙想淪陷區的遺民垂淚之處,大梁城的秋夜又傳來搗衣的聲音。
廢登臨:停止游覽山水等活動。
直自:從…一直延續到。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險要,指中原地區的關隘河川。
列圣:歷代皇帝,此處指宋朝各位先帝。
遺民:指被金人占領地區的宋朝百姓。
秋砧:秋夜搗衣聲,常象征思念或戰亂中的離情。
此詩當作于南宋時期,中原地區已被金人占領。詩人長期患病,閉門不出,由病中孤寂之景觸發對中原故土的思念。當時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而淪陷區百姓仍盼王師,詩人借此詩表達對遺民的同情與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全詩以病中孤寂為引,由個人之愁轉向家國之思,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既寫自身困境,又念中原遺民,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南宋愛國詩詞的典型之作。
幾登絕頂縱雙眸,亭外江云去復留。星斗翻從波面出,魚龍長在檻前游。青山愛客應投轄,白發憂時更倚樓。便擬此身辭世網,未誇騎鶴上揚州。
柳遜竹,弱植短奇節。戛玉仍鏗金,難攀子清絕。主睡酣,毋驚醒,遲主江湖歸,相與獻清影。
天際征帆,甚愁里、過卻巫山巫峽。斜照還上層樓,興亡問啼鴂。凝望極、哀湍壞道,漸忘了、漢家陵闕。城上荒砧,沙邊斷磧,遺恨猶咽。漫回首、聽雨僧廬,數鐙下、寒蟲共凄絕。剛是帶圍消損,奈西風輕別。歸雁遠、題畫甚處,又一抹、掃盡殘葉。料也中酒高歌,唾壺敲缺。
配神登圣,主極尊靈。敬宣昭燭,咸達窅冥。禮弘化定,樂贊功成。穰穰介福,下被群生。
落葉隨流水,閒云與閉關。幽人無限意,不語自看山。
高陽白發老劉郎,舊是先生弟子行。文字尚傳山水記,佩衿猶襲蕙蘭芳。玉河墳古山藏霧,瀛海樓高月照霜。不盡殊方懷古意,因君惆悵憶江鄉。
四海望霖雨,一人須股肱。我本田家子,蹉跎將暮齡。相逢豈在早,一見蓋已傾。謂我雖禿犀,敝帚亦足稱。持獻先簬箘,長篇有明徵。公乎儻踐言,庶為老親榮。
南山口對紫泥泉,回鶻荒滕尚宛然。只恨秋風吹雪早,至今蔓草冪寒煙。
意亦心所至,言須耳所聞。誰云天地外,別有好乾坤。道不遠于人,乾坤只在身。誰能天地外,別去覓乾坤。
下馬陵頭草色春,我一懷古一沾巾。陵邊又有累累冢,應是當年取酒人。
故國離亂后,萬里賃舂來。市井多恩怨,詩書一草萊。若非黃鵠舉,定愧白華開。吾子同將母,秋深馬首回。
歲朝坐禪,萬事自然。心心絕待,佛佛現前。清白十分江上雪,謝郎滿意釣漁船。
高樓明月花吐香,江花抱月垂明光。美人如花怨曉月,花月難寄關山長。關山無花空對月,對月思花應斷腸。春花春月催人老,花殘月缺關山道。便移邊月照江花,幾見花如邊月好。當時邀月醉花前,春江花月年復年。忍拋花月作塵夢,花晨月夕心茫然。卻憶美人愛花月,花欄待月愁不眠。月入君懷花滿袖,故鄉花月人如舊。歸來譜作花月吟,月圓花好人常壽。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風只感今。獨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蘭金。
梅蕊先春發,山茶寒著花。郎從前日去,蚤晚過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