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
春來無處不芳菲,
何獨南漪品格稀。
孤客卻疑花解語,
向人頻道不如歸。
春來無處不芳菲,
何獨南漪品格稀。
孤客卻疑花解語,
向人頻道不如歸。
春天到來,處處都是花草芬芳,為何只有南漪的杜鵑花開得如此獨特稀有?客居他鄉的游子懷疑這杜鵑花能通人性,它仿佛在不斷對人說‘不如歸去’。
芳菲:花草香美,此處指花草盛開、香氣濃郁的景象。
南漪(yī):南方的水濱,漪指水面的波紋,代指水邊之地。
孤客:客居他鄉、漂泊無依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解語:能理解人意、與人類交流,此處形容杜鵑花仿佛有靈。
不如歸:杜鵑鳥的啼鳴似“不如歸去”的聲音,常被用來表達思鄉歸切之情,詩中借指杜鵑花的形態或氛圍似在勸人還鄉。
此詩約創作于詩人客居他鄉之時。春日里,詩人見南漪水邊的杜鵑花開得格外醒目,由花及己,觸景生情,借杜鵑花‘勸歸’的意象,抒發漂泊在外的思鄉之愁。
全詩以杜鵑花為核心,通過擬人手法將花與游子的情感聯結,簡潔凝練地表達了客子思鄉的主題。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令佳作。
不擬寒山不廣騷,春風藜杖起詩豪。霜鴻入夜驚還止,人立梅花月正高。
意氣貧難減,文章老更工。身閒貪佛日,官冷稱儒風。夫子推楊震,經生重馬融。劍鋒銷未盡,耿耿尚如虹。
木葉已辭柯,秋風日更多。楚人腸易斷,莫□□□歌。
寺近陰崖多霧雨,峽邊靈竇忽風雷。松間白足攜詩板,石上蒼頭把酒杯。
娟娟凈色雪消馀,剪剪寒香月上初。標格若教諸佛見,肯教薝卜譬真如。
孤渚凝寒睇,斜風看亂飄。已狂難自定,初泊不勝嬌。白向水邊斷,輕來衣上消。更愁清夢覺,篷底聽蕭蕭。
新裘到篋稀,敝裘藏篋久。視舊如視新,心自忘可否。讀書慕前哲,晏生是吾友。一裘三十年,見重魯東叟。
冉冉松云開閣扉,冥冥煙浪繞亭磯。秾花錦石春能麗,禪徑香臺賞未稀。鷗鷺不驚塵事遠,江山無改昔人非。蘼蕪千里汀洲晚,悵望征帆帶雨飛。
讀書學經綸,及壯吾已晚。譬如抱宿舂,求適萬里遠。留君商略此,歸袖不可挽。流光莫控摶,力學副深懇。
芍藥開時三月過,京華五月見猶多。云栽露種元相異,雨驟風狂奈爾何。
八月十五雙星會,佳婦佳兒好昏對。玉波冷浸芙蓉城,花月搖光照金翠。黑風當筵滅紅燭,一朵仙桃降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芊氏忽從鐘建背。負來燈下驚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四肢紅玉軟無力,夢斷春閨半酣醉。須臾舉目視傍人,衣服不同言語異。自說成都五千里,恍惚不知來此際。玉容寂寞小山顰,俯首無言兩行淚。甘心與作梁家婦,詔起高門榜天賜。幾年夫婿作相公,滿眼兒孫盡朝貴。須知伉儷有緣分,富者莫求貧莫棄。望夫山頭更賦《白頭吟》,要作夫妻豈天意。君看符氏與薄姬,關系數朝天子事。
終南山頂重陽子,真自在。最逍遙。清風明工為伴,響靈呶,空外愈,韻偏饒。蓬萊穩路頻頻往,只能訪,古王喬。丹霞翠霧常攢簇,弄輕飆。系云腰。上青霄。
耕田可無田,耕道豈得道。物生豈區區,天意非草草。林茂鳥知歸,水清魚惡擾。勿謂小人哉,請學樊須老。
郭北林園開洞府,王孫又是青山主。一杯云影座中天,半壁泉聲廚內雨。掬水清心猶易醒,竹陰聊爾話丹經。西河自有名家賦,龍在深潭見地靈。
計程當入粵,蹤跡竟何如。馬度栟櫚密,鶯啼簟竹疏。定回天外夢,誰寄嶺南書。寂寂蠻村路,知應念索居。